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徽州90】蓝田:歙县东乡人才辈出的种玉里
【行走徽州90】蓝田:歙县东乡人才辈出的种玉里
司马狂/文
吾歙有民谚“南吴北许,东叶西汪”,此乃徽州东西南北四乡的四大姓氏,其中这东叶,便是指的歙县东乡的蓝田叶氏。坊间又有“不是蓝田不姓叶”的说法,凭这两句话,我辈就对蓝田充满了向往之情。更何况,朋友圈时不时的总有人会发上几张蓝田的照片,这让人怎能不心痒难耐啊。于是,在心心念念好几年之后,终于在江兄正夫的带领下,去了一趟蓝田。
甫到蓝田村口,便被水口附近的古建深深吸引。一根八面如来佛柱,兀自矗立在路旁。这佛柱不知是何缘故,会在此间。查阅《歙县志》,知蓝田原有贵金尼庵,边上的溪头村周遭亦有寺院,此物究竟是出自哪座古刹就不得而知啦。如今的公路在蓝田村口拐了个弯,那是因为路旁有一座巍峨的石牌坊。这座牌坊,三间四柱,气势逼人,正面写有“松虬雪古”四字,背面写的是“梅冷冰香”。看牌坊额文便能猜出来,这应该是一座节孝坊。后查资料,果不其然,此坊乃是蓝田叶氏赫赫有名的乾隆朝大徽商叶天赐为其母所立。
牌坊所立处,有些古木,瞧着年岁甚久,只是有一株已然倾斜,乡人砍去枝杈,辅以铁架,以期枯木逢春,能够复生。道旁有一亭,名曰松谷亭。亭额书有“种玉里”,这或许是明代实行里甲制度时候,蓝田村的里名吧。不过这亭子建起来的时间,断然不会是明代。后查资料,亦是叶天赐在乾隆年间所为。松谷亭的边上是文昌阁,最初兴建也是在叶天赐手上。后来到民国年间,由叶峙亭首倡重修。如今文昌阁已然改为蓝田乡贤文化中心,我本欲入内一瞧端倪,奈何却是铁将军把门。后人仅从村口牌坊、路亭、阁楼三座古建,就能想象当年叶天赐财力之雄厚啊!
越松谷亭而过,水泥路的左手边是溪头中心学校。莫瞧蓝田只是一个行政村,溪头镇的中心学校也在蓝田。这个学校瞧着应该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覆盖的,硬件设施上,丝毫不亚于城市里的学校。水泥路的右手边,有一大片的荷花。荷花池子中央有一条石板路,将整个池塘一分为二,若有翩翩女子从桥上而过,不知道是荷花更美,还是姑娘更俏?这个荷花池应当就是蓝田村的水口,堤上植树,景色颇为怡人。
与大多数村落一样,蓝田也画了村子历史上那些有名的景致,《歙县志》就记载有蓝田十四景。这些画,应该是村里的耆老所绘,雅致得紧。但令我最为激动的,则是每幅画都配有一首古体诗,这些诗竟然都是我同村的张艳红所写。而蓝田最让我心生羡慕的,则是在入村处的操场坦上,有一处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走了徽州这么多的村子,这个电影固定放映点,尚为首次见闻。虽然我不知道,现在这电影是否还会如期播放,但起码这里也曾经是有过如此美好的记忆,足矣。
复往前行,走不了几步,就看到了蓝田小学。这个学校始建于宣统元年,前身是上文提到过的叶峙亭所建正谊小学堂,初建之时,叶峙亭自任学堂校长。到民国年间,先后更名为县立第一国民学校、县立第一初级小学校。抗战时期,改为歙县大野乡蓝田保国民小学,解放后定名歙县蓝田小学。蓝田村中走出去的佼佼者叶元龙、叶以群幼年时便曾在此就读。此校解放前曾有一位代课老师,名叫杜维佑,此君实为我党地下工作者。后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歙县首任人民政府的县长。蓝田小学有着如此光辉的历史,足以申报文物保护单位。隔着铁门,只能瞧见学堂的一角,那浓郁的民国建筑风格,依旧保存完整。
在徽州村落间走得多了,古井横亘在路中央的,并不少见。但蓝田这口古井可不一般,井沿上写着“郡主汤沐所”,看字就知其意,这口井是当年郡主沐浴所用。那是哪位郡主居然在蓝田停留呢?原来按照蓝田叶氏族谱所记载,其先祖叶孟公,在南梁为官,娶妻萧氏,乃梁朝皇亲,后人尊萧氏夫人为“王姬叶母”,就是井沿所写的这位郡主。如今的蓝田人,重修了王姬叶母墓,碑文显示实为叶孟夫妇的合墓。也有管这位郡主叫孟婆的,不过此孟婆可不是整天在奈何桥边给人喝汤的那位。
经历过咸同兵燹、民国风云激荡,以及那特殊十年,还有改开的巨大冲击,大多数徽州的村落,已经没有多少老宅。能谓之“建筑群”的,已经是少之又少。而我观蓝田村,足以谓之“群”!并且这个群,还是分作好几处的。穿梭村子间,我原本只是想去找找叶元龙、叶峙亭、叶以群的故居,若有机缘,能见到叶天赐、叶天士的故居则是意外的惊喜。没想到的是,村内屋舍俨然,虽多有新建之房,但古宅依旧森森林立,蔚然成群。诸叶先生之故居,仅从房屋外表看,都是保存完好的,只是老屋大门紧闭,未能入内。
叶者,开枝散叶。蓝田叶氏,枝繁叶茂,外迁者众多,可谓江南叶氏祖源地。族旺则人盛,蓝田叶氏多才俊,入志书者众。商贾先后有叶天赐、叶本立、叶峙亭等诸君,皆是叱咤风云的显赫人物。入仕者自始祖叶孟公肇始,代代皆有栋梁,在明代弘治朝便立有亚守第坊,纪念自北宋神宗朝状元叶祖洽以来的九位叶氏达官。更不消说,民国时期叶元龙、叶以群同族兄弟,各自声扬了叶氏的显赫。还有名医叶天士,画坛圣手叶瘦谷等亦声名远播,不胜枚举。叶氏之隆,诸君且自往村中,瞧一瞧溪头学校边上那一堵墙画上的历代先贤,定然会心生赞叹。
根据叶氏族谱记载,蓝田本名潺田,吴、杨二姓先居此地,叶氏兴盛后,以先祖曾任蓝田县令为由,改潺田为蓝田,并延续至今。我倒觉着,叶孟公娶皇亲萧氏郡主,可以说是娶到一个极好的显贵夫人。这事迹倒与杨伯雍蓝田种玉,得娶徐公女,颇有相似之处。或许蓝田之出处,就在蓝田种玉这个典故之中,不然缘何会有种玉里之名呢?而《歙县地名录》则记载,蓝田村东有蓝屏山,山下有良田,是名蓝田。这个个人觉得应该是反过来了,有蓝田之村名,方有蓝屏山之名,可能性更大一些吧。
自蓝田村中出来,特地往前走了小段路,专门拜谒了叶元龙先生夫妇合葬墓,凭吊这位在歙县现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叶氏先贤。掉头前往竦坑,途中还见着始建于1966年的红旗水库。这个水库的建成,改变了蓝田遇到干旱天,就会“蓝田搭溪头,水往沙里流。三日不落雨,挑死小丫头”的局面。那大片的良田,愈发生机盎然,也就愈能养育出更多的叶氏优秀儿郎。这才是堪比世外桃源的人杰地灵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