我们为什么害怕孩子失败? ——读戴安娜▪塔文纳的《准备》有感
一
1月25日,外孙期末考试。下午我去接他,问他“考得怎么样?”,外孙兴致勃勃地高声叫喊:“very very good!”我心想,非常好恐怕不太可能,就凭他的粗心,不错一两题都不正常。
考试成绩下来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外孙的数学考得不好;但又出乎我所料,不是错一两道题目,而是错了四道题目。而且错得离谱,错得不应该。
虽然现在不让老师公布成绩,禁止公开排名,但老师怎能轻易放弃“公布成绩”“点评学生”这一“特权”。于是,老师在家长微信群里说:“如果想知道孩子错题的,请私聊……”就这样,我们很容易地拿到了外孙的考试卷。
面对外孙的错题,全家人(包括我在内)眉头紧锁,很不开心。
我把外孙叫到面前,让他看这四道错题,然后问他正确答案,外孙仔细看了题目,然后把正确答案一一告诉了我。我心里在怒吼:既然都会做,为什么考试的时候就错了呢!但我知道,我不能发火,一旦发火,我所说的一切都不再是教育而是“训斥”了。
不能发火,我只好让自己陷入沉思、进行反思。
二
每个成年人都不希望自己失败,因为失败意味着自己的努力白费,意味着不成功。因此,每个成年人都害怕失败。这种害怕失败的心理折射到家庭教育中,就变成了看不得、容不得、不允许孩子失败——尽管我们自己曾经无数次失败过。不仅如此,我们还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优秀。正如美国萨米特中学的创办者戴安娜▪塔文纳在《准备》一书所说:“虽然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都一样,但你必须比其他人做得更好。”由于每个家长都这样想,学校原本应该是孩子成长的乐园,在家长的心里却成了“厮杀的决斗场”。然而对于这些,孩子们是一无所知的。所以,天真无邪的外孙从考场出来才会开开心心地大声叫喊:“very very good!”我猜测,他发自内心呼喊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终于放假了!”
三
我们不允许孩子失败,貌似有着充足的理由——为孩子的未来负责。对此,戴安娜▪塔文纳分析得很透彻:“经济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持续发酵。原本根深蒂固的、依靠土地和耕种为生的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工业、高科技农业以及全球化竞争。你必须完成高中学业。此外,仅凭高中习得的技能就想要找一份好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难,因而,仅仅分数及格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抓住机会,你必须表现得非常出色。如此一来,轰轰烈烈的大学招生如‘核军备竞赛’般顺势开启,高中毕业不再是最重要的事,被一所好的大学录取才是。”
或许很多家长都会说,让孩子“考取好的大学”这个目标没有错啊!诚然,这个目标本身没有错,但是为了这个目标而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惜毁掉孩子的童年和青少年的正常成长,恐怕就事与愿违了。因此,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真的是为孩子负责吗?我们能负得起这个责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做的、能做的是什么,我们清楚吗?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我们都没有搞清楚,我们的教育将会把孩子引向何方呢?
四
我们拥有最勤奋的教师队伍,我们拥有最操心的家长群体,但是“勤奋”和“操心”如果用错了方向,也就偏离了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学校和家长)正在破坏着教育恐怕并非危言耸听。
以外孙为例,粗心、好动、调皮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共有的特点。不经历这些或许孩子真的得不到成长。这些道理我们都懂得,可我们依然不能容忍孩子经历这些。学校教育设定了一系列标准,要求孩子要做到,同时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按这些标准培养孩子。学校和家庭联手打造了一架庞大的机器,这架机器负责加工出统一规格的“产品”。正如《准备》中所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的行为看上去非常合理,但实际上毫无意义。最终,我们会发现,大多数孩子仅仅掌握了一部分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变得失去了兴趣,失去了动力,精疲力竭,哪怕有些人的分数和成绩还不错。老师的梦想也破灭了,曾经投身教育行业的一腔热血已经逐渐冷却,有人放弃了教书,或者不再去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只要某些学生取得了成功就心满意足。”我不得不说,《准备》中的这些观点是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
五
是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还是让孩子拼搏成功,这似乎成为现今家长的两难选择。我坦率承认,长期以来我也是在“两难选择”中左右摇摆。非常有幸的是,我读到了戴安娜▪塔文纳的《准备》这本书。戴安娜▪塔文纳经历了和我们一样的痛苦,但她没有向现实妥协,而是想把“两难”变成“双赢”。于是,她创办了萨米特学校。萨米特学校的宗旨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我们并不需要为孩子在成功和满足感之间做取舍,因为他们可以拥有全部。”正因为如此,《准备》这本书给了我震撼,让我看到了理想教育的曙光。作为从事教育四十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知道,办这样一所学校很难、很难,但令人欣喜的是,萨米特学校已经取得了成功;更重要的是,萨米特学校的成功是完全可以复制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时候该做些什么了。
回到本文的开头,外孙的数学没有考好,这真的没有什么。接下来,我及家人要做的是;培养外孙自主学习和反思的能力,从而让他逐渐明确自己未来的生活目标:既要坚定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又要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好必要的准备。
我想告诉我的家人:外孙没有失败,他只是在走八岁男孩应该走的路。换个角度说,他这次数学考试失败,也不过是在为未来做“准备”而已。
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