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体育课成为学生的内在要求时体育课才真正翻身 冯胜清
近日,中办、国办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央文件正式印发,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中考体育测试将逐步提高分值,甚至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但是,如果由此说体育课真的要翻身了,那未免言之过早。笔者认为,只有当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成为每个人自觉践行的理念,体育像智育一样受追崇、非上不可,体育课真的翻身了。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的高质量和健康长寿成为人们的新追求,于是我们天天在早上和晚上看到在公园以及各条道路上跑步锻炼的人越来越多,跳广场舞的中老年人更是到处可见。他们每天基本上准时开始锻炼,除非遇到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但是,要说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初中、高中生能够像他们一样每天锻炼不少于一个小时,那是不可能的;一则学校课表上的每天的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体育课与体育活动)不一定都落实,二则忙于作业的初高中学生,在体育活动课上常常在教室做与体育无关的作业。即便体育早就是中考科目,而且分值在逐年提高——30分到50分,云南省甚至从今年起提高到100分,而能够把体育同语数英等科目视作同等重要的肯定还不会是多数。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理念决定行动。改革开放初期,还极其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但是,过了没几年,即到了80年代中期,出国热来了,于是兴起学习英语等外语的热潮,各地英语等外语辅导班如雨后春笋。接下来,外贸挣钱多,所以,英语等外语更加热,学母语的兴趣根本不如学外语,以致学了十几年的母语成绩不如外语。绝大多数人家,从孩子进入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重视学外语,花大的代价让孩子到校外辅导班学外语,甚至考雅思、托福,都想要出国。这种是学好英语等外语能够挣大钱、能够出国过上国内过不上的好生活的理念在支配人们。所以,学好英语等外语,基本上用不到老师去动员、去做思想工作,基本上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自觉行动。
现在的孩子,从进入幼儿园起,被灌输的是:努力学习,进入名小学、名初中,再考上名高中、一流的大学,在国内找到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或者出国读硕读博,获得绿卡。而肯定不会灌输:学习成绩可以不优秀,但是,身体要强壮,每天要坚持锻炼至少一个小时。当然,人们这样想,也是与我们社会的“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有关系。相当多的用人单位选人用人非985、非海归不可。本来中职毕业生就能够胜任的工作,却非得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本来本科生能够胜任的,却非得博士、博士后,甚至是清北博士、海归博士。此风使得一些家长产生了明显的教育焦虑,过于强调智育、重视分数,存在浓厚的“名校情结”,“分数至上”、“分分计较”,导致了超前学习、过度教育等现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强调: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选用机制,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改变用人单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费”的选人用人现状。这让教育领域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上回归原点。
读一流大学后找到一份高薪舒适的工作或者出国,是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而高质量的生活除了高薪,还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是1,其他都是0。没有了1,有再多的0也没用。随着“总体方案”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的落实,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机制的改变,体育中考、高考分数的变化,倒逼人们重视体育,最终与语数英等科目一样对待,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那么,到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体育翻身了。“这个时候”的到来,可能不是过几个月,甚至不是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