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持久的动力是从哪儿来的?
作者 / 静静教主
排版 / 静静教主
文章字数 / 2880
阅读时长 / 5分钟
大家好,我是教主。(静静也行)
上周日发了2月份的「读书报告」。意料之中,后台的留言又双叒掀起波澜了~
好几个胖友都在问:
我一个月连一本书都读不完,读着读着就放那儿了…
我也很想养成阅读习惯啊,但就是提不起劲儿…
从表面上看,这好像是「如何养成阅读习惯」的问题。
而如果把它放在去年,我也会有一大堆的方法要倾囊相授:
比如,把新习惯连接在旧习惯后面,既然每天都要拉粑粑,那就拉粑粑的时候不带手机去,带着kindle去;
比如,先给自己设置5分钟的倒计时,告诉自己只读5分钟,但往往5分钟之后会慢慢投入进去;
这些「方法」都挺科学,很多讲「习惯养成」的书也都在写。
但事实上,一旦实践起来,我们就发现好难好难啊…要么干脆启动不了,要么几天之后就被打回原形。
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是这些方法不对吗?
不是的~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解读错了问题。
能持续坚持阅读的人,绝对不是因为他给自己制定了每天要读半小时的硬性要求,而是他本身就渴望着阅读这件事,他有持续阅读的内在动力。
而找到动力,永远比研究表面上的方法,更根本。
今天的文章,我想和大家掏心窝子地聊一聊:
那些能持续践行好习惯的人,他们的「动力」是怎么来的?
还是拿我自己来举例子吧。
从一个「不爱阅读、不想写作、懒得学英语」的人,到一个「一到休息的时候就想拿起书看,一旦有想法了就想码篇文章,一有空余时间就想学学英语」的人。
我很认真很认真地回顾了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状态的转换」,总结出来大概是以下3点,或者说,是以下3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点,刚需思维。
我们直接来打例子哈。
我特别喜欢给写作课的老学员建学习群,有时候一起刷网课,有时候一起读书,有时候一起学英语。
但这群建着建着,学习的人就寥寥无几了。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在群里问:要不大家都说一说,自己想学这个是为了想干啥吧!
然后学习群慢慢荒凉的原因,就随着大家的答案浮出了水面…
有人说:我想学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做策划;
有人说:我想学英语,多个技能多个机会!
还有人说:我想学英语,因为我是做营销的。国外有很多的创意值得借鉴,如果把英语学好了,不仅能看懂传播内容,而且还能懂得传播内涵。
就这么轻轻扫一眼,你觉得哪个理由更容易让人把学英语这件事做起来呢?
不用说,当然是最后一个。
而最后一个胖友陈述的理由,其实就是我想说的「刚需思维」的实际体现。
她让自己很清晰明了地看到了,某个习惯会怎样作用于自己身上,又会帮助自己干成当前的什么事儿。
讲真啊,「读书、复盘、写作、学英语」这些习惯都很好。
但我们要去做一件事,不是因为它本身很好,毕竟它本身再怎么好,都不代表我们会有动力。
让我们动力十足的每一个习惯背后,应该藏着一大堆需要养成它的「现实理由」。
所以,以后遇到任何一个好习惯,任何一件让自己心动的事,胖友们都可以先深刻地盘问自己:你学了它之后,你可以用它来做「什么」,或者它可以帮你做「什么」。
而这个「什么」,一定得是一件或者多件很具体很具体的事情。
第二点,找到更能刺激内心的意义。
我以前写文章的时候,多多少少是有点被动的。
即便对于我来说,写作是一件可以赚到钱的事情,但早期的我,也绝对不会动不动就想打开电脑写点什么、记录点什么。
但现在,尤其是在最近这一两个月。
我好像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慢慢改变了。
在「写作」这件事上,我从「有点被动」变成了「绝对主动」。
比方说,以前我只有在需要对外发布文章的时候才会写。
但现在,我一有了点想法就会写。
我最享受的事情,就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是把自己的思维和思考过程,原封不动地都码下来(这好像也可以叫“用笔思考”);
恰巧,某天学习的时候,我看到一篇专栏,专栏里的老师说:
如果你能找到一件事情对自己而言最大的意义,那你就不需要苦哈哈地坚持,你自然而然就会想去做它。
比如,写作对自己而言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是赚钱吗?
不是,人人都知道写作能赚钱,但为什么不是人人都在写?
写作对自己而言最大的意义,其实是:清晰的快感,是突然“想明白”的快感。
当时看完这段话,我就有一种“拍案叫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因为它和我的真实体验不谋而合。而那一刻,我也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现在能绝对主动地去写作,是因为这个啊~
但是讲真,我其实也是被动地写了很久,才体会到写作带给我的最大的意义,才慢慢变得绝对主动的。
那对胖友们来说,或者对你的刚需习惯来说,怎么才能找到它对自己而言最大的、更能刺激自己内心的意义呢?
可以试试: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多注意观察自己的情绪被刺激到的时刻,然后把这些关键时刻的「高光情绪」写下来,反复品味。
比如:我写文章的时候都有过这么些体验和情绪:
写文章赚到钱开心;
写文章被粉丝认可,开心;
但我最最最开心和兴奋的时刻,是把一个自己特别想弄明白的问题,用自己的笔杆子梳理思路,找出答案的那一刻!
把这些都放在一起,对比下来,最后一点最让我动容。而动容了,就容易继续展开行动,毕竟,人其实还是感性动物嘛~
第三点:把自己成长的过程尽量「显性化」。
直接来看图叭~
例子一:
几个月之前,我学英语是这么学的:
找一个背单词软件,每天打开点几下,然后盯着屏幕上的进度条看看。嗯!今天背了30个新单词。
现在,我学英语是这么学的:
有时间就来一篇voa新闻听写,买了个夹板,把听写过的纸都放在一起,而且有时候还要给自己录个延时摄影,剪个学习短视频。
例子二:
几个月之前,我阅读是这么读的:
大多数情况下都读电子书,看到有启发的地方就划线,以后有空了再拿出来,打开电脑,写一写读书笔记。
现在,我阅读是这么读的:
有条件的话都读纸质书,准备了索引贴,便签,写的满满的,也贴的满满的。
例子三:
几个月之前,我写作是这么写的:
打开word就是干。
现在,我写作是这么写的:
拿A4纸把所有的想法和思路铺出来,然后去找这些想法之间的联系,逻辑。左划右划慢慢梳理。理通了再打开word码字。
不知道胖友们看了这几张图是什么感觉,但就我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说:
用后者这种更外显化的方式去学习、去工作,只要每次看到自己成长的过程实实在在放在那里的时候,心里是真的极爽,也更想继续去做这些事。
再叠加上前面的「刚需」、「更刺激自己内心的意义」,整个人的动力之轮就转起来了,hhhhh
最后,总结一下:
动力的起始,来源于「刚需」。通过这个习惯或技能达到目的的路径越清晰,动力就越足。
「刚需」可能是主动的刚需,也可能是被动的刚需,而想把被动变成主动,就要尽量去观察和记录做这件事带给自己的「情绪高光时刻」,然后多重复这些「情绪高光」,动力就可以被重复增强。
我们看不到成果,就很难把某件事坚持下去,虽然没法让成果提前出现,但可以尽量把自己成长的过程「显性化」。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大家一丢丢启发~♥️
参考书目:
《原子习惯》James Clear / 蔡世偉 / 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2019
《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7
《内驱力》罗伯特·沃尔科特 迈克尔·利皮茨 / 吴海荣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