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南怀瑾先生传授的“求雨术”
提 示
【按】以下内容摘自《中国古代人工降雨的科学探索》(文本源自网络),作者孙健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绿色农业课题组全国副组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大专项实施方案论证委员会成员。
李白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 在近现代科学产生之前,中国古代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能够所谓“呼风唤雨”的“奇人”。如果仅仅是“骗术”,为什么中国古代第一流的人才都一直没有中断过这项研究,而且代有人出,前赴后继。如果不是“骗术”,那么一定有其符合科学原理的因素。本文作者对中国古代人工降雨的方法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进行了重新诠释。 十多年前,南怀瑾先生向我讲述了中国古代人工降雨的基本方法和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原理,并嘱咐我进行现代科学方面的研究,告诫我不可泄漏,以免不良用心的人掌握之后做出危害社会的事。今年(注:2010年)由于西南地区的干旱,南师让我用已知方法进行预测,并提出降雨的解决方案。最近又让我马上写出报告,将中国古代人工降雨方法的科学原理﹑引雨方法和制造工具公之于众。这项研究中还得到过几位高人的指点,在此一并致谢。(注:此项研究工作中曾向朱清时院士当面请教,还得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隐士”X师的指点。)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中国古代人工降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降雨方法也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呼风唤雨”是可以做到的。中国古代人工降雨的方法是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破坏的最环保的方法。 2﹑中国古代人工降雨方法的适用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原和江南地区,其它边远地区,如青藏高原,西北沙漠干旱地区未见成功案例。中原和江南地区可称为人工降雨的“可行区带”。 3﹑根据中国古代人工降雨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设计和制造的引雨器可以重现古人降雨的过程及效果。 4﹑引雨器所依据的数学表达式为: 5﹑本文校正了前人不准确的描述和比较含混﹑似是而非的说法。影响引雨效果的最基本变量是“含水云层”的厚度或空气中的含水量﹑引雨器与云层之间的距离﹑光﹑声﹑电等因素。 6﹑建立空间站是解决“天一生水”的根本途径。完成这一巨大的系统工程项目大约需要60年时间。 一﹑《尚书大传·五行论》的启示 《尚书大传·五行论》曰:“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对于这段文字,历代有不同的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的重点不在这里。 “天一生水”和下面对应的“地六成水”和《河图》所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是一个意思,这句话大致是说如果天上下雨的话,地面上必须有六种要素相配合。那么是哪六种要素呢﹖ 第一是“含水云层”的厚度与高度,当干旱时万里无云,就是指空气中的含水量。没有“含水云层”,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是不可能人工降雨的。比如,在青藏高原虽然有云,但薄而淡,含水量很少,很难降水。这次云南﹑贵州等省大旱,为什么人工降雨无用,也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含水云层”,或者是“含水云层”含水量低于临界值:α<M。但是到了谷雨这个节气前后,如果出现所谓“斗成云,雨必降,云成斗,雨稀降。”实践证明,最近广西﹑贵州等省已开始降雨,这个规律适用于整个亚太地区。 第二是引雨器与云层之间的距离。第三是光,光刺激。第四是声,音频振荡。第五是电,电摩擦。引雨效果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与云层厚度﹑光﹑声﹑电等成正比。…… 二﹑南怀瑾先生所传“降雨方法” 大约在十年前,南师曾传我所谓“呼风唤雨”的方法,即制作一个“引雨器”。 引雨器为长圆筒状,长100厘米,外壳可用不锈钢,在两端安装一反光镜装置,圆镜直径为10厘米。引雨者按一定的操作规范,操作引雨器做顺时针方向旋转,直到雨降下来。 古人的人工降雨方法首先要筑一个高台,这个高台还要建立在高地之上,有非常复杂的降雨仪轨,有时皇帝还要亲自出马,这样做的秘密有两个,一是尽量缩短引雨器与云层(没有云层时也一样)之间的距离,因为引雨效应与引雨器到云层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二是古人对“天”、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三﹑引雨方法的数学表达式 …… 四﹑对古人方法的几点校正 1﹑可能出于种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古人有意将真正的方法隐瞒。按照古法,引雨器须针对于“坎”卦的方向,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根据我们的反复测算应为对应“含水云层”方向顺时针旋转。无云层时,也不是正对“坎”(水)卦方向,而是对准“巽”卦(风)方位,因“风生水起”,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2﹑同理驱雾的方向在“震”卦,不在“巽”卦,其它可以类推。…… 五﹑未来趋势 1﹑水将成为人类最稀缺资源,是比石油和任何资源都宝贵的,也是引起人类冲突的基本因素。未来最多的水不在地上,而是在天上。(关于水的特性将另行撰文论述。) 2﹑建立空间站是解决从空中取水的最有效的办法。因它可以解决引雨器与含水云层之间距离障碍,假使r→0,那么,引雨效应则趋于∞。 3﹑从各种经济科技条件和能力特别是经济成本看,大约需要60年的时间,“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梦想才能实现。
——孙健教授《中国古代人工降雨的科学探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