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人间的醒脾方!两味药,一通一补,治脾虚胃胀、一吃就饱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内外伤辨惑论》、《临床实用中药辞典》、《中医小方大辞典》

今天这篇文字,我来给你说一张很巧的方子。它只有区区两味药,却能解决一些棘手的事儿。

我先说,你记好——

准备中药白术10克,枳实5克。把枳实给砸碎,然后把白术切成碎块。两者一起,放入茶杯里头,倒入刚刚烧开的沸水,盖好盖子,闷泡20分钟之后再来饮用。一边喝,一边加开水,每日上午和下午各服用一剂。

这个小办法,我记忆犹新。

那是好多年前,我们去退休老同志家里去拜访。其中,有一个从前在后勤部门工作的老先生,问我一个问题。

他说啊,自己最近这半年,总是吃不下东西,只要稍微吃点,立刻就饱了,再吃就胀,大便也不规律。由于饮食少,所以整个人气短、乏力,身体状态大大不如从前。

他告诉我,他估摸着,是自己的脾太软了,太弱了。他问我,有什么简单有效的小办法。

我看老者,面色较白,脉象偏细,就告诉他一个办法,如前所述,用白术和枳实来代茶饮。

后来,过了能有两三个月吧,这个老先生的二儿子告诉我,老人家食量见长,不感觉像从前那么胀了。老爷子还念叨呢,说小文儿的办法确实管用,托儿子谢我。

我说,谢什么啊,都是举手之劳的事儿。

我讲讲这背后的道理。

其实,这个老人家的问题,很简单,就是脾虚气滞。他的脾,太弱了,运化不及。脾主升,胃主降。脾虚不能升,所以胃不能降,胃纳就会失常,人就吃不下东西、一吃就胀肚。由于脾虚运化不好,所以患者就便溏,大便不规律。

这光景,人是肯定吃不下饭的啊。于是,水谷精微匮乏,气血不得升发,人就格外地乏力、懒言,脸色不好。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就好像脾睡着了似的,我们得给它叫醒啊。这就是说,要醒脾了。

怎么操作呢?白术配枳实,这个可以说流传人间已久的醒脾小方子了。

这个搭配,经方里有。《金匮》卷中就有一个枳术汤配伍,用枳实七枚,白术二两,用于行气散结、燥湿健脾。这用量,到了现代,基本就是枳实30克,白术15克,水煎,分3次温服。

到后来,《内外伤辨惑论》里头,引用张洁古的方子,记载了一个枳术丸。这个配伍,是白术60克,枳实30克,研成细粉,用荷叶裹烧饭为丸。请注意,这个时候,白术用量是枳实的二倍。

这个配伍形式,基本就被保留下来。后世在用枳实和白术搭配时,基本都按照白术用量是枳实2倍的规律来进行。现代有炒枳实250克,配炒白术500克,研成细粉,取荷叶75克,水煎取药汁做成药丸。这个和之前张洁古的做法,基本一致了。

所以说,在我看来,枳实配上白术,用法就是1:2。我开篇提到的配伍,就是这个意思。

这里头,白术是可以健脾燥湿的,以补为主。你不是脾虚吗?那白术就给你补脾。枳实行气消胀导滞,它是主通、主消的。你不是胃胀、中焦气滞吗?它就给你通一通、散一散。

不过,两者之间,毕竟得有个主次。由于此类人的根本问题,在于脾虚,所以白术的用量,大于枳实。

可以说,这个小配伍,是很巧的。两味药,一通一补,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对脾虚气滞的人很适合。这类人的典型表现,就是吃不多,一吃就饱,再吃就胀,肚子总是不舒服,里头有气,大便不规律、不成形。这组现象,当下社会是不少见的。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大家认识、理解吧。

说起来,中医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调治,经验还是很丰富的。而我们现代人的脾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前段时间,新闻上不是说嘛,中国成年人里头,只有一半的人,形体和体重正常,另一半,不是超重就是肥胖。可见,消化问题,脾胃的运化问题,在当代人身上是多么严峻。在这方面,文老师力求多讲一点东西,多让大家明白一些道理,少走一些弯路。

白术和枳实搭配,相对安全,但是胃阴不足、有胃热的人,慎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