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驿站——乡村旧事

                 远去的驿站——乡村旧事
       那一年的秋末,当生产队长许文起举着那盏烟熏火燎的不太明亮的马灯,掀开陈家西屋炕席的一刹间,大先生的汗就下来了。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看护场院的瞎盲子(眼里有玻璃花,人称瞎盲子)回家吃饭的功夫,队里场院堆积的高粱头就少了一大块!
       报告给生产队长许文起,大家围在现场一起查看,发现有一对七八寸的大脚印,钉有五个鞋钉子,顺着堆垛往东而去,越过院墙,从后街向东走了。
       那个时候偏远农村,没有什么治安管理员,更没有派出所,全公社只有一个公安特派员,离着案发现场有二十几里路,选择报案根本不太现实,队里班子几个人一商量,就沿着脚印走过的方向,连夜挨家挨户翻(翻:查看)。
      说是一户一户的翻,却也不是绝对胡来,他们也有一个基本判断,离着场院最近的两家主人,都在外地工作,是所谓国家的人,不可能偷高粱头,孩子还都小,也不可能穿七八寸带钉子的大鞋,就没有进院翻找,这破案的一班人就从第三家马喜家开始,屋里炕下、猪圈驴棚、小仓房、地窖、柴草垛,翻箱倒柜,地毯式排查,翻到第五家马英家里,炕上躺着有一个瘫痪女人,也要抬起来,照一照,看一看炕席底下,有没有赃物。
       就这样,沿着脚印走过的街巷,一直翻过了十来户,拐个牛轭子弯来到水井南头的大先生家里,一家人恰好都在,先外后内,把院子翻了个遍,没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大家就提着马灯,来到屋里一看,大先生的女人脸上就有了惊恐之色,一边撇嘴说着应酬的话语,就堵在西屋的门口,把大家让到东屋,翻完东屋,接着又往西屋来了,大先生的女人还堵在门口,许文起把她扒拉到一旁,进屋举起马灯一照,就看到炕席上鼓起一大片,过来掀起一看,全是新椠的高粱头,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自留地,他家院里也没种高粱,哪里来的高粱头,分明是偷队里的,大家低头一看,大先生正好穿着那双带有五颗钉子的纳帮大鞋,面对人赃俱获,大先生汗就下来了,推说是孩子陈海东穿着他的鞋,扛回了高粱头,其实那时候他的海东也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也不可能穿上七八寸大的钉子鞋!
       陈家是村里大户,有个本家兄弟在旗里公安局工作,又和许文起是多少年的老邻居,都是贫下中农,队里也就没太为难他,收回赃物,撤销大先生生产队会计职务,以观后效了之。
       说起这个大先生,姓陈,在家排行老大,高小毕业后,在本乡供销社分销店的代销点工作,因此人称大先生。这个代销点,在离他的家不是太远的皮匠营子,也就七八里地的光景,只是中间隔着孟克河,一年的夏季,大先生赶着驴车从分销店进货回来,赶上孟克河涨水,过不了河,就把驴车赶回家,私吞了货物,对外声称货物被大水冲走了,因此就被供销社给开除了,失去了公职。
      因为会打算盘能算账,就又当上了生产队会计,谁知狗改不了吃屎,这回连小队会计也做不成了。
 

作者简介:远去的驿站——薄文光,一九六二年生,本科学历,从事过教育、经济管理、工程投资咨询、房地产估价等行业,高级经济师,工作之余,把自己工作中所得记录下来,偶有论文在《内蒙古民族学院学报》、《内蒙古房地产》等发表,执笔出台了一些行业发展规范性文件,参与创办赤峰市第一家物业服务企业、第一家房地产估价企业,现就职于民营企业。

(0)

相关推荐

  • 李文义:场院的记忆 | 就读这篇

    场院的记忆 李文义 旧时,我家所在的生产队有一个宽敞无比的大场院,足有400米运动场那样大,四周土墙高垒,与生产队部仅一墙之隔.当色彩斑斓稻谷飘香的金秋降落在田野上时,昏昏噩噩沉睡长达半年之久的场院如 ...

