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的背后是什么?
“粗心”是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的表现,是一种不良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学习有很严重的影响。
有人(学生、教师、家长里都有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粗心是天生的,与遗传有关,并未对此引起起足够的重视。
甚至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往往是那些粗心大意的学生"聪明伶俐"。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个孩子聪明是很聪明,只是粗心一点”。这样的评价容易给学生以误导,使他们认为粗心与聪明是相关连的,从而不去重视克服自己粗心的坏习惯。
考试后,常常听到这样的感慨“我若不是粗心……”。为什么别人不像你那样粗心呢?难道你在考场上是故意粗心的吗?
粗心是天生的吗?是不是越粗心的学生就越聪明、学习成绩越好呢?学生的粗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带着这样一些问题,笔者以“你觉得'粗心’对你的学习成绩有影响吗?请选择:A.有,很严重;B.有,比较严重;C.有,但不严重;D.几乎没有影响”为核心问题,对某重点中学的部分班级(随机选择了2个初四理科实验班、5个高一班、2个高二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表1:综合数据表
从三个表格数据可以看出:
(1)无论初四、还是高一、高二,99%的学生认为自己有粗心的毛病,其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粗心”比较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
(2)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普遍存在粗心现象。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可能是由于她们自责心理更严重一些的缘故。
(3)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认“班里前10名”)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自认成绩“总在班里最后”),在粗心这个问题上,并无显著的差别。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在重点中学,“粗心”已不是个别学生的问题,也不是哪一类学生的问题,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面上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
当前,在分学科班级授课制度下,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为追求“教学质量”(高三就是高考成绩,高三以下年级就是各科考试的分数)而出台的有失偏颇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使得各学科在教学进度安排上,已“紧得不能再紧”,在每天的课外作业布置上,已“多得不能再多”。
一份课外作业,在教师的手上可能只需要10分钟20分钟就可以做完,而到了学生那里,即使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恐怕所用时间只有更长而不能缩短,何况一天下来,几科的分量加起来,就更难以控制了。
而进入重点中学的学生,往往都是“学习自觉性较高的学生”、“教师眼里的好学生”,“别的学生可能写不完,我是好学生,怎能不写完呢?”
于是乎,“时间上再抓紧点”,“手底下再麻利点”(如果对比一下目前的中学生和五六十年代的中学生的书写水平,大概可以得出“天壤之别”的结论吧?)无论如何也要把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哪里还有时间去思考?至于“从容地思考”,那简直就是理想之中的东西,成为一种奢望了。
如果说“粗心”在学校里,影响的只是一时的考试分数的话,将来他进入社会,这个“粗心”影响的可能就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所以必须及早帮助学生矫治“粗心”恶习。
我们认为,要改变学生“粗心”严重的现状,从教师层面看,各科教师应该协调立场,统一认识:学科间通过多布置作业的形式恶性争夺学生的课外时间,是造成学生“粗心”的根本原因。而这种影响不但对学生将来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即使对提高当前各科的学习成绩,也是没有好处的。
在各科老师的立场难以协调的情况下,学生自身应该努力克服“粗心”心理,把每一学科都学扎实。
要明确自己的实际,有自己的主见——在作业量大,难以完成的情况下,自主合理分配各科的课外学习时间,不过于机械、被动地受制于课外作业。“宁可做不完,也不去草草地应付”。更不能因为哪一科教师“管得严”、作业“追得紧”就做哪一科,“追得不紧”的就不做。
作业写不完,完全可以去跟老师协商 —— 若你这个学科较强,则可以避开那些过于基础性的作业;你这个学科很弱,则应先行放下挑战性过高的问题。
总之,虽然从调查结果看,“粗心”现象目前在中学生中是广泛存在的。但我们坚信,“粗心”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素质,而是长期不正确的学习态度、过多的学习任务、过大的学习压力作用下形成的,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当前的学习成绩提高均不利的恶习。
学生本人一定要认识到这些,为自己的长远发展计,下决心改变粗心这类恶习。只有你自己,才是你未来发展的真正责任者。
(此文于2003年发表于《当代教育科学》,此次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