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便后要洗手?看完这些图,孩子抢着洗手,拦都拦不住

今天小小常刚一从洗手间出来,就匆匆忙忙赶着回屋继续搭乐高。

突如其来的重口,把我一时问的有点儿懵,还没反应过来怎么答,小小常又继续连环炮式追问:

“如果我是去小便了,不用纸,也要洗手吗?”

“拉完的粑粑都被冲进马桶里不见了,哪还有什么细菌?”

“你们总说上完厕所要洗手,可是我一没摸屎二没碰尿的,为什么要洗手啊?”

……

从小到大,我们都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尤其当前形势下,个个更是像幼儿园小朋友一样被专家们提醒“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为什么呢?

因为接触传播的核心载体是手,其他被污染的物体,最终还是要通过手才能接触到眼口鼻,才能导致感染。所以做好了手卫生,我们就切断了病毒接触传播的枢纽。相比对其他物品做消毒,勤洗手是最高效的做法。

而且做好了手卫生,能预防的不仅仅是这次的冠状病毒,对其他的腹泻性疾病,呼吸道疾病都有预防作用,所以也是最省心、省钱的消毒措施。

另外,还记得这篇文章吗?把这5片面包给孩子看,从此天天主动洗手,拦都拦不住!光洗手还不行,记得要用肥皂认真搓啊!

(用不同方式摸过的白面包,3-4个星期后的样子)

——等等,道理我们都懂,可是还没解释小小常的疑问啊……

是啊,上个厕所是怎么把细菌带到手上的呢?趁这段时间大家都格外注重自己和孩子的健康,咱们就好好掰扯一下这个从小到大,听得耳朵都起茧子的话题,既能帮大家应付各位小神兽的灵魂拷问,以后也能更加有理有据地说服他们便后洗手的重要性。

为什么便后要洗手?

理由①:不洗的话,相当于你在吃自己的便便、吃自己的病毒

屁股上没有便便、手上没有沾到便便或者小便,就觉得自己的手是干净的,这是很多小朋友甚至大人的想法。

我们的手,在上完厕所后真的就能全身而退吗?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便便或小便里有多少细菌吗?

有不少人都觉得便便主要是食物残渣,但事实上其中包含大量的肠道细菌。不同的人,细菌种类也不相同。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继续问:“一冲水,便便都冲走了,哪里还有细菌啊?”

探索频道和细菌博士邓恩,做了一个实验。博士用紫外光展示,在冲马桶的时候,有多少细菌会一飞冲天。

在按下冲水键的那一刻开始,马桶里含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的液滴会四处扩散,最高可扩散3米高。

而浴室里的剃须刀,

和牙刷等物品,无一幸免。

更别提站在马桶边的人了。手上、身上,一定也少不了这些细菌。

邓恩说:“平均下来,每个马桶都有3到5亿细菌。排尿的时候,会溅起水花,细菌会随着水花被溅起。排便的时候会更糟糕,相当于是细菌喷泉。”

所以有人拿起牙刷时,忍不住说了一句:“好像大家都在吃屎,只是吃多少的问题。”

我们使用牙刷、剃须刀前都会习惯性地过一下水,清洁一下。而如果便后不洗手就拿东西吃,或者摸嘴巴,就相当于亲手把这些细菌、病毒喂给了自己,简单说就是喂自己吃屎。

听起来是不是挺恶心?别担心,下面还有更恶心的,那就是如果便后不洗手,还住在楼房里,就意味着你可能还得吃别人的屎。

理由②:相当于你在吃别人的便便、别人的病毒

最近,香港公布了一则新冠病例,也是香港本地第42起病例。流行病学家惊讶地发现,该患者和第12起病例同住一栋楼,且是同一位置上下层。虽然相差了10层,但他们却共享一条排粪管和化粪池。

根据这个研究,香港有关部门赶紧撤离了与病患共享排粪管、化粪池的所有住户,涉及到上百人。

仅仅因为2个人得病,就这么兴师动众,有必要吗?

在流行病学家里,这个举措相当有必要。而背后,就是为了阻止消化道的粪口传播。

拿新冠病毒来说,目前被认可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但自从医护人员在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核酸之后,粪口传播的可能也开始受到了重视。

一旦明确,这就意味着,如果A在用过洗手间后没有洗手,又碰到了电梯按钮,B接触到后,回家不洗手就吃东西的话,那么A粪便上的细菌就会进入到B的口里,完成了一次粪口传播。

下面这句话一定会让你印象深刻。

当然,正常人是不会吃别人的屎的。但是,最基本的“饭前便后要洗手”都做不到的话,就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把别人的屎放进了自己的口里。

可能有人会说,我走楼梯,或者我用纸巾垫着按电梯,没有跟其他邻居和公共物品接触的机会,是不是整座楼就不会有粪口传播的问题了呢?

