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二炳灵寺石窟及附近地望考略

A

△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洮水从东南来流注之。

河水右迳沙州北。段国曰:浇河西南一百七十里有黄沙。沙,南北一百二十里,东西七十里。西极大杨川,望黄沙,犹若人委乾糒于地,都不生草木,荡然黄沙,周回数百里,沙州于是取号焉。

大杨川、沙,地望如下百度地图所示:

图表 1沙,南北一百二十里,东西七十里

《地理志》曰:汉宣帝神爵二年,置河关县,盖取河之关塞也。《风俗通》曰:百里曰同,总名为县。县,玄也,首也,从系倒{巛百},举首易偏矣。言当玄静,平徭役也。《释名》又曰:县,县也县于郡矣。黄义仲《十三州记》曰:县,弦也。弦以贞直,言下体之居,邻民之位。不轻其誓,施绳用法,不曲如弦。弦声近县,故以取名,今系字在半也。汉高帝六年,令天下县邑城。张晏曰:令各自筑其城也。

陈新海在《汉河关县地望考》一文中,认为汉河关县地望位于“大河家说与贵德说”均不能成立;他通过对《水经注》的相关考证,认为河关县应在黄河南岸、洗水西岸之赤岸附近[1]。但陈文未见有相关考古发掘报告支撑,故本文姑且存疑。

河水又东北流,入西平郡界,左合二川,南流入河,又东北,济川水注之。水西南出滥渎,东北流入大谷,谓之大谷水。北迳浇河城西南,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迳浇河故城北,有二城,东西角倚,东北去西平二百二十里。宋少帝景平中,拜吐谷浑阿豺为安西将军浇河公,即此城也。

浇河城,按《青海省文物地图集》疑即今黑古城城址,位于贵德县河西乡先锋三村四社东北,分内外两座城,内城方形,边长 140米,外城仅存部分墙体,夯土筑。内城夯筑,高 9 米,基宽 8 米,夯层厚 12 厘米,夯层内夹圆木,西向开门,外有瓮城门。城墙四角有敌楼土墙,高 5 米;疑为汉河关县地,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浇河城、廓州城,唐宋时期的积石军城[2]

西平,今西宁市[3]

大谷水,按黑古城城址为浇河城推析,应即今莫曲沟河。

河水又东北,迳黄川城。河水又东,迳石城南,左合北谷水,昔段颎击羌于石城,投河坠坑而死者八百余人,即于此也。河水又东北迳黄河城南,西北去西平二百一十七里。

黄川城,有学者认为即今位于马克唐镇雅毛村东的黄沙戍古城,但从流向考析黄沙戍古城位于河水西南流经处,不符合注文“河水又东北,迳黄川城”的描述。故按注文比对《青海省文物地图集》,颇疑夸乃海城址为黄川城,石城即下庄城址。

而按注文“河水又东北迳黄河城南,西北去西平二百一十七里”的方位及距离描述结合文物地图集综合考量疑黄河城应群科城址[4]。不过夸乃海城址、下庄城址等断代均较模糊[5],尚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报告支撑。

河水又东北,迳广违城北,右合乌头川水。水发远川,引纳支津,北迳城东,而北流注于河。

广违城,按上述黄川城、石城、黄河城等古城的次序,按刘满考证的乌头川水为隆务河考量,广违城应即今黄沙戍古城[6];但此段黄河的流向为西南流而非注文所说的东北,故按注文结合文物地图考量则本文以为广违城应为古什群城址。(备注:古什群城址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赞卜呼村西,分南北两城,南城不规则形,无北城墙,长200 米;北城不规则形,东南西三墙共长 220米,墙夯筑,建于黄河峡口南岸的山上,两城之间有条洪水沟相隔)。按此乌头川水未必如刘满所说是隆务河而应当是古什群城址西的那条河流。

河水又东迳邯川城南。城之左右,历谷有二水,导自北山,南迳邯亭,注于河。

乌头川水,刘满认为杨守敬援引董祐诚说以为临津城等在今循化县积石镇西北及化隆县巴燕镇附近的观点[7]是错误的………因为《水经注》在记载了乌头川水之后,才记载了邯川城、临津城等地名。他认为乌头川水即今隆务河,邯川城即今黄河北岸、化隆县南的甘都镇[8]。但乌头川水是隆务河的这一观点值得商榷,本文按广违城为古什群城址考量乌头川水应当是古什群城址西的那条较大河流。

