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做人的方法论
今天本想谈个新问题,发现缺少了新粉丝所知道的基础,所以,先补上本文。
本篇是说一个方法论,一个关于怎么看人和做人的方法论。
提前说明的就是,这方法论不是相面和心理学等窍门。在真正的做人问题上,那些只能算是生活技巧,并不能解决人身上的紧要问题和根本问题。
在信息爆炸和知识焦虑并行的时候,人最缺的是一个该怎么发展自身的方向和度量衡。
但,这并不是说要凭空创造一套体系出来,而是要跟据客观现实需要提炼出来。
首先这个方法论,不是从某一家学说来的,而是把所有现存的学说统一起来看。
就像金庸和古龙写的武侠小说中,虽然都有少林,或者武当峨眉。但由于作者认知体系的不同,导致书中他们对各种境界和武力值的描述都是不一样的。
这就像,你说是乔峰厉害还是李寻欢厉害?王重阳和张三丰谁更会教徒弟?如果给你一次学习的机会,你向谁学?
现实当中虽然不存在这种明显不同的世界体系,但却有各种知识体系让你不知谁高谁低。更有无数人物,各家学派,让你不知学习谁。
在这当中,有人喜欢读历史,就捧历史可以为镜;有人喜欢诸子百家,就吹捧百花齐放;有人喜欢尼采,就想做个太阳。放大了看,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高低互踩就更常见了。
尤其是,各家各派的学说都被搬到网上之后,更是群雄会战,交战者也是跨越古今中外。
在这种讨论和争吵声下,没有最终胜利者,只有不断的破灭循环。今天可以抬出孔子,明天就可以搬出马克思,后天又可能是教员。
这就造成了一种结果:不是谁更适合我们,现在就去学习谁;而是哪一派的人多、哪一方的声音最大,谁就是最该学习的对象。
向谁学习,可以天天向上,真的成了一个难题。
况且,即使是一家的思想体系,也会因时代不同而有各种矛盾之处。如果你研究传统文化,一定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某个大问题。
即、儒释道也好,其他诸子百家也好,他们对各种思想境界的描述,都是各执一言,而且描述的语言也是用唯心得话语。比如“乐山乐水”之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等。
即使有清晰的阶段划分,比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等。也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我们是现代人,要做的也不是得道成佛做圣人,儒释道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要那个结果。
在世俗之中解决物质和精神的双烦恼,做个现代大国民才是正常人的想法。
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另外一个烦恼就是,“西方的先进经验”也在干扰我们。
西方哲学相对于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优点就是,他们都是成体系的,不是一家一姓的言论,各种传承脉络都是有迹可寻。另外就是,他们论述的语言也是现代语言,读起来不会有太大的隔阂。这些都是西方思想体系的先进之处,也是造就西方现代文明的重要原因。
可这并不是没有问题,就像前文说我们是道学那篇一样。西方哲学可以成体系的学习,但学到什么地步,在实践中,运用到了什么地步,都是没有统一判断标准的。
另外,对学做人来说,专业知识和思维逻辑固然重要,可现实活动实践的复杂性却不仅仅要求专业性,更要求做人不丢根本。如此,西方哲学思想体系固有的专业性和专一性,更大概率是让人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不管中西方文化,还是网络上的各种碎片知识也好。对要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来说,最需要的是一个能衡量所有知识体系的度量衡。
只要这个度量衡设定的合理,学习谁都是无所谓的。毕竟每个人都有特殊性,以自己为主体,吸收一切能让自身成长与发展的知识才是最好的结果。
西方列强刚来的时候,我们讲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今,经过这么多年的总结检验,我们应该讲“以己为体,万学为用”才是。
当然,说了这么多,其实都隐含着一个前提:你得对人情、事物有了基础的认知,否则讲什么都是鸡同鸭讲。
就像不能因为我说要防护互联网病毒,你就考虑穿上生化防护服。对基础知识的了解才是谈及人生发展和提高的根基。
学习基础知识之后,必须走的下一步就是“是和非”的问题。
现在的基础知识有太多获取的方式了,需要小心的反而是藏在科普知识背后的立场问题,这区别就像你看百度百科与维基百科一样。
百度百科谁都可以编辑,所以上面的信息真假并存。维基百科则是要求必须有出处和事实依据,所以上面的信息“可信度”更高一些。
可信度的问题,有基础逻辑的人都可以看到,但是可信度背后的立场却很少有人提及。有条件的可以搜索一个“羊吃人运动”,试试看、什么叫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由此,也就有了这度量衡的第一个阶段“明是”。
这里的“明”是“神而明之”的明,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明,是“愚必明”的明;“是”是“是非的是”,是不偏颇、正确本来的意思。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对人情事物的情理、是非、曲直的判断。
在这个阶段,看人要看他是否讲合乎逻辑的话,做符合人情、事理的事。做人就是要在具有基础知识之上,反思事物背后逻辑,别只讲情绪不讲道理,争吵起来像泼妇骂街。
做人要学“吕端大事不糊涂”,凡事都有个大是大非的问题。
这个阶段的人有很多,我也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了。现实中生活中,如果连这层都堪不透,是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即使命好,得了一时的大便宜,最终还是守不住的。
如果说,现实生活中,“明是”阶段的人有很多,那下一个阶段“明道”的人就是凤毛麟角了。
因为,这个“道”是《易经》中的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这个概念下,佛是道,道是道,为人民服务也是道。
在这里,“道”有高下大小,却决然不同于“术”:因为“明是”和“明道”相比,就是用“一枝一叶之理”和“一本之理”相比。
人一生遇到的矛盾与坎坷从不是单方面的,想用一个根本逻辑来解释所有的三观问题和方法论问题,在常人看来也是不可能的,或者是需要像宗教人物那样修行才行。
现实却是、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信息获取渠道如此通畅的情况下,缺的只是普世的理论道路罢了。
就像,你认为不可能的是,只是寻常不见罢了。就像前文说的冯友兰先生,以及写出了《遥远的救世主》的作者,他借主角表达的哪个不是他自己的思想?
在这部书或者电视剧当中,其主角丁元英,其一言一行一思、无不是以文化为出核心迸发出来,真实的演绎了什么叫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相较于可以通过思考和学习达到的“明是”阶段,“明道”是一个人有了明确的“道”的状态。
现实中,由于每个个人的特殊性与理论的普遍性相悖论,导致“明是之人”学识虽广,却无法达到“正果”,也就是有各种疑问,经不起大的思想冲击。“明道”质变于“明是”的地方就是,“明道”之人以自身认知为核心、混元所有矛盾于一体,极大的减少了外界环境对自身的影响。
如果说,明道之人在社会中还只是少见的话,那第三阶段的“明强”就真的百年难遇了。
这里的“明强”翻译过来就是“愚必明,柔必强”。即精神从愚昧到神而明之,客观上从柔弱无力到能负千钧重担。
合起来看,就是既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又要求其道路具有普适性、能让“六亿神州尽尧舜”。
鉴于这种人的少见和文章字数限制,就不过多解释了。想了解的,可以看本号“福利”中的《作者总结》。
如果你基础知识完备,又想成就自身的话,可以用“明是、明道、明强”三个层次来做框架。反正,我读书这么多年,还没有遇到过框不进去的知识和人。
当然,如果你是“天生道体”、靠天赋吃饭的,就不要看这些了。这些都是我们庸人所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