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返乡,荒凉的家门边写满孩子思念,家还在,人在何方?
这是摄影师老家,安徽芜湖一个村庄荒废的民房,门边墙上孩子写给爸爸妈妈,充满思念的话语,依然那么清晰。
清明,返乡祭祖,这是中国数千年的传统。而在这个清明,当摄影师漫步乡村,看到那些爬满青藤的家门时,看到一座座破败荒废的住宅时,感受到是一丝丝凄凉。
家还在,人在何方?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将合理降低商品房交易成本,将鼓励农民工在中小城市购房。”而在当下的农村一些地方,迫于婚姻、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故土。
在城镇化迅速的今天,当我们10年、20年后再回到故乡,还能找到记忆中的家么?
这是摄影师老家的一个村民家,十多年不归,整个房屋已经被青藤包围。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摄影师家乡大量的村民开始外出打工,挣来的辛苦钱用来翻盖房屋。但后来发现城市有更大的空间,他们于是开始放弃原来的房子,进城买房。
这是摄影师的一个亲戚家,从上世纪90年代初,亲戚就在上海打工,这栋楼房盖了已经20多年,这么多年只有春节才会回家,有时候春节也不回。
亲戚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全部考上大学,现在都在上海有了工作。2016年因为儿子返乡办婚事,亲戚才回家。不过春节过后,又冷清下来。
这是摄影师的表弟家,他常年在外打工,房子盖了也已经20多年。
这栋房子最初,表弟一家还是住的,不过常年在家的是表婶。表婶十几年前去世后,表弟在县城买了房产,就再也没有回来住过。
摄影师同村的一个村民家,房子已经荒废十几年,门边墙上孩子写给爸爸妈妈,充满思念的话语,依然那么清晰。
摄影师的姐姐家。姐姐和姐夫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外出打工。最早是贩卖茶叶,后来做包工头,本世纪初在县城购买了房产,两个老人后来也被接进县城生活,整个房子就被闲置了。不过,偶尔老人还会回家看看,这里的房子已经成为一个念想。
摄影师同村的一个村民家,房子已经荒废十多年。
这个村民已经在外地城市购买了房产。
这是摄影师同村村民的家,房子屋顶已经坍塌。房子主人已经在别处重建了楼房。
摄影师同村村民家,已经荒废十几年。
同村村民荒废十多年的房子。
摄影师老家的一处房屋因为长期无人居住,已经坍塌多年,杂草丛生。
同样的情况并非仅仅是摄影师老家,几个月来,摄影师走访了安徽农村很多地方,发现城镇化或者被城镇化后,越来越多的农村宅基地被抛弃,被荒废。
安徽定远县七里塘乡霍集村垮塌的房屋。地处江淮分水岭的霍集村是当地著名的贫困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年轻人娶媳妇都很难,不得不从外地买媳妇。
这样的草房现在在霍集村并不少见。当地主要经济收入就是打工,而打工挣钱后,很多年轻人开始在外地买房,没有老人居住,“家”就被废弃了。
霍集村倒塌的房屋里被村民种上蔬菜。在当地,现在的年轻人结婚前提条件就必须在城里买房。年轻人离开家后,老人大多不愿意翻盖,业务钱翻盖房屋,在老人去世后,房屋只能自生自灭。
定远县七里塘乡韩圩村一处被麦苗包围的房屋。麦子葱葱的绿色,掩盖不住韩圩村的荒凉。
韩圩村这个春天,一户人家房屋上贴着大红的喜字,让整个院子充满着喜庆色彩,却掩盖不住寂静。
在年轻人离开故土之后,留下荒废的房屋。而那些没有走的,依然奋斗在外出打工的路上,村里留下的多是孩子和老人,抑或春节回家,也都像探亲的客人一般。
安徽定远县七里塘乡韩圩村
定远县韩圩村村道上,乘着三轮车外出的年轻人。
节后的韩圩村并没有多大区别,年轻人回来又走了,就像探亲的客人一般。
韩圩村,52岁的霍继荣独自人在家,她的老伴在村里串门去了。霍继荣是云南宣威人,30年前被同乡带到韩圩村嫁给了打他很多的男人,现在已经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只有一个娶了媳妇,老二今年30多岁了。霍继荣很害怕儿子走过去老伴的路。目前孩子都在外面打工挣钱。打工是他们娶媳妇的唯一路子。
韩圩村里,两个老人在聊天。节后的韩圩村,在年轻人走后重归寂静。
韩圩村,61岁的陶贵金在带着小孙子玩。两个儿子分别在合肥和无锡打工,孩子丢给了老俩口。
陶桂金的两个大一点的孙子在家里玩耍,陶桂金三个儿子,只有老大在家负责种地。
韩圩村,79岁的陈奶奶在家门口晒太阳,老人有三个儿子,因为贫困,除了老大娶了一个媳妇外,老二和老三全部是在云南“买”来的媳妇,后来老二的媳妇生了孩子后还跑了。
韩圩村,一对双胞胎孩子将春联撕下来玩耍。
