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物语︱余庄的消息
2019年的春天,总是扭扭捏捏,不情愿地现身。跟往年相比,脚步慢得多了。
除夕正赶上立春日。可是,接连着的雨雪天气,拖累了春天的行程。都出了正月十五了,还是那么冷。
过罢年,初上班。我曾经的临时同事王根,在微信上发来几张余庄的照片,传来了余庄的消息:一张是绿之源合作社虾池,一张是池埂上的一株牡丹,还有一张是一副老式门板。
尤其是那一株牡丹,寒风里兀自独立,但花骨朵已然清晰可见。呵呵。这该就是余庄春天的消息了。
曾经的临时同事。这话有些绕。2018年的8月初,我作为县里临时选派的扶贫人员,进驻余庄村。王根呢,他本来就是余庄的扶贫工作队员。于是,我们成了同事,一同就是四个整月。
我去余庄,其实就是巧合。刚开始分配目的地的时候,不是余庄。因为我们单位选派的人数不多,这样搭配那样搭配,就定下了余庄。有些像牌桌上起牌,不知道你会起到哪一张。只有等起到手里,才是最后的定夺。
余庄距离淮河不远。向南几里路,就到淮河北岸的大堤了。因为沿淮,这里多是水田,一麦一稻的种植模式。大豆,玉米,红芋这些,都是零星分布在田边屋后。
那几个月中,走村串户,在贫困户的扶贫手册中,经常看得到绿之源。因为它给贫困户分红,一年一户,三两千块不等。开初,我以为它是某一个大企业集团的名称。大气,还不失为小文艺,小情调。我哪里知道,它就是余庄本土的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想都没朝那方面想过。
当然,余庄的土地,现今很大一部分,都从农户手中,流转出去了。好几个乡村能人,租了来,养虾,养螃蟹,顺带着弄些有机无公害的稻子。王根拍的绿之源呢,算是先行一步,在虾池的埂上,植了几千株牡丹。它将来,要做出个观赏农业吗?说不定还真能成。
王根拍的那副老式门板,其实跟余庄的一位乡贤有关。
记得刚到余庄,我的手机上就接到县党校的高立老师,发来的一条短信:余幼泉就是余庄人。
看到这个,我开始是莫名其妙。我不知道这个余幼泉,是何方神圣啊。后来,在村部旁边的余庄小学院内的橱窗了,见到了这么一段话:余庄小学创办于1930年代,创办人是余幼泉……
我一下子想起了那条短信。赶紧在网上查了一下。果然,余幼泉是个人物,而且是个名气不小的人物。他是清末至民国时期人,早年留学日本,“海归” 后在家乡办学。由余庄到颍上,再到阜阳,又在当时的省城安庆,当了省立一中校长。最后在安徽通志馆,主持《安徽通志》的编纂。资料上看,他那时已跻身安徽学界名流之列了。可惜才高不寿,终于1937年。
那一副门板,就是余幼泉在余庄故居——当地人称为余家祠堂——的大门门板。它如今就在余庄小学内。
知道了余幼泉,我就在入户走访中,对这位余庄乡贤,有针对性地做了打听。很多耄耋老人,一说起余幼泉,似乎就来劲了。说起他的故事,都是一套一套的,给人停不下来的印象。他们的表情,如沐春风。就算余姓中的小年轻们,提起来余幼泉这个名字,也都有一种不加掩饰的自豪与骄傲。
过罢十五,天还是阴冷阴冷的,时而添些雨夹雪。但还是能感觉得到,春天的气息,正在涌来。人说,冬天的风,刺骨;初春的风,不进皮。该就是这个意思吧。我把王根拍的照片,弄进电脑上,仔细端详。虾池里的水,牡丹枝上的花骨朵,就连那饱含沧桑的木门,都该是余庄这个沿淮村庄,发布出来的一条条消息。
那是余庄的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