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深
李济深(1885年11月6日-1959年10月9日),原名李济琛,字任潮。出生于广西梧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黄埔军校副校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及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之一。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留学日本。历任粤军第一师参谋长、师长,西江善后督办、黄埔军校教练部主任。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留守广州。1927年曾参与蒋介石的反共活动。1933年联合十九路军蔡廷锴等在福建组织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48年就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10月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赶茂名》
风烟四垒满山城,无限悲凉赶茂名。
莫怪连朝风雨急,代人倾泻不平声。
王若水点评:
这首诗是李济深先生为了纪念抗日爱国将领张炎将军被蒋介石的国民党反动派无端杀害而作,表达了诗人对遇难将军的哀婉思念,以及对蒋介石为首的反动派的控诉。
诗人于1947年11月为此诗补记写到:“光中同志发动抗战自卫之倾,当局认为造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余正自陆川经宝圩至茂名途中,连日大风雨,感赋一绝,录作光中殉难二周年纪念。”说明了该诗的创作背景。
光中就是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炎(1902年9月22日-1945年3月22日),又名巨炎,字光中。广东省吴川县樟山村人,出生于越南海防。越南归侨,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革命烈士。民国初年,张炎随父归国,他参加军队,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的一名将领。1932年,张炎以副师长代理师长职务,率领第六十一师参加“—·二八”淞沪抗战。1933年11月20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建福州发动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事变后建立了反蒋政权——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张炎将军任第四军军长。1934年1月15日,蒋介石军队攻陷福州,福建事变失败。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张炎将军任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区统率委员会主任委员,动员在广东南路的十九路军旧部抗日,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1月,在吴、化、廉各地人民抗日民主武装斗争的推动下,举行了抗日民主武装起义,攻下吴川县城,震动粤、桂两省,成为南路著名的抗日民主战士。张炎将军时任第四战区中将参议、广东省第七行政区专员。他的爱国活动惹起国民党当局和地方势力的不满,他们诬告张炎“在南路挑起内战”将其非法逮捕。李济森闻讯后立即致电广西当局黄旭初进行营救,但蒋介石抢先下手令将张“就地枪决”。1945年3月22日下午,玉林专署决定不经审判处死张炎。临刑前,张炎将军高呼:“抗战胜利、民主胜利万岁!”年仅43岁的张炎将军,没有死在抗日的前线,而是倒在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屠刀下。李济森先生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下这首诗。
《哀金陵四绝》
龙盘虎踞话金陵,十载繁华梦未醒。
金粉六朝成往事,孤悬明月照台城。
十年王气付轻尘,几万雄师委敌人。
不是六军忘报国,输将敌忾向谁论。
中山路上尽王宫,衙署辉煌各逞雄。
知否辎铢都取尽,国防未固竟虚荣。
陵园住宅两名区,华丽洋房错杂居。
费尽心裁图享乐,复兴民族意何如?
李都蔚点评:
李济深先生资兼文武,学贯中西,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生爱好诗词写作,是个爱国诗人。他生长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出于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之爱,写下许多忧国忧民、悲壮激昂的诗篇。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又以“躬逢盛世”的喜悦心情,写出不少讴歌中国共产党,赞颂社会主义光辉成就的诗篇。
这四首绝句写于1937年12月。这一年的12月13日,是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沦陷的日子。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本参谋本部据松井石根的要求,下达大陆令第八号:“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日本军队以大约15万人(从正面进攻南京的日军约有10万人,从南京外围迁回的约有5万人)进攻南京,中国守军在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指挥下约13-15万人进行了顽强抵抗。1937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沦陷,日军在南京城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南京,古称金陵、建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之一。似乎是受到被秦始皇挖断龙脉的秦淮河的影响,历来在南京建都的朝代都是短命的,包括三国时期的孙吴,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宋,齐,梁,陈,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中华民国等,就是大明初创以南京为都,建文帝朱允炆也是被叔叔燕王朱棣以“靖难”的名义篡了权,更都北京了,还有清末的“太平天国”,在南京的政权仅仅存在了11年。南京是繁华的,所谓“六朝金粉”即三国时的孙吴,两晋时的东晋、南朝时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国都建康城的靡丽繁华景象。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台省(以尚书台为主体的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是“台城”。1911年12月29日,辛亥革命起义的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4月2日 ,临时政府北迁北京,定北京为首都。1927年3月24日,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南京,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同年置南京特别市。1930年改为院辖市(直辖市)。1927年至1937年的十年对南京进行大规模的首都建设,奠定了现代城市发展的良好基础。被称作“黄金十年”,到1937年,南京的城市人口增加到100万以上,为中国六大城市之一。
李济深先生的这四首绝句,基本概括了南京的历史,以及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黄金十年”中对南京的建设,抨击了当时当政者穷奢极欲,贻误国防的现状,终至在日本法西斯的无情战争机器的摧残下,国破山河碎,军民遭屠杀。诗人在诗句中表达了无尽的愤慨和对蒋介石政府的控诉。其中一句: “费尽心裁图享乐,复兴民族意何如?”至今振聋发聩,令人深省。
李济深先生在弥留之际仍然不忘祖国统一大业,留下了“我与人民宏愿在,及身要见九州同”的诗句,民主爱国情怀彰显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