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不再多说,如果觉得信息有用,也不需要您花钱赞赏,只需点击关注本微信号,并点击一下今天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即可。
注:每日粮油仅为传递市场信息,所有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日粮油小麦、玉米、稻谷、大豆行情交流群
另,每日粮油当天最新文章可在关注之后,点击公众号下方菜单栏实时更新查看2014年,受国家临储玉米收购数量庞大导致现货市场供应出现紧张影响,当年我国玉米产区现货最高价格一度达到1.4元/斤,期货主力合约最高突破2700元/吨的历史高位,但此后,在2015年随着玉米及其替代品的大量进口,玉米价格大幅下跌,更导致当年临储收购超亿吨,时至今日,玉米价格一直未能超越当时的高位……算起来,从2014年的历史高位至今,玉米价格像是要补回失去的时光。据来自市场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产区玉米收购价格持续上涨,最高已突破1.3元的位置,连东北地区玉米潮粮都在向1元的位置迈进。
10月27日全国玉米涨跌:黑龙江青冈龙凤涨20元,14水2220元,30水0.897元:京粮龙江涨20元,14水2220元,30水0.897元:绥化昊天涨40元,14水2240元,30水0.905元:内蒙古呼市阜丰涨100元,14水2360元/吨:陕西宝鸡阜丰涨40元,执行2340元/吨:河南鲁州生物涨20元,执行2520元/吨:山东肥城福宽落10元,执行2520元/吨:西王药业涨10元,执行2550元/吨:天力药业涨10元,执行2520元/吨:香驰健源涨20元,执行2460元/吨:惠民春晖涨20元,执行2520元/吨:寿光金玉米涨10元,执行2520元/吨
提起玉米价格,玉米深加工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关键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为解决我国多年的陈化粮问题,在本世纪初全球能源危机思维的影响下,我国开始在玉米燃料乙醇方面寻找突破,进而带动了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玉米产业逐渐成为了农业资本市场的明星产业。资料显示,自2004年以来,在国家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支撑下,国家开始在小麦、稻谷市场实施托市收购政策,以维持价格的稳步上行,而玉米则是唯一一个未受政策性收购而价格一路走高的主粮品种!至2007年,随着一波来自全球性的金融风暴,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进入农业领域,导致全球粮食价格出现暴涨,而在我国,虽然小麦、稻谷等主粮价格在国家的调控下稳步运行,但玉米市场由于受深加工产业的拉动,与大豆价格遥相呼应,呈现出快速走高的态势。在此背景下,国家有关部门下达了“不与人争粮”的调控措施,玉米深加工的增长开始受到限制,随后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下,价格出现大幅下跌——至此,玉米产业开始逐渐进入国家政策调控的直接管理范畴,有关部门在当年实施了临储收购政策,同期实施的还包括油菜籽(菜油)、大豆等品种。但玉米深加工产业对玉米价格的拉动作用,在这时已经埋下。当时间推移至2014年,这一年我国玉米市场遇到几个新情况:1.玉米深加工产能虽然在2007年受限不再增长,但全负荷生产下依旧对玉米消费构成较大的支撑因素;2.这一年,来自民间机构的分析认为,玉米减产了;3.与此同时,这一年的玉米临储收购力度空前,达到6919万吨——事后来看,这一收购量仅次于2015年。于是,玉米被压抑多年的行情终于爆发,以DCE玉米C150合约为例,其收盘价最高2436元/吨,最低为2300元/吨,在现货市场更是在局部产区走出了1.4元的历史高位。但这一年,因为有临储玉米库存的支撑,市场终究未能持续火爆下去——当年收购近7000万吨的临储玉米,加上此前的库存,整个临储玉米库存达到亿吨水平,在缺乏深加工产能的扩张、饲料消费稳定的前提下,市场没有支撑玉米价格进一步走高的基础。当年,临储玉米以顺价销售的原则销售了3000万吨。而这一年玉米价格的走高,却最终逼的次年玉米及其替代品大量进口、国产新玉米入库的尴尬背景。由于资料所限,每日粮油不清楚2015年的玉米市场在需求端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但当年产生的结果却有以下几点:1.临储玉米在顺价销售原则下,成交低迷,失去了最佳出库时机;2.由于国内外价差扩大,在经历2014年的渠道铺设之后,2015年包括玉米在内的大麦、高粱、DDGS等进口量大增,总结达到3000万吨的历史超高水平;3.由于2014年玉米价格大涨,这一年秋季玉米产量大丰收,国家临储玉米收购总计超亿吨;4.年底,随着临储玉米库存越来越高,没人再对库存问题不闻不问,去库存政策开始酝酿。对比历史经验,陈粮库存问题依旧是未能解决的核心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原国家粮食局在回复网友提问时表示,陈化粮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目前已经不存在陈化粮处理问题。并在2016年正式指出,陈化粮是用来判定粮食是否还可以继续储存的技术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陈化粮不等于有毒有害的粮食。进入2016年,玉米市场拉开了新的调控大幕:去库存。在这一期间,玉米深加工对玉米消耗的巨大推动作用再一次体现,各地纷纷鼓励新项目的上马:2017年去库存接近6000万吨,2018年达到1亿吨,2019年为2200万吨,2020年达到5500万吨左右(以上数据均为预估,请以官方为准)。分析以上数据,现在回头看,2019年应是受疫情影响导致饲料需求大幅下降所致,此外,2020年的临储玉米拍卖之外,实际还有1000多万吨的一次性储备和轮换玉米未有统计——尽管最终的数据可能和临储库存期初的统计数据有出去,但可以肯定的是,临储玉米库存已经清空了!与此同时,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产能扩张还在持续、养殖业更是在猪肉价格暴涨下进入无序扩张中,加上今年东北产量的减产预期(非官方数据),这一切都造成了对玉米价格的上涨推动力。一是今年玉米的减产预期(非官方);二是饲料、深加工产能的预期扩张;三是疫情影响下流通渠道的闭塞、农户惜售等,这一切都造就了玉米价格的大幅走高,进口贸易利润额度越来越大。目前,随着我国玉米价格的走高,玉米及其替代品的进口已经难以遏制。据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9月我国玉米进口量为108万吨,同比增幅为675.1%,小麦进口数量为107万吨,同比增长584.5%。大麦和高粱的进口也在重返高位区。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政策的调控力度——尽管国家有上亿吨的小麦、稻谷库存,但在疫情的影响下,稳定的粮食供应能力才是最佳的选择。截至目前为止,官方机构对今年粮价的上涨认为属于“恢复性上涨”。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应是库存的“老爷粮”顺利出库的最佳时机!这其中多数粮食已经保管多年,尽管没有陈化粮的概念,高额的保管费不说,粮质下降是无法预估是数值,甚至不排除已经失去保管价值,最终只能作为工业用粮的情况。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加上我国出口市场的变化,自年初以来,各行各业都陷入一个相对低迷期,不少民营企业在疫情期间只能发基本工资,甚至只发生活费。而与此同时,猪肉等食品价格却呈现出难以遏制的上涨态势,猪肉价格自不必说,牛肉更是涨至百元/斤,最近饲料价格还在上涨,个别地区前期回调的生猪价格已经止跌,食用油价格也已经开始提价,大米、面粉也出现了局部上涨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