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粘汤治疗手术后肠粘连
组成:生黄芪15克,皂刺15克,生苡仁30克,海藻15克,赤芍10克,丹参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炒菜菔子15克,蒲公英30克,槟榔10克,生大黄10克,黑木耳10克。
功能:通脏行气、活血化瘀、降浊利湿、缓急止痛。
主治:手术后肠粘连。适用于外科手术后,有屡发腹痛病史,疼痛多在进食后发生,阵发加重。伴不同程度腹胀,肠管充气,矢气和排便后可减轻,部分病人伴有呃逆,呕吐,大便秘结。腹部听诊肠鸣音亢进,舌质红、欠润,苔薄黄或浊腻,脉弦数、沉滑或沉涩。
用法:每日1剂,加冷水适量浸泡20分钟后始用武火煎开,然后用文火煎30分钟,如法煎3次,药液混合分早中晚3次服用。便秘者大黄后下,10~15剂为1疗程。
方解:手术后肠粘连,属祖国医学“肠结”范围,病机责之特异体质或为禀赋不足,因手术戕伤正气,气滞血瘀,湿渍浊聚,致肠络粘连,食积格阻,升降悖逆,脏气不通,传导失职。松粘汤根据病机立法,针对性选药,方中黄芪、皂刺、海藻、生苡仁化浊行湿、松解粘连;丹参、红花、赤芍活血化瘀、疏导肠络;莱菔子、槟榔沉降逐排胃肠滞气;生大黄、蒲公英清热解毒、除积通便。全方疏通气机,活血化瘀、宽肠缓急,故能祛腐除积、祛痰生新、解痉止痛、松解粘连。
加减运用:气虚加党参、黄芪各20克;血虚加当归、川芎各10克;病程日久血瘀加三七3克(冲服)、紫河车10克;阳虚加附片3~10克;大便干结加生地15克;腹胀加枳壳、厚朴各10克;呕吐呃逆加竹茹10克、代赭石30克;腹痛不止加白芍30克、甘草6克。如欲巩固疗效,症状消失后可按原方2倍剂量加三七20克、当归20克烘干研末过筛装胶囊,每次服3克,每日3次,远期疗效可靠。
名医介绍:王习培,男,1946年生,湖北来凤县人,现为来凤县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恩施自治州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恩施自治州中医药学会理事。
王氏1965年于恩施医专学习西医,毕业后受陈可冀、吴咸中等中西医结合专家启发与影响,遂专事岐黄,悉心致力于祖国医学的学习与钻研。王氏从事临床30余年,医风严谨,思辨审慎,长于创新。擅长治疗心脑血管、肝胆疾病及疑难杂症,强调病证结合,中西合参,根据中医病机及西医病理改变甄别分析,剖析疑似,并自拟方药,辨证论治,每收良效。
王氏认真总结临床经验,勤于著述,先后在《中医杂志》、《新中医》、《中国中医急症》、《江西中医》、《江苏中医》、《湖北中医杂志》等20余家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湖北省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参与编写医学专著二部。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1月23日第16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