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的“八打八不打”
中国传统武术一直流传着“八打八不打”的拳谚,少林拳、螳螂拳、八极拳等传统武术拳谱中都有记载。
所谓“八打”,是指受到攻击后,不会给对方造成严重伤残,又能有效控制对方的人体部位。而“八不打”是指受到攻击后,会给对方造成严重伤残、甚至死亡的人体部位。
以“不打”相称,是为了告诫后人要尊重生命,慎打慎用。
由于流传过于久远繁杂,一些武术典籍记载的“八打八不打”的人体部位和名称存在歧义,这不利于我们对传统武术技法的理解与传承,同时也会影响到我们格斗防身的实战效果,尤其是需要以弱胜强的女性防身实战。
所以,此文以中医学和人体解剖学为视角,对传统武术拳谚“八打八不打”进行重新解读。
“八打八不打”口诀:
一打眉头双眼,不打太阳为首;
二打唇上人中,不打正中咽喉;
三打穿腮耳门,不打中心两壁;
四打背后骨缝,不打两肋太极;
五打肋内肺腑,不打海底撩阴;
六打撩阴高骨,不打两肾对心;
七打鹤膝虎骨,不打尾闾风府;
八打破骨千金,不打两耳扇风;
不应死守戒规,但应牢记在心。
遇敌制敌为先,故尽不伤其命。
一、“八打”部位与名称解读
1、眉头双眼
“眉头”是指眉弓,也叫眉骨,当用力击打时会引起眼眶上血管及神经损伤,眼眶流血会遮挡双眼辨物。当双眼受到击打时,会使其视力模糊。
注:击打双眼是指,用拳面击打或用手掌拍击,故不至于使对方严重伤残。而手指戳、抓、划、利器刺击等,可导致对方眼球伤残的方法,不应包含在此项之中,故应慎用。
2、唇上人中
“人中”是指人体头部鼻下唇上的“人中穴”,属督脉,位于鼻唇沟的上三分之一处,是中医急救昏厥的要穴。适当节律性地刺激“人中穴”,可以调节人体血压和呼吸活动。而“人中穴”受到打击时,人会产生晕眩。
注:“人中”受到强力打击时,可能会使牙齿脱落。
3、穿腮耳门
“腮”是指人体面颊的下半部两侧。“耳门”是指“耳门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面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耳门穴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受到击打时,人会产生眩晕。
注:“耳门”受到强力打击时,可能会使下颌骨骨折和关节脱臼。
4、背后骨缝
“背后骨缝”是指背部肩胛骨内、外缘连接躯干部位,击打此处可造成软组织损伤,进而使对方上肢失去运动能力。
注:肩胛骨的生理解剖图显示,以直立人体背面图为参照,其远离脊柱的外缘部分肥厚,而接近脊柱的内缘部分很薄,上宽而下窄。故,肩胛骨下侧外缘最薄弱,是重点打击部位。当此部位受到强力击打时,可能会造成肩胛骨骨折。
5、肋内肺腑
“肋内肺腑”是指人体躯干正面,胸大肌以下的肋部内的脏器,主要是肝脏和脾脏。此部位受到击打后,可使肋间内肌和外肌损伤,导致呼吸困难,进而影响上肢活动。
注:“肋内肺腑”受到强力击打时,可能会使肝脏和脾脏损伤,产生剧痛,甚至造成肋骨骨折,刺穿内脏,引起腹内大量出血。
6、撩阴高骨
“撩阴高骨”是指人体腹部下部,耻骨联合处前端,受到击打后会产生剧痛,但不伤及脏器。
7、鹤膝虎骨
“鹤膝虎骨”是指人体膝关节部分。膝关节的稳定性由多条韧带维系,受到击打后可使韧带受伤,造成膝关节错位,形成运动障碍。
注:强力击打膝关节,可能会造成韧带断裂,甚至形成终身残疾。当人体处在站立状态时,正踹和鞭腿对膝关节韧带的损伤最大。当膝关节处于横向扭转时,稳定性很差,此时受到外力或者自身发力不当,也容易造成韧带损伤。
8、破骨千金