也不是,不然上面香港有关部门也不会如此紧张。

如今我们家家都有抽水马桶了。按动抽水马桶时,会形成一股气旋,把马桶及下水道里的病毒带到空气中。

同时,病毒也可能会跑到同一栋楼共用的下水道里,再通过排气扇,进入到其他人的马桶里。

(2003年,香港淘大花园“非典”粪口传播模拟图)

也就是说,我们家里的马桶,除了有自家人的细菌之外,还可能会有别人家的细菌。

怎么办?

除了专家提出的给马桶安装下水道U型管和冲马桶时盖上马桶盖外,最好的方法就是洗手。

不管是便后还是饭前,或者从外面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只要洗干净了手,粪口传播途径就被掐断了。

所以,为了不吃别人的屎,还是乖乖洗手吧!因为,这不仅关乎你个人,还关系到全家人。

理由③:相当于全家人都跟着你吃便便、吃病毒

最近,日本一档节目就用实验的方式,揭示了家庭中病毒是如何传染的。

参与实验的是一家七口,爸爸、妈妈、奶奶,以及4个孩子。

实验一开始,设定的病毒感染者只有爸爸一人,其他人都不知情。先在爸爸手上涂了一种代表病毒的物质,这种东西无毒无害,在日光或灯光下,肉眼根本看不到。但在紫外线下,却可以发出白色的光。

按理来说,实验结束后,感染病毒的只有爸爸一个人。但事实上,仅仅2个小时后,妈妈和四个孩子都被感染了,奶奶成了唯一的幸存者。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奶奶为什么逃过一劫?节目组用追踪的方式,一点点告诉我们病毒传染的过程。

首先,是两个最小的双胞胎。两个人都和爸爸发生了肢体接触。这是直接接触,造成的感染。

和爸爸手部接触后,活泼好动的两个人还不停地摸脸和衣服,结果手上和脸上都是“病毒”。

但其他人全程都没有和爸爸有过直接接触,他们是怎么感染的呢?

首先是大女儿,爸爸摸过的门把手,她也摸过。

因为姐姐头发长,有时不时整理头发的习惯。病毒就从手部转移到了头发上,而头发紧挨着脸,一甩头发病毒就又跑到了脸上。

其次是小女儿,她是在和弟弟们玩儿球时,手上沾染到了弟弟们手上的病毒。

随后,又在摸脸的时候把病毒转移到了脸上。

而妈妈则是在抱弟弟的时候,被传染到了。

说到这里,只剩下一个疑问。同样在一个屋子里生活,也接触过爸爸摸过的门把手,奶奶怎么就避免感染了呢?

节目组人员发现了一个细节:两个小时内,奶奶一直站在水池边,不是在洗碗就是在洗菜。那些病毒,就这样被水给冲走了。

不得不说,勤洗手真的很重要啊!

如果一个人便后不洗手,节目里的假病毒就变成了真病毒、真细菌,影响的不仅是个人的安危,还有全家人的健康。

理由④:医生便后不洗手,可能就没有现在的你了

不洗手这个习惯,一旦到了医生这里,关乎可不仅仅是身边人的安危,而是病人的生命。

在19世纪中期,人们对消毒、细菌根本就没有概念。有些医生,还以不洗手、埋头干为荣。

他们上一秒可能在解剖尸体,或者检查病人,下一秒可能就在给产妇接生。

(19世纪医生做手术的场景,没有消毒,没有杀菌,没有洗手)

结果,欧洲一半的产妇都死于细菌感染。这种情况一直到一个名叫塞麦尔韦斯的医生,提出洗手后,才有所改观。

凭借医生的直觉和专业,他认为产妇死亡率高的一个原因就是:医生的手。

于是,每次给产妇接生前,他都坚持用漂白粉反复洗手。

很快,他执医的医院产妇细菌死亡率降到了1%。虽然直到去世,塞麦尔韦斯提倡的洗手原则,都没有得到主流派认可。但严格消毒、保持手部干净,却成了后来的医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今天,手术室里都是无菌环境,每个医生在接生前也都会反复消毒。正是这样的观念进步,让产妇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大部分孩子也都能平安降生。

但如果没有洗手,孩子能否生存下来,真的全靠运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