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生万物的理论,到心包天地的境界,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很多学道修道之人,对于“从道生万物的理论,到心包天地的境界,只是一念之间的事”这样的说法非常质疑,他们很不相信一念之间就可以得到心包天地的境界,如果跟他们说,一念之间还能够达到一心不乱,估计他们是更加不相信了,他们认为这样的说法纯粹是吹牛,至少也是个标题党。

也许他们是受了小说影视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吧,因为在这些文学作品中,都描写了一门功夫的练成,或者一项技能的获得,都要经过十年磨一剑的长时间苦练才能成功。

由于这种种的误导,造成了很多人都认为,要得到一个境界,需要经过十年八年的修行才行,要达到一心不乱,更需要几十年的勤修苦练才行。

最近还有网友针对《中国文化就是智慧!只要愿意学习,就能在一念之间得到这三种体会》这篇文章留言评论:真的有标题说的那么简单?那就先教他们怎么样认真吧!显然,这位网友也很不相信这种说法。

其实,中国的道家文化一向来就强调,道家文化的理论是需要多下点工夫来学习的,但只要理论学通了,实修时的心法境界功夫,只是一念之间的事。

在《中国文化就是智慧!只要愿意学习,就能在一念之间得到这三种体会》一文中,我们用切身体会清楚地讲到:

一,只要能够认识到道是先天的,是在天地产生之前就有的,我们的心灵不但能跳出自己的身体,还能跳出天地,似乎自己的心能够跑到天地未生之前,也就能体会到宇宙天地诞生之前,有一个先天的道的存在。

二,只要能够认识到天地万物都是道所生的,就会觉得自己的心无比广大,大得能够包住宇宙天地。

同时还能够体会到,自己的心并不是一种想像,而是仿佛真有这么一个东西,但又是虚无的、似有似无的、恍兮惚兮的。

如果能够体会到,自己还有一个无比广大的、虚无空灵的、似有似无的、恍恍惚惚的心,那就可以体会到自己的心接近于道。

三,如果能够根据《道德经》“道生万物”、“道是生生不息的”等理论,再让自己的心也发起生养万物利益大家的心愿,就能感受到一股慈爱之心从胸口升起。

道家文化还认为,要得到这样的体会,并不需要长时间的勤修苦练,而只要明白了道“先天地生”、“道生万物”这个理论,任何人都可以在一念之间,就产生这样的体会,这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一点也不高深,一点也不神秘。

当然,如果有人无法理解“先天地生”这四个字,那肯定是无法产生以上这些体会的。

因为对于常人而言,思想中的意境,是跟着所想的内容而产生的!

比如你想到了苹果,思想中就会出现苹果的景象;想到了汽车,就会出现汽车的景象;想到了太阳系,就会出现太阳系的景象,虽然一下子难以完整地想像出整个太阳系的图像,但可以产生一个太阳系的概念。

所以,当理解了道是“先天地生”这个道理之后,自己的思想仿佛就跑到了宇宙天地未生之前,虽然这时候,还想像不出“先天地生”的道是什么样子,但可以确定道这个概念是真的存在的。

这就是体会到了道是存在的。

正因为想像不出道是什么样子的,所以道家文化的理论反复在讲,道是虚无缥缈的,是“寂兮廖兮”、“窈兮冥兮”、“恍兮惚兮”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道的形体是空空的。

很多人理解不了道的体是虚无的,就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只能想像实体的东西,却不能领悟虚的东西,如果是苹果梨子一类的实物,他们都能想像出苹果梨子的样子,但对于水果这个概念,就没有人能够想像出水果究竟是什么样子了,因为水果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靠抽象的思维才能理解。

如果用想像具体实物的思维,来理解道这个概念,当然也就错误百出了,就像有些网友,把道解释成规律法则、阴阳循环、精神意识、能量转换等等,还有把道解释为万物就是道,所有这些把道解释成具体实物的,肯定都是错误的。

如果他们能够在苹果梨子等具体实物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水果这个名称,再用抽象的思维来理解水果这个概念,这样才能理解道家文化的道。

因为道是对宇宙天地万物进行了归纳总结之后的一个抽象概念,所以在宇宙天地之内是找不到道这样东西的,道在宇宙天地之内是不存在具体的对应之物的!就像水果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瓜果一样。

这就是体会到了道是虚无空空的。

当领悟了道这个概念之后,就可以理解天地万物都是道所生的这个道理,这样就可以在想像中,仿佛看到了虚无的道生成了宇宙天地和万物,就能意识到眼前的天地万物都是道的产物,于是就有了现实的天地万物都在我心中的感觉。

因为宇宙天地和万物是在自己的想像中诞生的,而自己的想像也就是心的作用,也就是说,是自己的心意识到了宇宙天地是道所生的,也就相当于宇宙天地万物,是在自己的心内诞生的,这样就能够感觉到,整个的宇宙天地万物都在自己的心中了。

这就是体会到了心包宇宙,只不过这一步要比前一步多了一个抽象的逻辑推理,就是要把想像中道所生的万物,理解成现前的天地万物,现实中的天地万物就是那个概念性的道所生的,这样才能心包宇宙。

如果能体会到自己的心包着宇宙,也就可以体会到自己的心,也是虚无缥缈的,又是无比广大的。

再在前面这些体会的基础上,意识到道对天地万物的作用是生生不息的!那么,自己的心也应该对万物生生不息才是!

