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牛市”的财富密码(上)
股市有3种状态:
1、全面牛,闭着眼都能赚钱,全民股神。最近一次发生在2015年。
2、全面熊,买啥都跌,专业如机构也反复吃土。最近一次发生在2018年。
3、局部牛,少数行业轮动走牛。大多数时候,股市就是处于这种状态。也就是说,这是股市的常态。
我们现在既不存在全面熊的基础(例如全面紧缩、地缘格局升级),也还没到全面牛的窗口(例如持续宽松、实体经济持续上行),所以还得老老实实承认,当下就处于第3种状态。
而且,这种股市常态下,哪些“局部”能牛,由机构说了算。那些“散户战胜机构”的案例之所以能成为刷屏热点,正是因为太罕见了。
既然是机构(公募、私募、险资为主)主导的局部牛市,想在这些超额收益里分一杯羹,就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等局部牛已经走了一大半,机构纷纷跳出来为这些行业讲故事,这时候追进去,虽然吃不到大肉,喝点汤还是问题不大的。这种方法省时省力,但是没有安全边际可言,喝汤过程中还可能会卡到鱼刺,得不偿失。
另一种是像机构一样思考,争取在局部牛的起涨阶段,或者在机构布局的阶段介入。这种方法要做不少功课,但是多一分耕耘,换来的往往是好几分的收获。
机构获取超额收益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短线做概念,由于导火索都是突发的热点事情,所以机构也没有布局的机会,拼的是消息渠道和下判断的速度,反应越快的机构买得越早,成本越低。
这种博弈下,机构扎堆抢筹,股价很快就垒起来,最后到散户都接得差不多,机构就会扎堆抢跑。垒得快,塌得也快。
对机构来说,这是赚快钱的模式,但一来容量小,二来也有伤亡代价——“最后由散户接棒”的原理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并不简单。实际市场瞬息万变,机构也有翻车的时候。
2、中线做行业,行业的景气度投资,容量大,而且周期较长。机构有充分的时间提前布局(一般在1个月以上),布局的仓位可以很大,成本还能集中在低位。这是机构获取超额收益率的主要来源。
机构喜欢布局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科技股和制造业两大块。前者是最迫切需要发展的产业,后者是我国最大的国际竞争优势。
科技股由于普遍业绩低而不稳定,同时前景又一片大好,所以估值弹性很大,估值溢价主要取决于国内流动性。蔡总之所以变成蔡狗,主要原因也不是看错了行业,而是赌错了今年的降准。在阶段性的边际宽松形成之前,科技股全面开花是不用指望的。
制造业主要靠业绩说话,流动性对估值溢价的影响只是其次(除了极端宽松、极端收紧的情况),而且一部分科技股也跟制造业有交集(例如电子和计算机设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机构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制造业的机会有两种:一种是处于经济大周期的繁荣阶段,就像前面所说,这种全面牛的时间窗口还没到。也正因如此,另一种机会(局部牛)现在尤其重要,由行业的库存周期决定。
新技能:库存周期
库存周期并不是什么新词,平时有关注财经内容的小伙伴都不会陌生,毕竟近两个月的出现频率也不低。但是知道原理的恐怕不多,懂得运用的人就更少。毕竟一般小编是没办法讲明白的,机构也从来不做关键知识的科普,百度的版本也是参差。
之所以存在库存周期,根本原因是工业生产的惯性。制造业有一个逃不开的规律,就是规模做大了,成本才可以降低,才有利润,才有竞争力;但是规模做大之后,所谓“船大难调头”,要改变方向就不容易了。然而需求却很灵活,说变就变。
在供给过剩的现代化工业社会中,需求处于主导地位。生产既要跟着需求走,也要考虑不能频繁改变方向。也就是等到需求的趋势完全改变,生产才开始调整方向。
这就决定了需求变化总是领先于生产的变化,一般领先1~2个季度。所以我们平时看到宏观调控总是强调刺激需求,其内在逻辑就是这么来的。
需求直接体现在销售额(或者营收)上,而生产则体现在库存上。两个周期的交错,就形成了库存周期。库存周期有4个不同的阶段:主补(主动补库存)、被补(被动补库存)、主去(主动去库存)、被去(被动去库存)。
在经济局部筑底的初期,需求开始复苏,但生产还处于半瘫痪状态,还没反应过来。直到把库存都快清空了,才正式决定大批量进货、生产,进入主补阶段(阶段1),经济复苏逐步迈向高潮。
当经济局部过热,需求从高点开始回落。别看库存周期模型的高点很明显,现实中就像股价一样,存在各种扰动。在需求的下行趋势确立前,满载的产线不会说停就停。这种剪刀差之下,库存加速上升。这就是被补阶段(阶段2)。
在经济的局部下行期,需求进一步疲弱,企业也主动降价促销,降低库存积压的成本,进入过冬模式。这就是主去阶段(阶段3)。然后就回到经济局部筑底的初期,需求复苏,生产还处于半瘫痪的被去阶段(阶段4)。到库存快被清空时,又进入主补阶段(阶段1)……
一个循环下来一般是3~5年,周而复始,是宏观经济周期里最短的一种周期,特别适合中线投资的选股模型。国内基金大多以一年作为结算周期,侧重中线投资,所以特别重视库存周期分析。
让很多投资者看着头大的CPI和PPI的关系,只要结合库存周期去看,瞬间就会变得清晰:撇除流动性因素的前提下,下游通胀是因为消费需求上升(CPI随需求变化),上中游通胀是因为生产需求上升(PPI随库存变化)。
所以我们平时看到的CPI和PPI变化有时同步,有时分化,看似毫无规律,背后主要逻辑其实是库存周期,其次才是流动性的干扰(调控)。此外,在CPI和PPI的此消彼长过程中,企业利润也因此而周期性波动(当然,不同行业的波动程度有所不同)。
划重点(重要结论):阶段4和阶段1是企业业绩的黄金期,也是估值上行期。相反,阶段2和阶段3是企业估值的下行期。
我国最近一次完整的库存周期(全体工业)在2016年下半年开启,后面经历了2017年资源持续涨价的阶段2,2019年在宽松流动性帮助下度过的阶段3,再到2020年疫情催化的阶段4。
在2020年8月份以来,我们处于阶段1已经半年,在“通胀预期”说法的掩盖下,实际上机构最大的担忧是阶段2随时可能降临,也就是2017年的重演。
而跟2017年不同的是,现在少了当年外资大规模涌入,为白马股重新估值的契机,而只剩下吸血的资源股。
根据重要会议表态的理解,很多机构做出一致预测:要做到这两年的GDP平均增速能维持2019年水平,今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速在21.5%左右。——这看着就很吓人。而且这种级别的增速,虽然很科学,但是连机构自己都不敢相信,所以他们其实很担心预期落空。在这种情绪共振下,机构对阶段2的担忧就更强烈。
由于篇幅原因,这一期就聊到这,下一期重点讨论A股的下一个“局部牛”在哪里?有疑问或者指正的,都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想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投研分享,请点击上方的名片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