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耕说字——道

【道,西周金文】

道,不可说。也说不清。

可是,不说又不行。

不过,从文字字形和演变角度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

我们中国有独特的文化——文字,

也是世界上仅存的最古老而且依然在使用的文字。

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清晰的字形摆在我们面前,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体悟,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

大家看到上面的字形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看出什么东西来?

这个分别是西周早期和晚期的两种写法。

有细微区别,但是组成的部件相同。

我们再看看著名的青铜器散氏盘中道的写法。如下:

【道,金文写法,散氏盘】

这几个字都是西周时期的文字。

也就是紧随殷商甲骨文之后的文字。

即距离甲骨文最近的文字。从金文写法中似乎可以看出道的本意。

当然,这个道是那个层面的,一看便知。

从金文字形中可以看出,道是会意字,分别由行,首,止组成

这三个构建分别有自己的意思。

【甲骨文,行,书法字典】

行,从甲骨文写法中可以看出,就是十字路口,

表示可以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

如果没有十字路口,道路就很简单,也很直接,

但是可选择道路就少。

有了十字路口,道路更加方便,但是也带来了麻烦,

要知道从哪个路口往哪个方向走。

能走通,不迷路,就是行。否则就是不行。

【首,甲骨文写法,书法字典】

【首,虢季子白盘,书法字典】

首,从甲骨文看,就是脑袋,脑袋的作用是思考;

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此,当然,有的动物也会思考。

所以,人除了会思考,还会推理,还有智慧,

而这些,动物就不具备了,智慧与否才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思考,推理,智慧显然跟大脑关系密切。

电影《超体》(Lucy)则很好地揭示了大脑开发的威力。

中国文字就用首这个字代表了大脑和大脑的作用。

【甲骨文,止,书法字典】

【止,石鼓文,书法字典】

止,就是脚趾,表示行动。

体育项目中,哪一个离得开脚?

所以,脚是人体当中可以调节运动状态的主要功能提供者。

古文字中,从止的字,也都和行动相关。

比如:时,武,步,征,卫等等。

【道,小篆,峄山刻石】

综合理解道,就是一个人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行),可以通过思考观察(首),然后确定前进的方向,并且大踏步前进(止)。显然,这个是生活中走路的规律。

如果我们能够挖掘这个字背后的含义,甚至可以理解更高级的道的内涵。

我们试着去理解一下其背后隐含了几个意思。

第一,在行路中,如果在十字路口走错了,那么就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越走越远。那么在生活中,也会面临很多的类似十字路口的选择,在做抉择的时候,如果能够不迷失方向,定会走向成功,否则,薄冰深渊,遗恨千古。

第二,就是一定要知道前进的方向,这个方向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理解为使命,也可以理解为奋斗目标,人总要有理想,理想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无法想象,如果一个人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咸鱼,僵尸有什么区别。

第三,就是一定要迈开腿,不能只有理想,而不去行动,这就是白日梦。所以,做人,一定要有一个人生目标,其次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不能迷失方向,最后,就是要坚定不移向前进,而且在前进的过程中,还要不忘初心。

做到这些,你就上道了。上了道,就可以理解和体悟大道了。

【道,小篆,泰山刻石】

这只是从文字角度理解道的含义。

当然,这个离老子说的道还有很大差距。

甚至老子都无法说清楚道的本意。

故,从文字角度理解道,不失为一个选择。

老子也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不正契合了道的文字写法吗?

本来,老子就知道道的古文字写法。

而老子在表达真正大道的时候,找了一个最接近的文字。

所以,我们从文字角度理解了道,肯定就知道了道的方向,

剩下的就是践行了。

【道,不同书体书法】

在文字演变的过程中,行和止合并成了辵,即后面的走之底,辶。

走之底,这个叫法也是符合了文字的字形特点的。

值得一提的是,道的其他几个写法。

第一个:

,属于会意字,从人,从行,会人在路上行走之意,有的人解释说这个字就是道路的道,即普通的道路,跟自然规律的大道还有些区别。

第二个:

,即道的小篆写法。

第三个:

,这个字从金文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这个字的止变成了又,后来变成了寸,于是就顺势变成了導,即导的繁体字写法。在有的古文字中,索性就把道写成了从首,从寸的字,即

,这个字的含义也发生了转变,就有了指导,导向,领导的含义了。因为指挥,带队伍需要头脑和手脚勤快。

【道,演变,汉典】

从道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发现,道的写法有多种,不正代表着道的含义有多种吗?实际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也都在道中,不在天道,就在人道,不在人道,就在地道,不在地道,就在鬼道,就看个人的选择了。

道,到底是什么?谁能说清楚?

