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经常性工作】①深圳支队“三大借力”全面深化“两个经常性”和心理服务工作

“两个经常性工作”和心理工作服务试点以来,深圳支队高度重视,立足队伍实情,坚持“支队机关如何跟踪抓指导、基层单位如何有效抓落实”的抓建原则,瞄准总队抓建方案要点,把两个经常性工作和心理工作贯穿于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方方面面,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内外结合等举措,形成了“七心”“行走的党课”“蓝色驿站”“心理微课堂”等特色工作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借力地方社会资源力量,拓展两个经常性工作的科学性。

充分借助地方专业机构力量,打造“三四三”工程,创新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模式,形成内外共建的试点模式。

一是搭建队伍、社区、专业三大平台。指导试点单位邀请街道社区驻点心理咨询师走进消防站、消防员走进社区心理服务站开展心理健康互动,多渠道、多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二是运用科学化、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四种手段。针对消防员职业特征,制定符合消防员特性的bilibili线上心理视频及心理测评微信小程序,建立健全指战员心理档案、依托大数据分析科学开展工作。

三是完善正面引导、心理疏导、危机干预三项机制。依托专业机构,通过讲座、心理沙龙、一对一咨询等多种形式,定期来队为指战员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满足不同人员心理服务需求,依托专业力量,构建正面引导、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工作机制。

二、借力心理服务工作手段,增强两个经常性工作的针对性。

将心理健康服务教育融入指战员学习、工作和生活,贯穿遂行各项任务全过程,逐步构建心理服务工作新常态。

一是健全“七心”服务机制。根据以往心理服务工作中谈“心”色变,偏重心理问题矫正,关注心理问题过多,关注心理发展较少等误区,试点单位龙华大队推出了“七心”服务机制,探索打造“心理健康调研摸底、线上阳光心语平台、线下专家课程教育、日常内部骨干培养、心理+党建”等模块;形成了线上倾诉减压,线下课程辅导,“点对点、键对键、面对面”的综合服务形式。

二是构架心理服务工作人才方阵。紧抓心理骨干队伍优选、培育、使用三个环节,将优秀党员骨干补充进心理服务骨干队伍中,把心理人才培养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与地方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合作逐步开展心理辅导员培训,向心理服务工作骨干传授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调试和沟通技巧,不断增强骨干队伍能力素质。

行走的党课

三是促进心理服务与党建工作相融合。针对当前队伍活力不足,经常性思想工作“走过场”的问题,试点单位罗湖大队各党支部书记轮流“一月打卡一主题”开展共建活动。同时在“三会一课”活动中加入心理学沟通技巧、心理辅导训练等心理学知识内容,在基层党小组组织生活中加入互动体验式心理培训活动,使“心理党建工作法”内化为激发党员动力、夯实支部书记能力、提高基层党组织活力的解决方案。

三、借力队伍“正规化建设”,强化两个经常性工作的规范性。

紧贴队伍坚持对标“两严两准”建队要求,以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牢固树立“系统化”思维

一是促进管理、学习、娱乐、成长平台化。试点单位盐田大队盐田站建立完善重点人员数据库、制定重点单位管理方案及指引,并结合“正规化建设”试行指战员手机蓝盾系统和日常管理系统,旨在实现指战员管理、学习、娱乐、成长平台化。

二是促进管理数据化,试点单位坪山大队大工业区小型站利用“钉钉”打卡软件、人脸考勤打卡系统、车辆定位系统,实现人员及车辆管理数据化,并进行法治文化阵地设计,设置法治文化长廊、警示教育墙和学法一角,全方面映照法制文化氛围。

三是促进单位、家庭、社会一体化,试点单位罗湖大队黄贝岭站建立家庭共育制,形成单位、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帮教模式,以“微互动”的方式与指战员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助推抓建工作良性循环。

下一步,深圳支队将持续探索“两个经常性工作”方法,加强心理骨干队伍建设,推动抓建工作更往高质量方向和领域延伸,切实提高队伍管理教育水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