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道之9
分类: 风土人情
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之九——施锡恩故居
睦南道75号——施锡恩故居
建筑特色:
建于二十世纪30年代,折衷主义三层楼房。砖木结构,清水砖墙,四坡瓦顶,大屋檐。室内设施完善,菲律宾木地板和楼梯,有欧式壁炉,天花板有灯光灰线,三槽窗,房屋规整,环境幽静。
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之九——施锡恩故居
施锡恩和他的学生吴阶平(左)和欧阳乾(右)
施锡恩生平:
施锡恩(1904-1990),江苏苏州人,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泌尿外科创始人之一。192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擅长泌尿外科。1931年至1942年在协和医学院任副教授。1936年被选为国际泌尿科学会会员。1939年被选为美国自然科学荣誉会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天津市人民医院和第一中心医院泌尿科主任,他参与创建天津医学院并担任外科学教授。他还先后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泌尿外科学会常委、天津市人大常委、天津市政协常委等职。
1904年施锡恩出生在苏州的一个医生之家。他的父亲施亦临是一位基督教徒,在家乡跟随教会里的外国传教士学习西医,之后就在苏州、无锡等地行医。父亲希望施锡恩能够继承他的衣钵,当一名医生治病救人。1921年,施锡恩不负众望,考上了中国医学最高学府——北京协和医学院。
二十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每年报考协和医学院的学生都很多,但是被录取的名额每年都不超过25人。入学考试十分严格,在进入本科之前,必须先进入医预科学习生物、物理、化学和中文、外语,打好自然科学和语文的基础才能保证以后医学本科的学习。协和的根本办学思想是“高标准、少而精”,因此不仅招生人数少,学生入学后还有严格的“淘汰制”筛选。施锡恩在协和攻读了8年(3年预科、5年本科),与他同时入学的同班25人,至毕业时还剩下16人,而这其中有9人是陆续插班的学生,真正坚持8年学习的只有7人。
1935年,已经31岁的施锡恩经过协和医学院的“磨炼”,成为主治医师。他师从中国泌尿外科的奠基人谢元甫(1887-1951)专攻泌尿外科,施锡恩也是谢元甫培养的第一位学生。施锡恩先后两次赴美留学,1933年至1935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院进修,1939年至1940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研究院深造。1936年,施锡恩被选为国际泌尿科学会会员。1939年,施锡恩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代表中国宣读了关于中国泌尿科学的学术论文,引起世界医学界的关注。这一年,他与林巧稚一同被选为美国自然科学荣誉会员,获得证书和金钥匙。这是世界医学界对施锡恩在泌尿科学道路上所取得成绩的一种肯定。
二十世纪40年代初,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施锡恩与北京协和众多名医一起来到天津。他们落脚在黄家花园附近的恩光医院,由于这些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医生医术高明,恩光医院一时间誉满津门。
天津解放初期,施锡恩参加了天津医学院的筹建工作,并担任天津医学院外科学教授,还先后任天津市第三、第四医院、解放军254医院以及中纺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前身)顾问,指导临床工作。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成立后,施锡恩被评定为一级教授。1956年,在施锡恩的努力下,我国第一个具有相当医疗水平的泌尿专科在一中心成立了,他出任首任主任。此后,他的学生欧阳乾、范玉玲教授现后担任科主任。
在临床工作的同时,施锡恩非常注重医学人才的培养,他的学生吴阶平、欧阳乾等都后来成为中国泌尿外科的著名专家。施锡恩与吴阶平合著的《泌尿外科学》,也是新中国第一本泌尿外科专著。1978年再版发行时,获得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