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动物
第二单元 我和大自然
第七课 《可爱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
1. 课程标准、《青少年法治大纲》要求及解读
要求:《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品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亲近大自然,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
解读:
本课程是道德与法治课,除了增强小学生的法治意识之外,也要加强道德品质的教育,注重良好道德的塑造,良好道德品质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渗透的,不仅是对待人,对待动物也要体现出道德,低年级学生的行为多是根据自己身体的感受和自身利益决定的,因此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里帮助低年级学生养成爱护动植物,亲近大自然的好习惯。
2. 教材分析
《可爱的动物》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中的第三课,与前两课《风儿轻轻吹》和《花儿草儿真美丽》是并列关系,与该单元最后一课《大自然,谢谢您》是分总关系。本课内容由“我喜欢的动物”、“我和我的动物朋友”、“怎样才是真喜欢”、“别让自己受伤害”四个栏目构成。第一个栏目旨在唤起学生与动物的感情;第二个栏目定位于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第三个栏目旨在引导学生明辨哪些行为是爱护动物的表现,远离爱护动物的误区;第四个栏目定位于让学生了解人与动物相处时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与动物相处的适宜方法,可避免自己受到伤害。本课还通过绘本故事“动物老师”说明动物对人类的智慧启迪;另一个绘本故事“我和小蜻蜓”旨在导行,引导学生发现和动物相处过程中较为恰当的方法。
3.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如何在生活中爱护植物,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同学们对动物的爱护。就本课时内容的学习而言,对学生的分析如下: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对小动物有很高的同情心的阶段,喜欢亲近动物,正是引导学生对自然界有共生共存感的好时机。一年级学生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会使得他们愿意给动物喂食,喜欢用手去摸,由于极强的好奇心,为了探究,他们还可能做出给猫剪胡须、水淹蚂蚁等行为,自身可能意识不到这样做不利于动物的生长,甚至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潜在的危险。因此在引导学生爱护动物、愿意与动物亲近的同时,需要加强关于如何与动物相处的引导,以及对他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
学生容易受到课堂氛围的感染,由此产生用恰当的方法爱护动物的行为以及意愿,同时需要加强家校合作等途径加以巩固和强化,使学生真正养成爱护动物、与动物相处时学会自我保护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常见到的动物的特点,知道如何与动物相处,懂得爱护动物,尊重生命。
2.知道伤害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爱护野生动物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依法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3.养成爱护小动物的好习惯,并懂得保护动物的同时要爱护自己,避免受到动物的伤害,树立安全意识。
三、评价设计
1.让学生结合日常的生活经历,自主探究“动物的特点”。学生基本都能说出一些自己所熟知常见的动物的基本特点,根据学生列举出的动物及特点评价学生对动物的了解情况,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1的达成情况。
2.观看、分析《动物老师》绘本故事,观察绘本故事中列举的动物特点,初步了解动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养成爱护动物的基础情感,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1的达成情况。
3.展示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图片,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
4.展示野生动物的图片,让同学们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2的达成情况。
5.出示案例事件,让同学们意识到和小动物一块玩耍的时候爱护自己,不让自己受伤。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3的达成情况。
四、教学方法
1.情景唤起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和经验出发,通过直观有趣的情景设置,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问题探究法:以问题(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每一阶段的学习都以问题带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体现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3.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课堂小实验、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的有机结合增强至观感。
4.合作探究法:分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突显,生生之间的思维得到融合、交叉、提炼和升华。同时培养合作的精神,感受合作的快乐。
5.例证归纳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和经验出发,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感悟,归纳出观点。
五、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情境设计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预计时间 |
(做游戏) 播放媒体图片,让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小狗、小猫、兔子、金鱼、老鹰等) (多媒体展示) 绘本故事《动物老师》前半部分 问题1:左边分别是什么动物? 问题2:右边是什么? 绘本故事《动物老师》后半部分 问题1: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课堂活动) 小组讨论每个人喜欢什么动物并说出原因 继续挑选小组回答 问题1:你还知道哪些刚才没有说过的动物? (播放视频) 播放五禽戏片段,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动作。 出示飞机、潜艇、雷达、荧光灯等仿生学的实例,感受到可以研究利用动物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工作的原理。 问题1:想一想,我们还有哪些动物老师? (出示大熊猫图片) 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 学习绘本故事,想一下小男孩和小蜻蜓相处过程中,有哪些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播放视频) 播放《在野生动物园擅自下车,被老虎咬伤》 问题1:你还知道哪些因与动物接触而受伤的事情? (创设情境) 万一和动物接触后受伤应该怎么办? |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与评价、启发以及归纳。 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与针对的评价和及时的启发、引导、点拨、归纳。 巡视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并有针对性挑选两组起来回答。 有喜欢的动物相同的同学可以起来补充答案说明其他理由。 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有针对性评价和及时的启发、引导、点拨、归纳。 针对问题提出疑问:它们有什么特点? 展示老师整理的图片。 针对学生的动作给予有针对性评价和及时的启发。 问题引导:想一想,我们还有哪些动物老师? 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有针对性评价和及时的启发、引导、点拨、归纳。 我国国宝大熊猫多次出访他国,成为友好的象征,深受各国朋友的喜爱。 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珍稀动物。 学生阅读绘本并交流。 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与评价、启发以及归纳。 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与评价、启发以及归纳。 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与评价、启发以及归纳。 |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问题。 评价教学目标1的达成情况。 知道左边每个图片是什么动物,右边的每个图片是什么 明确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在小动物的身上学到了很多。 评价教学目标1的达成情况。 小组合作完成回答分享 展示成果:1、小动物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2、要好好对待小动物,不可以随便虐待。 学生踊跃发言 展示成果:认识其他生活中不常见的动物。 学生积极模仿 主动展示。 各抒己见。 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评价教学目标1的达成情况。 小组合作认识珍稀动物,了解濒危灭绝的动物,加强学生的保护意识。 评价教学目标2的达成情况。 踊跃发言。 踊跃发言。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评价教学目标3的达成情况。 |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结合绘本,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初步建立起爱护动物的意识 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指导学生爱护小动物,从而让学生明白小动物是我们生活里的朋友,产生保护它们的愿望。 让学生体会动物的习性,也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动物能给人类智慧上的启发,它们对我们的帮助可不小。 让学生热爱动物。 让学生懂得保护珍稀动物以防灭绝。 没直接用手抓小蜻蜓,给小蜻蜓的瓶盖上做了呼吸孔,放生小蜻蜓等,让学生懂得与动物相处时不要伤害它们,也不要让自己受伤害。 通过真实事例让同学们知道,在野生动物园要保护好自己。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不要伤害动物,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受到伤害。 |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3分钟 6分钟 3分钟 2分钟 3分钟 2分钟 4分钟 3分钟 |
六、达标检测
1.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一个动物朋友吧。
2. 请在正确的行为后边打√。
去动物园参观时,文明守序,不随意投食( )
随便抱起路上的流浪狗。( )
被动物咬能及时告诉大人,及时就医,必要时接种疫苗。( )
七、【本教学设计的主要亮点和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1.内容设计有层次。本节课的内容设计既有方法的指导,又有知识的拓展延伸,学生在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思维和能力得到了发展,在学习拓展知识的过程中又开阔了视野,既提高了能力又增长了知识,一举两得。
2.问题设计生活化。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所创设的情境以及所选的教学素材均力求引用实例,能链接上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又能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困惑。
3.活动设计趣味性。本节课精心设计了学生的活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互动氛围,在平等的交流的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
4.部分问题可能过于难,比如飞机潜艇等仿生学知识学生可能理解有点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联系生活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