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中的完美
杨强劲
说到课改,我们总会想到诸多的理论概念和创新词汇,也容易将之放在一个宏观的背景下,给出学术味十足的观照。实际上对于基础教育学校一线的管理者和教师来说,如何将课改理念有效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从微观层面得到“良方”,更具备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课改的路径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
一次,我接到教研任务,借班执教一节区域研讨课,课题是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通过记叙家乡端午节的风俗民情及对其中颇具特点的咸鸭蛋的介绍,表达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回忆,对童真童趣的怀想,对故土之思溢于言表。
初读文本,我深深折服于作者语言的惊艳。汪曾祺曾说:“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正是这种平淡、自然、家常的语言却往往蕴含馥郁、浓烈的回甘。本课的教学难点大概也正在此。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很难深刻把握其语言的张力和内蕴的深厚。思虑再三,我决定放弃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放手让学生自行学习文本,感受文本的盎然趣味,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
学习课文时,为了让学生获得整体感知,我以汪曾祺的家乡——江南水乡高邮的风土人情、端午习俗为切入点,设计了一个“高邮城市代言人”评选活动。
我将全班学生分成6组进行合作探究,其中3组作为参赛组,3组作为评审组。通过“我说高邮”“我说高邮的端午”“我说高邮端午的鸭蛋”三个环节的学习,逐层推进,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而评审组的学习任务显然更需要熟练掌握和深刻理解文本。因此,无论是自行研读文本还是听取各组回答的过程中,学生都需要沉浸下来学习。同时,通过朗读、美读等方式,探究、体会作者那镶嵌在字里行间的热爱家乡、怀恋童年的情感,了解作者散文“小叙事”的特点,通过细读、赏析等方式,探究汪曾祺闲适自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并最终形成对高邮、高邮的端午以及高邮端午的鸭蛋全面而细致的认知。
教学中,学生首先因分组形成了小组内部的项目化学习的氛围和意识,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又互相竞争,增强了学习动力;其次,因“高邮城市代言人”评选活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动机得以产生显性转变。再次,三个项目内容在问题主线的设计上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逻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学习过程真实而富有节奏感。最后,因学生评审组的安排和介入,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一个闭环。而我只是课堂上的一个要素,与学生一起倾听观点、分享看法、给予评价,与学生一起在问题解决中获得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令人感慨的是,当我在课堂上放手时,学生的表现令我惊喜。
当然,因教师及时点拨、引导,也可以避免学生由传统课堂的“不动”变成“盲动”,使学习能够更好地围绕重难点展开。
综合这些角度的分析,我可以感受到在这节课上,无论是学习过程还是学习成果都有利于推动传统教学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于是,这堂课以文本为依托,实现了一定限度内教学资源的整合,学生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完成了任务。虽然由于时间原因,我不可能在一堂课上解决所有问题,但通过学习行为本身的拓展延伸,我看到了高阶学习产生的大致路径。当然,由于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小组之间缺乏磨合,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诸如表述混乱、理解偏差等问题,但与学生真正动起来相比,一堂课是否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完美”并不那么重要,甚至正是那些真实的“不完美”让一堂课变得“完美”。
后来,我开始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总结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捕捉到学生认知上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使得我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运用个性化的方法解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问题。
一段时间里,我总认为课改是要革传统课堂的命。后来,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我渐渐认识到课改既不是“革命”,也不是穿新鞋走老路,它如同我的那节研讨课一样,是在“不完美”中指向“完美”的隐形蜕变,在我们的教与学中,一切情境、一切样态都能从学生出发。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松江九峰实验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