河水又东,临津溪水注之,水自南山,北迳临津城西,而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迳临津城北,白土城南。《十三州志》曰:左南津西六十里,有白土城。城在大河之北,而为缘河济渡之处。魏凉州刺史郭淮破羌遮塞于白土,即此处矣。河水又东,左会白土川水。水出白土城西北岭下,东南流迳白土城北,又东南注于河。

临津溪水,刘满以为即今大河家谷水;白土城在民和鲍家沙湾;临津城和白土城是夹黄河而南北相望的两座古城[9]

河水又东北会两川,右合二水,参差夹岸,连壤负险相望,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桀竖。竞热争高,远望㠁㠁,若攒图之托霄上。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阶。悬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士罕有津逮者因谓之积书岩。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俗人不悟其仙者,乃谓之神鬼。彼羌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为唐述山,指其堂密之居,谓之唐述窟。其怀道宗玄之士,皮冠净发之徒,亦往栖托焉。故《秦州记》曰:河峡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藏古书五卷,亮,南安人也。下封有水,导自是山,溪水南注河,谓之唐述水。

注文“藏古书五卷”中的“卷”合校本曰“笥”;杨守敬按前文“室中若有积卷矣”等考量应为“卷”。

“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桀竖。竞热争高,远望㠁㠁,若攒图之托霄上。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阶”描述的是今炳灵石林的风光。

  炳灵石林是新生代早期的白垩纪紫红色细砂岩堆积而成的丹霞地貌。它的形成是地质运动和风化剥蚀长期作用的结果,在数百万年前,这里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后期由于地壳运动,湖床被抬升,于是松软的湖床在上升过程中崩塌,形成了许多原始石林,后来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这里又再次被抬升,在岩层抬升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内动力及各种外力因素的反复作用,形成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千姿百态的石林地貌。 

上述注文反映了炳灵寺早期依托天然石窟进行宗教活动的情形,记载了唐述山唐述窟得名的缘由,以及小积石山洞窟藏书的古老传说。也最早描述了炳灵寺的地理环境及石林的瑰丽风光。

按注文当地的羌人称鬼为唐述,称山为唐述山,石窟为唐述窟,但《太平御览》则云: 唐述、时亮皆古之孝行士也;因为唐述山的名称还见于其他多种籍典的记载,唐述窟位于唐述山中是由羌语演变而来近乎情理;从《水经注》文意上看唐述窟不仅本身是一个高四十丈的洞窟而且还兼有对该窟群泛称的涵意,而时亮窟则无这种涵意,却指的是一个窟。

《秦川记》已是古佚书,近人冯国瑞撰有《秦州记》(即《王氏合校水经注》中的《秦川记)辑补一书,该书为宋(南朝)南郡王从事郭仲产著,它的成书年代约在五世纪上半叶,书中载有义熙(405一418年)中西秦乞伏氏建桥之事可见成书年代是在此后;……这次清理工作为进一步探索历史上知名的唐述窟和时亮窟这两个早期洞窟提供了新的线索和实物资料;所以被作为晚期道教洞窟而废弃的老君洞,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10]


[1]陈新海:《汉河关县地望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6月30日,第160页

[2]青海省文化厅:《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卷》,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1月,第160页

[3]青海省文化厅:《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卷》,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1月,第26页

[4]青海省文化厅:《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卷》,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1月,第161页

[5]青海省文化厅:《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卷》,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1月,第161页

[6]青海省文化厅:《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卷》,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1月,第105页

[7]杨守敬《 水经注疏》卷 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第137 ~ 138 页:临津城“当在今循化厅西北土司境”,临津溪水“当在今循化厅西”,白土城“当近今巴燕戎格厅治”,白土川水“当近今巴燕戎格厅治”。

[8]刘满:《西北黄河古渡考 (二)》,《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4期,第103页

[9]陈新海:《汉河关县地望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6月30日,第161页

[10]张宝玺、李现王、万青:《炳灵寺石窟老君洞北魏壁画清理简报》,《考古》第八期,1986-08-25,第775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