这样就必须让自己也发起生生不息的心愿,只有让自己的心也具有道的生生不息,才能让心符合道的作用,若能发起这样的心愿,才是真正的学道!

这就是体会到了道的生生不息的道用!

所以道家文化对道的认识,分为体和用二个方面,认为道的体是虚无空空的,道的用是生生不息的,虚无空空的体有着生生不息的用。

应该来说,道家文化对道的认识是融合了心和物,是辩证的,也是科学的。

若能效法道的生生不息这个作用,真正发起利人利己、利益大家之心,做任何事情都以双赢为目的,这样的心无疑就是仁义的、慈悲的、善良的,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

如果有人认为,上面所说的三种体会,一点也不稀奇,无非只是一种想像而已,又不是真的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这种想像出来的境界,谁都可以产生啊!我还可以想像一个原子就是一个太阳系呢。

这样的说法也是不全面的,因为想像也有正确的和错误的,正确的想像是为了帮助理解,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而错误的想像则是脱离实际的瞎想。

我们通过对道的想像来理解先天的道,并在抽象的逻辑推理中,得出了利人利己、利益大家这个理念,显然这样的想像是正确的,而那种原子就是太阳系的想像,无疑是毫无根据的瞎想,肯定是错误的。

通过想像来理解道家文化的道,这只是学道的第一步,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理论的提高,不但可以一念之间真正达到一心不乱,而且还真的可以达到心包宇宙。

如果要真正达到心包宇宙的境界,当然还需要更深入的理论学习。

通过以上的理论和境界等体会,应该可以相信,只要理论弄通了,境界功夫只是一念之间的事,只要深入地学习理论,要达到真正的一心不乱和心包宇宙,也只是一念之间的事。

老子的“道法自然”有什么不一般的含义,再看《道德经》二十五章

老子的“小国寡民”到底什么意思?请看《道德经》最后五章

从老子《道德经》领悟传统文化的智慧

老子是如何见到道的,请看《道德经》四十七章

(0)

相关推荐

  • 分析扬雄《太玄》对道家思想的吸收融合

    道家思想流传几千年,它对于后世的人来说,有深远的意义.许多思想家都深受它的影响,将其中对己有益的道家思想吸收到自己的思想中去,使其进一步地发展.更新和完善.扬雄的<太玄>就是在模仿< ...

  • 「周易登堂」第二讲 太极孕阴阳,道生万物

    本节主要讲关于太极.阴阳.太极图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关于宇宙的产生,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和宇宙大爆炸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宇宙大爆炸发生时,有上浮之轻清者,有下沉之重浊者,上下渐开,清浊渐明,轻重渐分, ...

  • 「周易登堂」002第二讲太极孕阴阳,道生万物

    本节主要讲关于太极.阴阳.太极图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关于宇宙的产生,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和宇宙大爆炸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宇宙大爆炸发生时,有上浮之轻清者,有下沉之重浊者,上下渐开,清浊渐明,轻重渐分, ...

  • 自然之道----宇宙万物终极理论探索

    ​    摘要:本文面对人类关注的重大问题,探寻宇宙万物之终极理论.总结了龚学创新物理学理论与方法,展现了不同的物理统一理论.发展了第一原则,着重用东方整体观看待宇宙万物的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关系,以 ...

  • 德经之五、道生万物、负阴抱阳

    帛书校订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

  • “道生万物,万物皆道”,草木欣荣,一花一...

    "道生万物,万物皆道",草木欣荣,一花一叶之间,众生色相.一饮一啄之中,皆有"道"的踪迹. <道德经>仅五千言,却道尽人生真谛.2500 多年来,五 ...

  • 还原版《道德经》第三章:道生万物

    还原版<道德经>第三章全文如下: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本章对应王弼本<道 ...

  • 《道生万物》

    雨,天下着雨,谁流下泪-- 我曾遇见过一个道袍配牛仔裤的道人,他的头发很长,也很特别,一半是黑,一半是白,黑白分明.我向他求道,问,道究竟是何物? 他从裤兜里掏出一支烟,熟练的点燃后深吸一口后说,无欲 ...

  • 《道德经新译》第六章:道生万物冲气为和

    <道德经新译>第六章(道篇第六章) 道生万物 冲气为和 (原第42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 ...

  • 通过中西方思想精华互译补强老子道生万物理念的内在逻辑断裂(续

    人的文明至今是个局限存在,根本上是个主观局限存在,所以这个主观局限到底是什么?其实隐藏在老子的道生万物理念的诸多逻辑断裂中,因此本文通过弥补相关断裂为彻底打破人的文明的主观局限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