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到最后……

(本文讨论的读书,特指课外阅读,而非受教育)

-01-
“你的爱好是什么?”
从小到大,回答这个问题,排在第一的,都是阅读。
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没这么高的觉悟,对读书也没这么大的依赖。只是啊,无数个忘记读书很久后的瞬间,心里总会响起一声声的催促:去读书吧,去读书吧。
-02-
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古人答,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一直都是不太赞同的,如果是为物质和爱情去读书,足不出户躲在书海里,未必能够富甲一方,天上也不会掉下一个林妹妹。
尽管读书,确实会衍生出很多的利益,但这个世界已经足够功利了,太多东西明码标价,我实在不愿把读书也划分到这一类。
这世上,有些东西就是被世人纯粹地喜欢着。比如读书。可能,读书到最后,已经不会再锱铢必较地讨论读书的目的了。
没什么目的,就是喜欢呗。
-03-
记忆里,人生中拥有的第一本书,是地摊上买来的一本注音版《小红帽》。那时母亲说,你读一遍,要是能够复述出来,我就买了给你。结果我真的一字不漏地重复了一遍。
后来我拥有了很多很多本童话:《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生命真的很仁慈,让我从小感受生活的艰难与沉重,同时也在书里,找到真善美。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天堂和外祖母相遇了;人鱼公主虽然变成了海上泡沫但是很幸福;白雪公主在七个小矮人的帮助下嫁给了王子……
-04-
小时候,母亲最爱把我丢在市里的新华书店,让我看作文选集、成语词典。
于是,在一排排的书架里,读完无数本名著、小说、散文。
我没有囤书的习惯,除了《红楼梦》和古文类,一本书也不喜欢读第二遍。总觉得书不是摆在书房作装潢的,而是要嚼烂了吞进肚子里的。但我拥有过的书很多很多,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契机,收到各种长辈、朋友送来的书。母亲也会帮我买书,我仍记得,哪怕是初一经济很拮据的时候,床头都会摆着一本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
-05-
也许就是在不间断的阅读里,培养了写作的自觉。记得很小的时候,读到一句关于写作的建议,原文不太记得了,大意是:
你要想写一万字,前期就得起码先读十万字。
简单粗暴,但无比实用。我到现在,也把这句,虔敬地奉为圭臬。老祖宗其实早就说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及“腹有诗书气自华”。
你不阅读,还幻想出口成章、点石成金,也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幻想”,人生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06-
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难以估量。哪怕直到今天,我仍然相信,世上真的存在王子和公主,哪怕只有亿万分之一的可能,和我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但我仍然相信。
这种笃定,一度让我讶异。说我理想主义也好,天真无邪也罢,但我就是相信。
可是,我为什么会相信呢。
-07-
直到很久前,读到梁文道先生说的一句:
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醍醐灌顶。
-08-
我一直相信,写作源于生活,无论多么魔幻主义的题材,永远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蓝本。
反过来,生活中任何光怪陆离的景象,也可以在阅读中找到注脚。
你痛恨的吝啬鬼,《欧也妮 葛朗台》就是;你觉得新闻报道里小人物悲惨得匪夷所思,《骆驼祥子》就是其一;你看到生活中渣男渣女真的恩将仇报把爱人推入深渊,《伟大的盖茨比》就是牺牲品……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之所以大惊小怪,之所以冥顽不灵,之所以固执己见,可能不过是因为,读的太少罢。
-09-
很喜欢梁文道对阅读的目的解读:更宽容地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阅读不是框定原则,而是拓宽视野;阅读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塑造更多的可能性。
对,也就是说,你读得越多,越知道世界有多复杂,而你原来可以多么宽容地去接受这个事实——哪怕这个过程,注定是辛酸的、艰难的,甚至痛苦的。
-10-
研一时参加导师办的写作营,在中大南校紫荆开满整个校园的时节,跟一个捷克作家讨论:是不是写作者,必须要去实地体验,行万里路,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呢?
那个蓝眼睛的作家说:“Read. Shakespeare never travels, you know.”(去读书吧。你知道吗,莎士比亚就不旅行。)
想起被轮椅禁锢几十年的史铁生,足不出户,写出那么多的作品。有人对此的解读是:白昼的清晰是有限的,黑夜却是辽阔无边。
-11-
读书到最后,是渐渐明白,生命有白昼,也有黑夜;人性很复杂,世界很复杂,但是,你要学着去理解、去包容、去好好活着。
除此以外,也别无他法。
20200202这个只此一次的日子到了,从今天开始,去阅读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