“破骨千金”是指小腿胫骨。胫骨两端粗大,中间细长,上半部由肌肉包裹,较粗壮,下半部由韧带包裹,较细。此部位受到击打时,易产生剧痛,形成运动障碍。
注:拳谚有“脚踢七寸”之说。脚踝向上七寸位置,胫骨细而韧带多,是小腿部位最不能承受打击之处,尤其是七寸内侧,几乎无肌肉和韧带保护。故,此部位受到强力击打,容易造成胫骨骨裂或骨折,进而使小腿失去活动和支撑能力。
二、“八不打”部位与名称解读
1、太阳为首
“太阳”是指人体头部的“太阳穴”,位于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上方。也被认为其左是“太阳”,其右是“太阴”。它是中国武术上最早发现的“死穴”之一,受到打击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丧失意识。
太阳穴的位置是颅顶骨、颧骨、蝶骨及颞骨的交汇之处,骨板最薄,厚度仅为1--2毫米,是颅骨最薄弱的部份,受到打击或挤压,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后可直接影响脑的功能。与太阳穴相邻的颅内部分血管丰富,支配着人体位听神经的大脑颞叶就在此处,所以受到打击后,易引起头晕、短暂性平衡能力丧失和颅内血肿等,严重可危及生命。
2、正中咽喉
“咽喉”位于人体颈部前上方,其前侧有11块软骨保护,是呼吸道的重要器官。成年男性的咽喉前侧软骨隆起,称为“甲状软骨”。咽喉被锁制或甲状软骨被击断,会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3、中心两壁
“中心两壁”的解释颇有争议。
第一种解释是--“心窝”及两侧。
但是,在现代医学病例中,从胸骨外击打心脏投影位置,导致严重伤残或死亡的发生几率比较低。其原因是,这种击打心脏而产生猝死的案例,被医学定义为“心脏震荡”,它的产生条件比较苛刻。在外力冲击必须达到40-48km/h以上时,才会有一定几率发生。在64km/h时,发生几率最高,也只能达到70%。
在体育运动中,只有棒球项目符合这样的条件,所以,棒球运动员发生心脏被击打后导致猝死的事件较多。而格斗实战中,即使是专业拳击运动员,直拳的速度能达到40km/h以上的,也比较少见。武术动作中,只有类似于棒球投球动作的抡摆型掌法、拳法和腿法,或类似于扣杀羽毛球动作的抡摆型器械格斗方法,才能达到这样的击打速度。而即使达到这样的击打速度,也有相当大的失败几率。所以,“心窝及两侧”不可能被列在“八不打”之中。
“中心两壁”的第二种解释是--人体胃部后方的“腹腔神经丛”。
“腹腔神经丛”是一种位于人体腹腔胃部后面,及大动脉前方的巨大的神经元和神经中枢网络。因其呈中心发散状态,就像太阳散发光线的样子,所以也叫“太阳神经丛”。大多数进入腹部器官的神经,是从腹腔神经丛中发出的。强力打击在胸骨正下方的胃部,会引起腹腔神经丛的强烈神经反射,破坏其功能,并且会使人暂时腹肌痉挛、停止呼吸或昏厥。但是,击打此部位的力,首先会受到腹肌和胃部的缓冲,要想形成强烈刺激必须施以强力,不能广泛适用于“以弱胜强”的格斗环境,所以,“腹腔神经丛”也不能被列在“八不打”之中。
“中心两壁”的第三种解释是--“胸骨剑突”。
“剑突”是指心脏区域胸壁前下端的剑突软骨,起保护心脏作用。其下端尖而薄,此处遭到击打容易造成剑突骨折,压迫或刺破心脏,引起大量的腹腔内出血,并伴随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运用较小的力量,就能达到严重伤残对方的效果,所以应该是“中心两壁”比较贴切的解读。在实战中,可用于制止强大敌人的侵害。
4、两肋太极
