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为师好困惑
年已近尾声,慢慢的也收收心,准备回归课堂。于是,宅家,整理电脑,整理心情,不经意间一篇旧文,让我哑然一笑,想起了20多年前初为人师的心情,翻晒,存念!
九月,我成为了一名老师。站在讲台,面对着两个班125名学生求知的眼睛,心里甭提有多自豪。
初为人师的我脱不去一脸的稚气,天性又那么活泼、幽默。不到一周,学生与我打成一片,有几位女生还会拉拉我的“马尾巴”,没半点师道威严,总之,我过得很开心。
然而,我错了!正当为自己设计的老师形象沾沾自喜时,接踵而来的竟是更多的烦恼。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讲解着《炊烟》一课。讲到“我”再也不忘记武夷山中的一缕炊烟,因为炊烟下有真诚、有纯朴、有香甜的美餐时。一位男生随口插话:“那里是?!这小木屋的主人好小气,不哪白米饭却拿红薯、芋头招待客人。”惹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当时气得直敲桌子。更为恼火的是几位课余与我随便惯了的调皮学生,上课更是毫无顾忌地开小差,而我只是一味的好言相告,没想到他们并不买我的帐。私下有学生说,小学时,他们见老师如“老鼠见猫”,而郑老师总是笑咪咪的,他们一点也不怕。看来是我的好脾气”助长了他们“嚣张”的气焰。
我陷入了一片苦恼之中,我终于明白离校前老师诲人不倦地告诫:当一名好老师不容易。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我恍然明白:对学生既随便,但要保持一定距离!当我把这想法告诉一位同事时,她冲着我直笑:这么简单的道理你现在才明白?
其实这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握与学生的距离感真是一门太深奥的学问。否则太随便则乱,太严肃则僵。
欲说为师好困惑,一个脑袋怎敌百来个顶顶聪明的脑袋,实是众口难调。今日我身为人师,纵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终将上下而求索也!
1997年12月8日发《玉环报》第三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