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名师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本六年级下册)

展开余文

   总结全文,并再次强调“议论文”的概念,背诵课文和警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板书

内容

宗    旨:为人民服务

死的意义: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并改过来。

1.《为人民服务》一文着重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逐层展开的。(       )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此句是毛泽东讲的。      (       )

3.“精兵简政”是我党采纳了司马迁提出的意见。      (       )

二、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上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         而死,就比          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                             去死,就比           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固:             或:

(2)句子的意思是:

(3)“泰山”比喻:                    ;“鸿毛”用来比喻:

(4)说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是因为

我还知道         、           (谁)的死比泰山还重。

(5)这段话采用了           、          、           表达方法。

答案:

一、√   ×   ×

二、司马迁、人民利益、泰山、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鸿毛

1)本来、有的人

2)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3)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比喻伟大;鸿毛 :也是鸟的羽毛,比喻渺小

4)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李大钊、雷锋

5)引用、举例子、对比

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全文阐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中心,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论述。

  学生对课文的背景了解过少,而且这是学生初次接触议论文,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更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学生来说,是无趣的,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只有激发学生“我想学”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起引导的作用,与其枯燥地讲解,不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研读。

  于是,我确定的目标是让学生有明确目的地读书!那么学这课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背诵课文!这是一篇议论文 ,学生必须理解了课文内容才能轻松背课文。

  早自习的时候我让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尝试背诵。上课的时候,我问学生:“你们会背了吗?”孩子们面面相觑,面露难色。然后我说:“同学们,别紧张也别害怕,为什么不能容易地背诵出来呢?因为同学们还没理解。在今天的两堂课里,我将引导你们理解课文内容,并保证只要你们认真听讲,努力思考,两堂课下来,个个都能流利地背诵课文!”

  这时,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备课素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出自《史记》作者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屈]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是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 一书中用这句话赞扬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而牺牲,其死重于泰山,进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战士要向张思德学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1.圈出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清于鸿毛(   )   千均一发(   )  大明鼎鼎(   )   死的其所(   )

寄托衰思(   )    兴汪发达(   )  无掬无束(   )  重与泰山(   )

2.查字典,填空。

“鼎”字共(  )画,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用音序查字法查(  ),音节(   )第6画的笔画名称是(    )。“鼎”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大;②正当,正在。在“鼎鼎大名”中应选第()种,在“鼎盛”中应选第( )种。请再写出含“鼎”的成语(至少三个) (    )、(    )、(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改正(   )  提出(    )  战胜(    )  改进(    )  改良(   )  解释(    )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在句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分析句意,说说句子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这段话句子意思层层递进,第一句讲              ,第二句讲                ;第三四句讲                               。

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确与否。

A.文章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

B.课文从正确对待批评、搞好团结两个方面来说明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C.本文的论点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

D.文中采用了引用、对比、举例子等方法进行论证。(  )

阅读能力大提升

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            ,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个观点写的?用“     ”画出来。

(2)按照课文内容把“      ”处补充完整。填写的这句话是        说的,意思是                                。这是利用       的方法来说明观点的。

展开余文

A.举例子    B.引用     C.对比

(3)这段话第三句还运用了          的方法来说明观点。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孤岛32年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86年7月的一天,王继才受老政委的委托上岛了。上岛后,他发现岛上的情况比预想的差得多:杂草丛生,海风呼啸,空荡荡的旧营房,一条黑咕隆咚的坑道,没有淡水,没有电……王继才蜷在角落里,一夜没有合眼。

上岛48天后,妻子王仕花前去看望。船刚停,她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迎面而来的那个人是她的丈夫吗?

……两个人面对面站在那儿,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王仕花哭着说:“这岛咱不守了!”王继才没作声,望着大海:“仕花,你回去吧。我得留下,开山岛是海防前哨,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

回到家的王仕花思来想去,她毅然辞去了工作,也上了岛。上岛后,王仕花才真正体验到守岛的艰难。升旗、巡岛、观天象……日复一日的生活轨迹。夏天湿热,只好睡到房顶上;冬天阴冷,不得不搬进海风吹不透的山洞里。时间长了,他们都患上了关节炎和湿疹,疼痒难忍。台风来时开山岛就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一次,连续刮了17天大风,柴火都用光了,他们只能把生米用水泡酥后,捞起来干嚼,一连嚼了5天的生米。

守岛不仅艰苦,还很危险。一次,海边巡逻,一个大浪打过来,把王继才卷到海里,又一个浪头过来,王仕花看见浑身湿透的王继才,正从岩石往上爬。从那以后,他们出去巡逻,就用一根背包绳拴在两人腰间。

一天的坚守不难,一年的坚守弥足珍贵,他们用32年的坚守诠释了初心的伟大。

(1)用“      ”画出文章中的过渡句。

(2)“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什么样的王继才竟会让妻子认不出。结合短文,请写一写王继才当时的模样。(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3)短文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两次写到环境的艰苦,这样写(    )。

A.重复啰嗦    B.突出守岛的艰难  C.是为了强调环境艰苦

(4)32年的坚守,你认为王继才和王世花坚守的是什么?

思维创新大拓展

8.拓展题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英雄模范都是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的。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力所能及的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参考答案:

1.轻、钧、名、得、哀、旺、拘、于

2. 12、目、D、ding、竖折折、①/②;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革故鼎新、

3.缺点、建议、病魔、方法、机器、误会

4.(1)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2)为人民服务就要改正缺点。不管什么人都可以说。有错必改正。

5.A. √B. ×C. √ (4)√

6.(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人本来就是要死的,但有的人死的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确实死的比鸿毛还轻。B(3)举例子

7.(1)守岛不仅艰苦,还很危险。 (2)他头发蓬乱,脸上满是污垢,黑瘦黑瘦的,身上的衣服乱七八糟的,似乎好多天都没有洗过。(3)B(4)对祖国的忠诚,初心的伟大 ,对革命的无限忠诚。

8.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帮清洁工人打扫卫生、扶老奶奶过马路、在下雨时给他人一把伞等我们要向雷锋学习,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