村子里适龄的孩子也不是很多,一些有条件的父母通常也会将孩子带出去上学,在他们看来,城里再差,都要比农村好。
安徽定远县七里塘乡霍集村
霍集村村口的小店里显得有些热闹,在这里的女人中,有很多是当年从外地买来的媳妇,现在已经逐渐融入当地生活。
74岁的霍如军房子也很破。霍如军和老伴一辈子没有孩子,现在相互依靠。
75岁的霍开奇至今住在这个土房子里,霍开奇无儿无女,早年曾经娶过媳妇,但因为穷,媳妇走了,已经二十多年。
霍集村,80岁的霍如光房子也很简陋,老人有三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分别在合肥、滁州和定远县城买房。
霍集村村口,一个老人在遛狗。
留守在家的老年人,在农闲时并没有什么活,大多是打牌消磨时光。
霍集村,79岁的魏林华老人在做篾匠活计。老人有5个儿子,因为穷娶不上媳妇,其中四个都入赘,一个入赘到扬州,一个到四川,一个到安庆潜山,老大则在本地入赘,只有老四在家娶亲。
在霍集村,很难看到年轻人,通常只有老人或者孩子。
霍集村村口小树林里玩耍的孩子们。
安徽定远县七里塘乡洼刘村
定远县七里塘乡洼刘组,46岁的刘佳宇和自己的小儿子媳妇以及几个孙子合影。小儿子刘远近因为在定远县城打工,过节偶尔回来。
刘佳宇的孙子刘子诚父母走的那天,他哭得好伤心,一把抱住妈妈的腿不让走。
刘远近走后,他的两个孩子也留在家里,由刘佳宇和妻子照看 。
孙集村洼刘组,50岁的刘多青和妻子陈琼花。刘多青兄弟很多,当年因为娶不起媳妇,当地人将远在云南的陈琼花带到洼刘组和他成亲,如今已经26年。
安徽长丰县杨庙镇双塘村
安徽长丰县杨庙镇双塘村,68岁的杨家洪和老伴在地里忙着拔草,几个杨家洪22岁时精神就出了问题,孩子也都在外地打工,一直以来都是老伴照顾。
当下农村,留守土地的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人。
双塘村,吴育城说,他们村子的年轻人几乎十户有八户在合肥买房了,差一点在岗集,一般的在北城,好一点的在北二环附近。他很担心,自己老了,村里的这些田地谁来种,现在已经有的开始荒芜了,应该引起重视。
吴育城的孙女在自家门口荡秋千,现在她已经随父母开始了城市生活。
双塘村村口,62岁的吴育田和老伴在家看电视。老人一个儿子全家在合肥打工,一年中很少回来。
双塘村,5岁的徐跃和自己双胞胎兄弟在玩耍,他们的父亲已经外出打工,徐跃还有一个哥哥,三个男孩,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双塘村,47岁的刘月琴.在忙农活,女儿出嫁了,还有一个儿子,未来肯定要在城里买房成家,她必须拼命地忙才行。
13岁的倪新月和同伴在看电视,父亲外出打工后,家里只剩下母亲带着她和弟弟。
安徽长丰县杨庙镇陶店村
61岁的杨素贞,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都在外地打工,现在独自一个人生活,很孤单。过年孩子们回来了,走走亲戚,也就住了两三晚。
杨甲道组的土坡上,几个女孩在玩耍,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后,她们显得很逍遥 。
长丰县杨庙乡淘店村距离合肥不过40多公里,依然改变不了荒凉的命运。
杨甲道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在外闯荡,最近的在镇上买房,更多地在合肥北城买房。
收藏摄影师吴芳纪实摄影作品集《路过》
内容简介
《路过:吴芳纪实摄影作品》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作品集230P,12开本,收纳233张图片,22个图片故事。
作者简介
吴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华社、路透社、法新社特约摄影师。多被《纽约时报》、《卫报》、《泰晤士报》、 《华盛顿邮报》、 《时代》等媒体选用。纪实作品曾经获全国摄影艺术展铜奖,14、15、18届安徽省摄影艺术展金奖,多次获安徽新闻奖摄影奖项和全国晚报新闻奖金奖,并获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铜奖,金镜头金奖和六次“华赛”奖。2008年被评为“安徽省十大杰出青年摄影家”,2011年被腾讯网评为全国杰出人文关怀摄影师,2012年荣获金镜头2011年度全国杰出摄影记者,2014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中国十大杰出摄影记者”。
收藏者可以进入乙图的店铺
http://weidian.com/s/915052974?wf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