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咏
祖咏(约699年武周天顺圣皇后圣历二年-约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字、号均不详。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代诗人。少有文名,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以渔樵自终。擅长诗歌创作。诗多状景咏物,宣扬隐逸生活。其诗讲求对仗,亦带有诗中有画之色彩。其与王维友善,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也,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殷璠评其诗:“翦刻省静,用思尤苦,气虽不高,调颇凌俗,足称为才子也。”代表作有《终南望余雪》、《望蓟门》、《七夕》。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王若水点评:
今天是高考的日子,莘莘学子们迎来人生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决定着大多数人们的命运。
高考和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都是海选人才的重要途径,或许这些制度有种种弊端,但是,它们的积极作用还是主要方面的,为国家、社会选拔、储备有用之才。
今天就介绍一首唐朝科举的应试诗,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唐朝的科举考试考试内容繁杂,从经文到时事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律、盐政、漕运、历史、数学、文字学,不仅考儒家的东西,还考道家的东西,并且非常重视策问,即考治国方略。考试的方式有:口试,贴经(填空),墨义(相当于口试的笔试化),策问(论文),杂文(诗赋)。应试诗是科举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有严格规定,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就象今天的高考语文命题作文,不但有议论文或记叙文等的文体要求,还有每篇不少于600字或800字的篇幅要求。
祖咏的这首应试诗是完全不符合考试要求的,因为要求的是一首五言六韵十二句排律,而他创作的却是一首五言绝句,按照考试要求他是不合格的。当他交卷的时候,主考官粗粗扫视了试卷一眼,不由惊讶起来:“噫,你怎么才写四句就不写了?你难道不知道按照规定你得写上六韵十二句吗!”祖咏向主考官深深地施了一礼,然后严肃而斩截地说:“大人所言不差!但学生觉得拙作已经把题目中的意义写完了,便没有必要再去画蛇添足地硬要凑着了,所以学生就此交卷!”主考官听了,再次端详着祖咏的诗作,细细吟味起来。
唐的科举考试时间一般是一年的正、二月某日,这次考试的题目是《终南望余雪》,是考官在初春的长安城中,遥望城南的终南山,看见山顶余雪而出的题目。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是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祖咏作为考生,首先必须了解题意,空间上他身在长安城中的考场,眺望终南山,时间上这个季节已经是春寒渐暖的时节,因为雪后终南山低海拔的山麓的雪已经融化,只有高海拔的山顶有残余的积雪;并且唯见山顶余雪,必然是雪后天晴。所以命题应试诗作,必然要应题而写,照顾到终南山,长安城,雪后天晴,春寒料峭这几个关键要素。
首句“终南阴岭秀”,点题在长安城中眺望终南山。中国古代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北坡,所以说“阴岭”,而春天来了,雪会很快融化,只有北坡的高海拔地区的积雪不容易迅速融化,才会有余雪。“秀”是远望终南山中所得的印象,赞颂了山的秀美。首句五个字即紧扣题目。
二句“积雪浮云端”紧随首句,写眺望终南山所见,所见必然是余雪,如何写呢?余雪一定是在高山,而只有山高,云才会飘在山顶。雪后天晴,白皑皑的余雪,映衬着雪白的浮云。余雪积于山顶,是静态的美,白云飘于山顶,是动态的美,而诗人没有直写高山,却将这静态的余雪与动态的白云结合,一个“浮”字生动自然。
三句“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是雪后天晴时的阳光。此句继续写眺望终南山所见,点出雪后春暖,天晴日照,林色秀美。“霁色”照亮“林表”,更表明了时间已近日暮,因为只有落日的光辉才会照亮树林的顶端,并且为结句做了铺垫。
末句“城中增暮寒”承接上句,并且回到长安城中,感觉也由视觉转变为温度觉,写出日暮春寒,照应山中余雪。并且此句深深地含有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任性的祖咏完成了自己的“不合格”试卷。这篇诗作和它的作者祖咏,万幸的是存在于中国的开元盛世,那个时代有着强大包容性。主考官评阅此应试诗后,觉得诗作难能可贵,也打破常规录取了他,登科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进士。唐朝命题的应试诗适量庞大,流传下来的却凤毛麟角,这首《终南望余雪》是其中难得的佳作。
《望蓟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李都蔚点评:
从祖咏的高考经历可以看出,唐代的科考还是很人性化的,也正因为对人才选拔的重视,才会出现盛极一时的开元盛世,经济繁荣与文化昌盛永远是并驾齐驱的。这首诗写作者到边地所见的壮丽景色,从军事上落笔,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抒发了立功报国的壮志。全诗一气呵成,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全诗紧扣一个“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感奋人心。诗中多用实字,全然没有堆砌凑泊之感;意转而辞句中却不露转折之痕,于笔仗端凝之中,有气脉空灵之妙,正是盛唐诗人的绝技。
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东北边防重镇。它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这首诗的写作时期,大约在玄宗开元二年至二十二年之间,其时祖咏当任职于范阳。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燕台一望”,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这是前半首主意所在,开出下文三句。
客心因何而惊呢?首先是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叠。但仅仅如此,还未足以体现这个“惊”字。三四两句更进一步,写这笳鼓之声,是在严冬初晓之时发出的。冬季本已甚寒,何况这连绵千万里的雪,就是雪上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这是往远处望。至于向高处望,则见朦胧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这种肃穆的景象,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惊”了。
以上四句已将“惊”字写足,五六两句便转。处在条件如此艰苦。责任如此重大的情况下,边防军队却是意气昂扬。笳鼓喧喧已显出军威赫然,而况烽火燃处,紧与胡地月光相连,雪光、月光、火光三者交织成一片,不仅没有塞上苦寒的悲凉景象,而且壮伟异常。这是向前方望。“沙场烽火侵胡月”是进攻的态势。诗人又向周围望:“海畔云山拥蓟城”,又是那么稳如磐石。蓟门的南侧是渤海,北翼是燕山山脉,带山襟海,就象天生是来拱卫大唐的边疆重镇的。这是说防守的形势。这两句,一句写攻,一句说守;一句人事,一句地形。在这样有利气势的感染下,便从惊转入不惊,于是领出下面两句,写“望”后之感。诗人虽则早年并不如东汉时定远侯班超初为佣书吏(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定西域三十六国,可是见此三边壮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下奇功。末二句一反起句的“客心惊”,水到渠成,完满地结束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