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地安门新华书店的那些记忆
照片来自网络
打小儿就在地安门的地界儿长大,一直也没觉得什么。76年底去外地当兵加求学,一走就是十几年。等再回来,儿时记忆中的地安门外大街已变得“似曾相识”,甚至有些“面目皆非”了。但谢天谢地,当年那间带给我太多回忆与“念想”的地安门新华书店,依旧“全须全尾(读'以儿’)”地矗立在那儿,直到今天。尽管它愈加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如今的地安门新华书店外面看去变化不大(引自网络)
记得当年个儿还不及柜台高的时候,姥姥领着上街,一出帽儿胡同口便是熙熙攘攘的大街。那时最想去的好像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出胡同右拐路东的邮局期刊门市部,因为那儿总会有不断更新的《小朋友》杂志;而另一个出胡同左拐也在路东的,便是地安门新华书店。尽管夏天烈日炎炎,可一踏进书店,天花板上的大吊扇便给人带来阵阵凉风,地面常常会有新洒的水,湿润而凉爽。凉风吹过,书店里充满着特有的“清香”味,那是一种辨识度极高的地安门书店特有的味道,令人陶醉。每到此时,便缠着姥姥必须买几本心仪的小人儿书,打仗的、古代的,不一而足,否则宁愿赖着不走。结果常常是与姥姥达成“协议”——仅买其中的一本!却也因此留下了“病根儿”,书店成了一种“盼望”,总惦记着下次再来。
记忆中的地安门新华书店(引自网络)
那时,地安门中学离家不远,放学时总会舍弃穿过东不压桥的近路而绕道地安门大街回家,为的是到书店看看。当年的所谓“看看”并非如今天这般只是逛商店的一个说词。那年月囊中羞涩,况且又是穷学生,是真的买不起,只能看,典型的window shopping。常常是进入店里便趴在柜台上挨个看。那是一个崇尚“知识无用”的年代,尽管书店里书籍的种类十分匮乏,但对我等“如饥似渴”之辈依旧充满诱惑,《刘文学》、《高玉宝》、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还有黎汝清的《海岛女民兵》等等,至今印象深刻。那时的书店没有开架,更多的书是摆在货架上的,想要买哪本书需要让售货员拿。记得当年书店里是清一色阿姨,工作认真,态度和蔼。而当时的我,年龄不大,又常常是只看不买,自然也就不好意思让售货员从货架上拿下书来翻,只能是隔着柜台向架上的书张望。可叹儿时因看书画画得了近视,又不戴眼镜,所以想要看清书架上的书名显得十分吃力。每当此时,总会有好心的售货员阿姨过来对我说:“你想看哪本?我给你拿,不买没关系,翻书的时候注意点就行。”于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可是我们当年常用的形容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