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培泉:上古汉语动作动词中的作格动词
本文探讨上古汉语的不及物动作动词中的“作格动词”(ergative verb)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及物动作动词作为作格动词需要有怎样的条件或限制。作格动词指的是一个动词兼可用为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且其不及物用法时的主语相当于其及物用法时的宾语。这种动词的及物用法通常是表示致使的,传统上称之为使动式;换句话说,有使动用法的不及物动词就是作格动词。一般会认为,作格动词应以状态动词为主,但是上古汉语的动作动词也有不少是可以用为使动的,也可归入作格动词,因此本文特就动作动词这个部分来厘清上古汉语作格动词的性质、涵盖范围以及成立的条件与限制。
本文的讨论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论证“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和“非作格动词”(unergative verb)的这个区分理论并不适用于上古汉语的分析,因为有很多非作格动词也就是自主的动作动词可以用为使动,但作格动词这个概念用来分析上古汉语所有动作动词的使动转换就毫无不适切之处;第二个部分也是本文的主旨部分,即探讨上古汉语的不及物动作动词的使用情况以及其用为使动的条件与限制;第三个部分论说作格动词的范围从先秦到西汉有怎样的变化。以下对这三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概述。
在上古汉语动词的研究中,作格动词有时被等同于非宾格动词。在现代语言学中,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之区分是一个影响广泛的动词区分理论。那么这种区分对于上古汉语的语法研究具有怎样的意义,非宾格动词和作格动词的异同如何,自是上古汉语语法研究者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指出非宾格动词是不能等同于作格动词的,并说明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之区分是不太适合用来描写上古汉语的。本文根据几个典型的非作格动词的使用状况(例如“行、步、走、趋、驰、飞、游/游、济、度/渡、涉、跃、舞、战、斗、笑、泣、哭”),指出有不少非作格动词可以用为使动(如例(1)—(3)中的“走马”“趋诸侯”“战孟贲、乌获之士”),一个不及物动词能否用为使动大致上无关乎是否为非宾格动词。本文因此认为,就上古汉语而言,非宾格动词不能等同于作格动词,而且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之区分对上古汉语的句法研究来说是意义不大的。相对的,作格动词对于上古汉语的语法描写是很有用的一个概念,因为作格动词的界定是明确的,而且上古汉语的作格动词是相当常见的。
1.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诗经.大雅.绵》)
2. 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孙子.九变》)
3. 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战国策.韩一》)
上古汉语的不及物动作动词要有怎样的条件才能用为使动呢?我们认为可以分从动词和论元来看。就动词来看,一个动作动词只要是所指涉的动作过程或结果是可以由外力致使的,一般都是可以用为使动;相对的,若是所指涉的是那种通常不会由外力致使的动作过程或结果就不太会有使动式。就论元来看,无生名词比有生名词更容易用为使动宾语,动物或集团名词也比一般的属人名词更容易成为使动宾语。
上古汉语有一些动作动词实际上是不用为使动的,限制这些动词产制使动式的因素可以分从语义和句法两方面来看。在语义方面,大体而言,较难产制使动式的动词在语义上主要有两种:一是不太可能由他人发动而产生的自发性行为,二是由复杂的运动方式组合而成的活动。在句法方面,上古汉语无论是及物动词还是常带关系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大体上都不易产制使动式,一则当时的动词一般只带一个宾语,二则这个宾语的挑选如果还可以有直接宾语或关系宾语以外的选项(如使动宾语)是难免会造成困扰的。因此即使是不及物动词,如果是经常搭配关系宾语的,该动词产制使动式的机率也会相对较低。
上古汉语不及物动作动词用为使动的情况并非始终维持不变的,也就是说不及物动作动词中的作格动词是有演变的;我们观察到,作格动词在动词的成员或搭配关系上都是有所缩减的。不及物动作动词用为使动在先秦和西汉都很常见,也就是说表面看起来作格动词的涵盖范围从先秦到西汉并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再深入检视,有些作格动词在实际上是有演变的。我们考察原本有使动式的不及物动作动词的用法,大致上可以看到以下的发展:一,部分动词的词项或义项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没有使动式的能产力了;二,部分不及物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因词义变化而成为及物动词,使得原本的作格动词分化为各自独立的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三,部分不及物动作动词所能搭配的使动宾语范围趋于缩小。此外,作格动词也还会被不同的动词或其他的构式所取代,也使得作格动词的含盖范围有所演变。例如复合词就是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较常取代作格动词的构式,多种形式的复合词分摊了作格动词的不同意义,与作格动词相较,这些复合词的及物性也是相对较受限定的。
蒋绍愚 2017 上古汉语的作格动词,《历史语言学研究》第11辑,商务印书馆。
影山太郎 2001 《动词语义学》,于康等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杨作玲 2014 《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研究》,商务印书馆。
Levin, Beth and Malka Rappaport Hovav 1995. Unaccusativity: At the Syntax-Lexical Semantics Interfac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Perlmutter, David M. 1978. Impersonal passives and 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 Proc. of the 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U.C. Berkeley.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21年第2期
作者简介
魏培泉,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现为台湾“中研院”语言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研究涵盖整个汉语史,尤其着重在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的语法的演变研究。主要关注的课题是汉语语法的类型演变以及演变的原因与机制,研究议题包括汉语各种构式的发展、古汉语语法结构的类型与转变、古汉语时体与情态标记的发展、古汉语实词的语法化等。著作有《汉魏六朝称代词研究》《列子的语言与编著年代》以及期刊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