“两肋太极”是指人体腋窝下两侧肋骨。肋骨呈弧形,躯干两侧位置的肋骨称为“肋颈”,较细,不宜受力。肋骨骨折常发生在第4~10肋。第1~3肋较短,且有肩胛骨、锁骨保护,不易骨折。第11~12肋为浮肋,活动度大,骨折少见。
在人体直立、双臂下垂状态下,肘关节紧邻的是第8、9、10肋外侧,此处肌肉保护较少,受到外力打击最易骨折,扎伤内脏,引起大量的腹腔内出血。
5、海底撩阴
“海底撩阴”是指由下向上撩击裆部。
击打裆部的主要目标是男性睾丸。睾丸在阴囊内的活动性较大,且有坚韧的白膜保护,正常情况下,发生闭合性损伤的机会较小。但是,白膜的包围使得睾丸变得紧实,对外界压力敏感。在遭受故意击打时,无法缓冲力量,导致瘀伤或破裂,造成伤残。睾丸受伤后,人会产生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甚至发生昏厥或休克的现象。
6、两肾对心
“两肾对心”是指人体躯干腰部后侧的肾脏部位。肾脏皮层下有从脊椎分布的大神经,受到强力击打时容易产生剧痛,同时伴随肾脏破裂,导致大量出血,休克,危及生命。
肾脏的位置是,人体背部第12胸椎椎至第2腰椎的左右两侧。从背后直接击打此部位,会受到第11-12肋骨,和背阔肌、腰髂肌、竖脊肌等肌肉的保护。只有对方呈肌肉放松状态或躯干前屈的状态,徒手从背后击打才能有效。
肋骨下缘两侧,肌肉保护较少。所以,徒手实战中,从两侧向内击打肾脏,是更实用的方法。
7、尾闾风府
“尾闾风府”流传下来的解释是人体尾椎骨部位,但是问题较多。
其一,“尾闾”和“风府”是两个中医穴位的名称,而解释中只提到了一个部位。
其二,查阅了国内外许多格斗资料,尤其是军事格斗资料,但是都未提及,将尾椎骨做为重要的格斗击打部位。
“尾闾穴”位于尾椎骨尖端下,尾椎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中医认为击打“尾闾穴”会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现代医学证实,击打尾椎骨的症状为:臀大肌的一部分与尾椎骨相连,因此,击打尾椎骨会阻碍臀大肌的运动。并且,尾椎骨不宜受力,受到击打易骨折,而产生疼痛。尾椎前侧有奇神经节,刺激此处易引起反射性内脏功能的紊乱,受到击打后逐渐显现头晕目眩、心烦胸闷、下腰部酸困等症状。
所以,“尾闾穴”或尾椎骨都不适合做为“八不打”的部位。
而“风府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深部为环枕后膜和小脑延髓池;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中医针灸亦不敢深入。如此部位受到强力打击,会伤及小脑和延髓,使人昏厥,严重则导致全身瘫痪或死亡。所以,可做为“八不打”的要害部位。
“尾闾风府”,前人只解“尾闾”而不解“风府”,具体情况已不可考,但“风府”之要应引起后世习武者的重视。
8、两耳扇风
“两耳扇风”是指“双风灌耳”的打法,即以手掌扇击耳朵,使“外耳道”内气压骤增,导致与其相连的“鼓膜”(耳膜)受到强烈震动,进而破裂。此部位受到打击,虽不致命,疼痛感也较轻,但是在医术较为落后的古代,耳膜破裂导致的听力受损,甚至耳聋,可能是永久性的。所以,“两耳扇风”被列在“八不打”之中。
最后四句口诀--“不应死守戒规,但应牢记在心。遇敌制敌为先,故尽不伤其命”,是说遇敌要根据情况随机应变,虽然知道如何将敌人致残、致死,但是出手要尽量留有余地,以有效控制敌人为先,谨慎击打“八不打”部位,这也是武德修为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