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针漫谈:别再问病
一些朋友经常问病,我很少回答。不是不愿回答,而是难以回答,或者说,这样的回答似乎有些轻率。
内针不是讲随证治之吗?症状都告诉你了,为啥还不说呢?
这话听起来不错,但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黄帝内针不是经验用穴,知道了三焦定位、明白了经络穴位,用针不一定会有理想疗效,甚至有可能是微效、无效。
更何况,用针还涉及导引等一些具体环节,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
比如说问诊识证,不只是弄清症在三焦哪一部、涉及哪几条经络、可取哪些同气穴位,重要的是跟患者有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过程。
患者能不能放下心头对疾病等的种种执念,是不是对医者和针道有充分信任,这些对用针疗效都有很大影响。
再比如说用针后,如何引导患者关注患处,如何引导患者放松身心,这样的导引方法,医者也是各有不同,内针的功夫在这里可见一斑。
如果依葫芦画瓢,用上去有效了,但是不明理,下次碰到类似情况还是不一定会处理。
糟糕的是用上去微效或无效,也许从此对黄帝内针就打了个问号。这对黄帝内针来说实在是有点冤,对黄帝内针传承与推广更是一种间接的伤害。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症的把握,问病者所述的症,与医者自己所观察、所感知的症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这样的随证治之,容易变成随问病者的“意”在治之,失去了辨证论治的客观与独立。
对问病选择沉默和回避,对患者来说,或许失去了一个内针治疗的机会。但对一个医者来说,选择的是一份对责任的坚守、对生命的敬重。
同样,有些人看见疗效很好的医案,总习惯去追问某个病的用针技法和具体经穴。这样的学习方法,其实也是对黄帝内针的一个误读。
随证治之,换个角度来理解,用针取穴是患者的症在告诉医者,没有套路可言。症在何处,医者按照法则在对应同气点施针,再加上医患之间的适当导引交流,就是一个基本的针治过程。
同样一个病症的处理,理法不会变,但落到用针取穴,可能每个人的思路并不相同。我们真正要去培养和建立的是内针思维,是如何掌握和运用规律,而不是看这个具体的病如何治。
有些人接触内针不久,就想着去治一些大病、重病,这样的发心固然不错,但初学时,还是从颈肩腰腿痛等一些普通、常见的“症”开始较妥。
在表现形式上,大病、重病也是一个个具体“症”的交错与叠加,用针时还是通过一个个“症”的依次解决来着手。差别在于这个过程中,心头能否始终保持一份清明,能否始终对理法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从针法层面来讲,基本的功夫在于对每一个寻常之症的实践与认知,在于对内针法则的熟悉与变通。解决问题的真正落脚点,还是在症,不是在病。
所以平时不要轻视对一些“小毛小病”的处理,于医者而言,这些“小毛小病”能治了,学针用针的信心也就上来了。于患者而言,“小毛小病”治好了,少生病、晚生病的可能性才会存在,生大病、生重病的几率也可能会小很多。
治“小毛小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不同症状处理的一个锻炼与积累,等到对理法方针运用理解和领会到一定程度,用针水平自然而然也就会达到一定高度。
学针用针,别再问病;若要问病,先问自己。为何?一定意义上讲,问病这样的问题出来,就已露出不明理的端倪。
不明理,不下针,这是黄帝内针的一个定则。对于学习黄帝内针而言,如果不明理,即使知道了用针取穴的一些方法,恐怕也已背离针道的本来意义。
张三针笔记
三生万物 针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