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情人:我伤害你,绑住你,都是因为爱你啊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
开始他就像你的白马王子、完美爱人,对你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各种桥段都像极了童话中的爱情。
你和周围的姐妹们都觉得,你仿佛是遇到了命定之人,你们在3秒的对眼之间发现了爱情,在短暂的相处中擦出了炽热火花,以为这个人可以相伴一生都不会腻。
但你会发现在他的爱里,逐渐喘不过气。
江歌案中,加害人陈世峰原本被认为是非常有异性缘的男生,但当刘鑫想要分手,他便露出了另一副面孔,威胁、哀求、情绪崩溃,直到把女孩杀害,举世震惊。
我们把这样的爱人叫做恐怖情人,甜蜜如斯,恐怖如斯。
跌入以爱为名,你们共同编织的网中,你动弹不得,直到窒息。
有时候爱一个人呢,会爱到癫狂
陈奕迅有一个病态三部曲,他在歌里演绎出了卑微、偏执、痴迷到扭曲的单恋者形象。他曾在演唱会上解释说:
“每个人都有些秘密。有时候爱一个人呢,是会爱到癫狂的。”
偷偷拿走女生用过的咖啡杯、废纸,照着她的笔迹给自己写信。只愿身处黑暗中,不断制造机会偶遇,却不敢现身,大胆表露心迹。
当然,谁都有上头的时候,但以下特定的人格特质,会特别容易滑向极端。
1)控制欲,无法接受挫折,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
“为什么不回我讯息?你要离开我了是不是?”
他的猜疑心非常重,会以关心的名义盘问你的行踪,甚至成为十足的跟踪狂,查看你的微信、朋友圈点赞对象、微博互关好友......甚至越过你,去问候(盘查)你的朋友。
2)自恋,对自我定位不清晰,希望一直是对方关注的焦点。
陈思诚自从和佟丽娅结婚起,就开始种种迷惑洗脑言论,说“出轨是男人本性”“女人要找一个好男人托付终身”。
回忆恋爱中的甜蜜事,居然举了给佟丽娅“烫烟疤”的例子,还说“挺有意思的”。
你以为他的好,是他在“维护自己的领地”,而一旦你想要尝试在这段关系拥有更多的自主性,他就会开始暴躁,佟丽娅在这段婚姻中,连剪短发都不被允许。
自恋的反面,其实是自卑。正是因为感受不到自我的重要性的人,自我往往才会异常膨胀。不管是自恋还是自卑,本质上都是无法认清自己。
3)高神经质,情绪像天气一样风云变幻。
心理学家提出了人格的五因素模型(简称大五人格),这五个因素包括: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性。每个人在这5个维度的高度都会有所不同[1]。
恐怖情人们,很有可能有高神经质性,这意味着,他的情绪会像云霄飞车一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波动剧烈,一天之内从晴空万里到狂风巨浪,又很快归于平静。
他也很可能是我们常听到的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BPD是最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在美国2015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平均患病率估计为1.6%,但可能高达5.9%[2]。
人是社交动物,需要重要他人的关注,BPD人群尤甚。由于先天或是家庭创伤,他们非常敏感、害怕被抛弃,甚至有时候那只是他们的想象。
如果他仅仅因为你迟到哪怕几分钟,或是短暂的离开,就暴躁无比,那是因为他感到极度的恐惧,无法忍受要被你抛弃,这是一种对他自我的否定。
八点档剧情: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不管是拥有很强的控制欲、自我中心,还是高神经质,听起来都是让人难以忍受的事情,为什么有的姑娘会一而再,再而三不愿意脱离“魔窟”呢?
1)“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戏剧化的人格,所谓的人格魅力,是他吸引你的原因。刚开始认识的时候,他像霸道总裁一样让你脸红心跳,欲罢不能,陷入八点档韩剧的套路中,对这段关系逐渐上瘾。
2)“我要拯救他。”需要关注的人,满足了你想要照顾他人的欲望。所谓的圣母心态,让你觉得被他依靠感觉很好,让你产生可以影响、改变他的错觉。
3)“好了伤疤忘了疼。”恐怖情人会伤害你,然后很快道歉。就像分手后,总是只记得前任的好,不记得分手时的撕心裂肺。
我们对一个人的认知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吗?非也。当你不舍得这段关系,就会从主观出发寻找他好的证据,逃避坏的证据。
毕竟,改变自己的想法,比改变事实本身容易多了。
好的爱情,让你喜欢自己
“我拼尽全力,不是为了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如果在亲密关系中,你开始觉得自己需要如此努力才能达到对方的要求,要拼命维持才可以让你觉得跟他在一起是安心的,那么这段关系实在是太不平等了。
就像买衣服的时候,永远不要妄想你将来瘦下来可以穿这条裙子,要买就买现在能穿出门的衣服。
你不用为了适应这段关系而减肥,而变美。就算是为了两个人的未来,动力也不应该是出于失去对方的恐惧。
所以如果遇到恐怖情人,不要迁就他,也不要纵容他,否则最终伤害的是你们两个人。
如果你们的感情很深厚,不愿意分开,请建议他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疗愈他内心的不安全感。
如果你在这段关系里很痛苦,请一定不用忍耐,及时远离恐怖情人。
不管是买衣服,还是谈恋爱,一段健康的、好的爱情,你现在的样子,就是最好的样子。
参考文献:
[1]彭聃龄. (2004). 普通心理学.
[2]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张道龙.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罗南希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