  • 2018,再见

    2018,再见 2018年的最后一晚,我们全家漫步在文化城西广场,欣當"济源市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就展."路灯明亮,霓虹灯闪烁,"伟大的变革,奋斗的时代"几个 ...

  • 编炕席的记忆

    维编炕席的记忆2019-01-24 阅读276家乡的冬天格外寒冷,生产队里打完场了,粮食都已收仓入库,野外一片白茫茫冰天雪地.学校放寒假了,我就和家人一起投入到编炕席的热闹之中.我对编炕席印象极为深刻 ...

  • 散文 | 郭丽武:风吹麦浪麦飘香

    散文 | 郭丽武:风吹麦浪麦飘香

  • 炊烟有望 病牛 1

    所谓年前年后,谷茬麦秋,这些节上容易老人.四奶奶虽然早就准备好了拾麦子的黑布兜子,她再也没有听到布谷的叫声,看不到金色的麦浪.侄子肖文雨本来就不怎么管她的事,她的两间破屋,侄子不稀罕,就作为五保户的财 ...

  • 【原创】内蒙古|王丽丽:《乡村旧事》

    原创作者:王丽丽|内蒙古赤峰市 <乡村旧事> 偶接到学校通知,写写假期收获,心中一片惘然,写什么呢?既没有出去旅游,也没有完整的把一本书读完,<城南旧事>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莫 ...

  • 远去的驿站——上学记(二)

    远去的驿站--上学记(二)         春节之后,开学就升到二年级了,陈老师调到大学校去了,又换了一名新的民办教师,名字叫王志,正牌文革前初中毕业生,水平比前面的老师都高出一大截,除了课本上面的算 ...

  • 远去的驿站——上学记(一)

                              上学记(一)                          远去的驿站       每个人对自己童年往事都会有些许深刻的记忆,无论是美好还是苦难 ...

  • 乡村旧事(三) ——花猫惹祸

                       乡村旧事(三)                            --花猫惹祸                                远去的驿站   ...

  • 【东方诗苑】衡凤岐‖乡村旧事二题(小小说)

    小神仙 秋收了.麦种了.到了安闲的日子. 小神仙自已出钱演了一场电影.趁着换片,他嘴对扩音器讲话,老少爷们,我小神仙演这场电影,是有一件事想要告诉大家.谁都知道,上头又给咱们派了什么特产税.咱们这穷乡 ...

  • 乡村旧事—— 大仙儿黄鼠狼

     乡村旧事-- 大仙儿黄鼠狼                      陈明山 小时候村子里闹黄鼠狼是常事儿,农村人对黄鼠狼又爱又恨,认为黄鼠狼有些仙邪之气,故叫它黄大仙儿. 我念初中的时候,腊月中旬 ...

  • 乡村旧事—— 洪水

    乡村旧事--洪水 一九七六年,中国发生了三件大事,唐山大地震,毛泽东去世,四人帮倒台.塔其营子也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场大洪水. 那年我十六岁,放暑假呆在家里.一天中午,黑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要下大雨. ...

  • 乡村旧事——儿时囧事儿

    乡村旧事 --儿时囧事儿 打开尘封的记忆,一些年少时期的囧事儿,不时浮现于脑海. 我们读小学那时候,作业很少,放学回家,书包往家一扔,挎个筐子拿把铲子再拿块干粮,以挖野菜打猪草为名儿,和小伙伴们满山遍 ...

  • 乡村旧事

    <乡村旧事>         人的一生真像做了一场故梦,走过了春夏秋冬才感到世故圆滑,忘记了旧事所以重蹈覆辙,失去了真心所以忘情负义,失去了尊严所以奴颜婢膝.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乡村,记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