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之大唐(215):许部长的出现,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7)
给武则天老爹赠官,元老派没反对,不代表他们没想法。在李治有新的动作之前,对方也来了一次火力试探。
'中书令柳奭(shì)以王皇后宠衰,内不自安,请解政事。癸亥(6月19日),罢为吏部尚书。’
赠官的事过去三个月,王皇后的舅舅柳奭打了个报告,要求辞职、宰相不干了。李治的反应也很干脆:不做就不做吧,给你换个别的官做做。
向来办事不怎么果断的李治,这次处理这么利索,估计武则天在背后起了作用。
元老派抛出柳奭后,发现李治的态度比较坚决,还没想出新的办法,李治又出招了。这次目标直指元老派核心人物:长孙无忌。
'(上)乃与昭仪幸太尉长孙无忌第,酣饮极欢,席上拜无忌宠姬子三人皆为朝散大夫,仍载金宝缯锦十车以赐无忌。上因从容言皇后无子以讽无忌,无忌对以他语,竟不顺旨,上及昭仪皆不悦而罢。昭仪又令母杨氏诣无忌第,屡有祈请,无忌终不许。礼部尚书许敬宗亦数劝无忌,无忌厉色折之。’
皇上带着小老婆跑舅舅家喝酒,又是给他儿子封官又是送金银财宝,目的就一个——爹妈不在了,看舅舅能不能作个主,把小老婆扶正。看来皇上家办事,和老百姓家也差不多。
这长孙无忌也真有意思:儿子官也封了(朝散大夫是五品官,厅局级)、皇上礼也收了,楞是装傻不办事。胡三省到这里都看不下去,说这叫'横赐’,你既然不想答应皇上,就不该接受('无忌欲格其非心,则辞而不受可也。’)
另外一边,武则天办事还是很到位的。耐着性子又派老妈上门,无忌还是不松口。最后又拉上礼部许部长出面(就是帮着太宗改史那位),这回长孙无忌火了,'厉色折之’,摆出太尉的威严,狠狠训了许部长一通。
不知他有没有敏感到:许敬宗的出现,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武则天,包括她母亲杨氏出面活动,事情还局限于后宫争宠。许敬宗加入说客集团,事情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宫和朝廷,已经建立了勾联。从历史经验看,这种勾联形成气候那天,就是元老派垮台之日。在皇上出面无效的情况下,许敬宗还敢上门当说客,说明这种勾联,已经有了相当的气候。
皇帝掌权的时候,一般对后宫干政是严加防范的,朝廷里的大臣,也是没有机会和后宫接触的。李世民曾经问萧璟(隋炀帝萧后的亲弟弟):“你在隋朝时,是不是常常能见到萧皇后啊?”萧璟说:“她亲生儿女都难得一见,我什么人,哪轮得到见皇后!”('彼儿女且不得见,臣何人,得见之!’)
后妃跟皇上是亲密的夫妻关系,讲的是感情,但她不办公事,也就是不掌握国家公权力;朝廷大臣办理公务,但他跟皇上是严肃的上下级关系、讲的是规矩。不同性质的关系,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这就是为什么要避免后宫干政,最根本的原因。
本来这样公私分明挺好,但古代是家天下,国事,某种程度就是家事;家事,某种程度也是国事。再加上皇帝个人的原因(比如李治就很气愤被朝中元老派架空),这条公私间的界限往往被人为打破。许敬宗的出现,就是界限被打破最明显的标志。
这种渠道一旦被打通,再要收就比较难了。权力象一剂毒品,尤其帝王那种掌握旁人生死的权力,不管什么人,只要品尝过它的滋味,就很难再放弃。要不了多久,李治将尝到自己种下的恶果,不过眼前,他还将和武则天一道,继续努力地打开这个通道。
他们下一步打出的,是一个组合拳。
第一是斩断对手的通道。永徽六年(655年)六月,武则天告发,说王皇后和母亲柳氏,在宫里面搞封建迷信活动('武昭仪诬王后与其母魏国夫人柳氏为厌胜。’)
厌(yà)胜是一种巫术,就是搞些道具(比方小人)来做个法,既可以消灾,也可以降灾。这种迷信活动在古代一是很流行,二大家还很信,因此很早以来,就成为宫廷斗争一种常见的手段。最著名的就是汉武帝'巫蛊之祸’。当时汉武帝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怀疑有人用厌胜术害他。底下人借此机会打击政治对手,先是跑皇宫里搜查:皇帝宝座搬开来看看,各处房间也掘开看看,到处乱挖,甚至弄到皇后、太子连个放床的地方都没有('坏御座,掘地纵横,太子、皇后无复施床处。’)接下来把矛头指向太子,说就是他搞鬼诅咒皇帝。太子刘据有嘴也说不清,情急之下起兵反抗,很快兵败自杀。虽然汉武帝后来醒悟,为刘据平反,又是建'思子宫’、又是筑'望思台’,但花几十年心血培养的接班人已经没了。
现在听说王皇后搞这些东西,李治很生气,下令禁止岳母柳氏进宫,同时把已经不做宰相的柳奭贬到外地去。
这个命令断绝了王皇后和外部的联系,元老派(已经和王皇后合流)也丧失了宫中的耳目。不过在皇上身边搞这些活动是大罪,而王皇后本人没受到任何处罚,说明武则天的告发,也不是很牢靠。
组合拳的第二步,是为武则天谋求更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