就算你说清楚了,那是你的道。不是别人的道,也不可能让别人改道,除非他们自己变道或者并道。

说了这么半天,如果我没说清楚,那是正常的。

如果您有所启发,那是您自己的感悟,如果我们是同路,那就让我们结伴前行吧。

阅读更多

德的那个横线怎么来的?试着说说德字

甲骨文第十七字——善

为什么善和羊相关?

甲骨文台历第十八字——美

亲爱的——人间最真挚的爱

甲骨文台历说字——时

微课说字——诗

(0)

相关推荐

  • 谷鸣:从‘德’字的演化窥探‘德云社’异体字问题

    许多年过后,当看到这篇文字时,书法的继承者们一定会理解谷鸣对于这块含有'异体字'牌匾的宽容. 我们先研究下'德'字的历史演化. 甲骨文「德」字形从行或从彳,然后从「直」.「行」本是道路,引申走路的意思 ...

  • 直播讲稿:甲骨文“道”字“德”字解读

    网络直播抖音号:187 8149 447 时间:2021年2月2日早午 示意文字:道,德. 文字形体的大概类归:简体字-繁体字/楷行草隶-小篆/简牍-金文/大篆-甲骨文/图纹. 讲解:杨牧青,号草坪先 ...

  • 吾与我,不分明,文耕说字——吾

    [吾,毛公鼎铭文] 弟子规有句: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这里说的是要回答自己的名字,不要说:我,或者吾. 不分明说的不是吾和我的意思,而是吾与我不比告知对方名字更直接. 回答我或者吾,人都不 ...

  • 天天向上其实很有深意。文耕说字——上

    道德经中有句: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孝经中有句: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毛老爷子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老爷子还说过一句话: ...

  • 病是怎么来的——文耕说字

    [病的来历] [疒(病),甲骨文字典] [疒,甲骨文写法,书法字典] 疒,甲骨文字典有收录,同病. 疒,会意字,从人,从 ,就是床. (在说文解字中,疒的发音同讷) 象人有疾病,倚箸而有汗滴,卧床休息 ...

  • 文耕说字——常

    常,平常,日常,无常,常理,常德,常数,常任理事国. 这几个词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如果了解了常的本意,这些词也就明白了. 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常的说文解字解释. [常,说文解字注] 下帬(裙)也.釋名曰 ...

  • 文耕说字——兵

    [兵,甲骨文字典] 兵的甲骨文写法属于会意字. 从斤,从共. 斤在上古社会,指的是斧子,一种短兵器. 共,就是双手,双手拿着斧子,就是兵的本意. 做名词用,指的是兵器,拿着这种兵器的人,就是士兵. 在 ...

  • 【文耕说字】盘古开天与天书奇谭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中国的历史不仅有5000年的传承,而且还有一个特点--未曾中断.历史典故中包含了民族的智慧,我们要从故事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文字. 中国和其他几个古文明 ...

  • 坚强了不是好事吗?怎么就是其死也坚强?文耕说字——木

    为什么说文字里面有智慧?所谓文以载道? 为什么中国文化能够传承5000年至今,还未曾中断? 从下面的一组甲骨文中,希望大家会有一定的启发. 甲骨文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象形字. 如果了解了象形字这个概念 ...

  • 文耕说字——祸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福之祸所依,祸之福所依.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说起福祸,中国人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直接的取舍. [五福临门] 什么是福呢:就是五福临门. 所谓五福 ...

  • 文耕说字——足

    [足,演变,汉典] 足的演变,如上图所示. 其中甲骨文的写法,非常简单象形, 包括人的小腿和人的脚. 即说文解释的:上像腓肠下从止. 这里的腓肠:其实就是俗称的小腿肚子. 医学名词中,小腿肚的肌肉,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