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你才知道,直接“怼”论证!(2) 2015真题
距离2019年考研还有46天!
每天早6:30,一起打Call!
2015年联考写作真题(论证有效性分析)
有一段时间,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生产过剩现象。一些经济学家对此忧心忡忡,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这种建议看似有理,其实未必正确。
首先,我国部分行业出现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过剩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会化解。退一步说即使出现了真正的生产过剩,市场本身也会进行自动调节。
其次,经济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产品的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平衡状态,因而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既然如此,那么生产过剩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因此如果让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那就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再说生产过剩总比生产不足好,如果政府的干预使生产过剩变成了生产不足,问题就会更大,因为生产过剩未必会造成浪费,反而会增加物资储备以应不时之需,而如果生产不足就势必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让人们重新去过缺衣少食的日子,那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之我们应该合理定位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应管好民生问题,至于生产不足或生产过剩,应该让市场自动调节,政府不必干预。
主要逻辑缺陷:
1、 “生产过剩”作为核心概念,没有进行界定!
2、 核心概念多次、反复出现,注意概念的混淆。
3、 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会化解。过于绝对化。
4、 即使上述判断准确,在没有明确生产过剩概念的情况下,也推不出生产过剩只是一种假象。
5、 即使如上文作者所说“市场本身也会进行自动调节”,也推不出不需政府干预,可能要两者结合。
6、 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推不出“生产过剩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7、 生产过剩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此处混淆“概念”与“规律”的概念。
8、 生产过剩总比生产不足好、让人们重新去过缺衣少食的日子等,假设与现实不符。
9、即使存在上述所说的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可能,政府可以预先发现,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与中心论点相互矛盾。。
一段似是而非的论证
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论证,试图得出“政府不必干涉生产过剩”的中心论点,看似合理,实则存在不少论证的逻辑漏洞,具体问题如下:
首先,原材料指出我国部分行业出现的“生活过剩”并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显然犯了不界定概念和模糊定义的逻辑错误。材料的核心论点是“政府不必干预生产过剩”,全文却对核心概念不做界定,故此后开展的论证也无法有力推出结论。
其次,原材料指出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会化解。原材料在论证过程中,片面夸大了市场调节的作用,生产过剩的消化还需要政府干预、消费者消费力等其它因素的作用,故原材料犯了忽略它因的逻辑错误。同时,即使市场本身有消化过剩的能力,也无法推出政府无需干预调节的结论。
第三,原材料指出生产过剩是经济运行的规律,进而得出如政府干预就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是犯了极化思维的逻辑错误。原材料否定了政府也可以在尊重经济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相关有效措施进行干预的可能。如此论证,无法有效推出结论。
第四,原材料错误地认为“生产过剩”比“生产不足”好,同时指出后者会造成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属于政府管辖的内容,与此处所讲的政府不干预生产不足的观点,前后矛盾。故原材料如此论证无法推出中心论点。
由此可见,原材料在论证过程中,模糊了“生产过剩”核心概念,整个论证过程中存在多处逻辑错误,是一篇值得商榷的论证。
“
我们坚信“逻辑改变生活,理性铸造梦想”的初心;
我们秉持“公益知识传播,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