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小地理
2019年8月10日,海拔3700米
按照预约的时间,大家分头前往布达拉宫会合。布达拉宫前面临街的人行道上,满是前来转经的藏民。偶尔也有磕长头的信徒穿行其中,一位妙龄少女穿着红白相间的衣服,朝着布达拉宫一次又一次虔诚地匍匐在地面。
排队进入正门,沿石级而上。随着海拔的升高,大家又不约而同地出现了高反,走走停停,气喘吁吁地登上最高处的平台,再排队爬上粗大的木梯到达宫内,正式进入充满神秘感的游览历程。
藏语中的“布达拉”是梵语“普陀”的音译。布达拉宫座落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是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
据史书记载,吐蕃第33代赞普松赞干布迁都拉萨,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于公元631年在红山之上修建布达拉宫,当时修建的宫殿有999间,加上修行室共1000间,红山内外还建有围城三重。公元9世纪,随着吐蕃王朝解体,布达拉宫遭遇冷落,宫堡大部分毁于战火,加上雷击等自然灾害,规模日益缩小,一度作为大昭寺的分支机构。
公元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教合一地方政权,拉萨再度成为西藏政治、宗教、文化、经济中心。公元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决定重建布达拉宫。公元1648年基本建成以白宫为主题的建筑群,将行政办公地由哲蚌寺移至布达拉宫白宫,布达拉宫从此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居住和进行宗教活动、处理行政事务的重要场所。
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于公元1690年至1694年间扩建红宫,修建了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为主的红宫建筑群。十三世达赖喇嘛在位期间,又在白宫东侧顶层增减了东日光殿和山脚下的部分附属建筑。193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灵塔殿建于红宫西侧并与红宫结成统一整体。至此,布达拉宫重建和增扩工程全部完成,形成了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巨型宫堡。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整体为石木结构,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风格。屋檐下墙面装饰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宫墙内的山前部分叫作“雪城”,分布着原西藏政府噶厦的办事机构。宫墙内的山后部分称为“林卡”,以龙王潭为中心的园林是布达拉宫的后花园。布达拉宫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东部的白宫为达赖喇嘛居住的地方,中部的红宫为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
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是达赖喇嘛的冬宫。内有布达拉宫现存最古的建筑法王洞,洞内供着据传为松赞干布生前所造的他自己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人并列的塑像。最顶层是达赖寝宫“日光殿”,日光殿分东西两部分,西日光殿是原殿,东日光殿为后来仿造,两者布局相仿,分别是十三世和十四世达赖的寝宫和处理政务的地方,陈设均十分豪华,等级特别森严,只有高级僧俗官员才被允许进入。第四层是白宫最大的殿宇东大殿措钦厦,面积717平方米,内设达赖宝座,上悬同治帝书写的“振锡绥疆”匾额。
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外墙为红色,宫殿采用曼陀罗布局,内有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灵塔,各殿形制相同,但规模不等。最大的五世达赖灵塔殿藏林静吉殿高3层,由16根大方柱支撑,中央安放五世达赖灵塔,塔高14.85米,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用黄金包裹,共耗费黄金11万两,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两侧分别是十世和十二世达赖的灵塔。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西大殿是红宫中最大的殿堂,面积达725平方米,殿内悬挂乾隆帝亲书的“涌莲初地”匾额,下置达赖宝座。红宫西部是十三世达赖灵塔殿,建于1936年,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其规模可与五世达赖灵塔殿相媲美,殿内还供奉着一尊银造的十三世达赖像和一座用20万颗珍珠、珊瑚珠编成的法物“曼扎”。
穿过重重楼宇,尽览尊尊佛像,饱嗅浓烈香火,曾经的神秘变成惊奇。游客太多,每到一个殿堂,都有人催促不能久留,特别是法王洞所在位置太过窄小,只能匆匆看上一眼,就要迅速离去。人挨人、人拉人、人挤人,走出宫外,一个个已是腿脚发软。
大家围坐在宫外的石梯上,感叹红宫内没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灵塔。关于仓央嘉措1706年在押解途中是否真的死亡,一直被后人所争议。一说仓央嘉措在押解进京途中病逝于青海湖;一说在路上被政敌拉藏汗秘密杀害;一说被清帝囚禁于五台山抑郁而终;一说被好心的解差私自释放,他最后成为青海湖边的一个普通牧人,诗酒风流过完余生。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蒙古喇嘛阿旺多吉所著《仓央嘉措秘史》和密传《琵琶音》所载,仓央嘉措25岁时被请往内陆,行至东如措纳时,皇帝诏谕严厉,众人闻旨,惶恐已极,担心性命难保,无有良策以对,于是异口同声对仓央嘉措恳求道:“您已获自主,能现仙逝状或将形体隐去。若不如此,则我等势必被斩首。”求告再三,仓央嘉措无限悲伤,话别之后,朝东南方向而去……此后,经打箭炉至内陆峨眉山等地朝山拜佛,后又到前后藏、印度、尼泊尔、甘肃、五台山、青海、蒙古等地云游,讲经说法,广结善缘,创下无穷精妙业绩。1717年游历北京,半年后返回蒙古阿拉善旗,以此为驻地而活动于蒙古、青海一带,1746年圆寂,终年64岁。
看来,布达拉宫是如此充满柔情。站在宫顶部的平台上极目远眺,深蓝的天空、金色的的阳光、洁白的祥云将整个城市和远山紧紧环抱。
大家边讲边行,回到山底,突然发现转经道上,早上那位少女仍磕着长头,只是背上多了个二维码,身后还有一个人拿着手机在扫二维码,想必是借此方式做一个推广吧。但愿佛给予她更多福佑,让她的公众号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吧。
最后,送给大家两首仓央嘉措的诗,把美好的祝福送给每一个关注《经义工坊》的朋友——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那一世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
我飞升成仙
不为长生
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摄于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