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人活在世上首先要立得起来,然后是行得通。这样才能有事功,有业绩。这可说是人类的共同心理。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恐怕首先要有相当明智的头脑。人的头脑明智与否,决定他的一切行为的质量。明智的头脑导出高明的行为,愚蠢的头脑引出昏庸的行为。但头脑是否明智,不是只由自己一人来衡量的,这本身也是一个明智与否的问题。总以为自己明智的人,实际上是最不明智的。如老子所说的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都是自以为高明的人,其实他一点也不高明。而唐玄宗则进一步发挥说,露才扬己也是一种愚蠢的行为。自以为自己高明的人,总以为自己的才能超出众人,所以忍不住要表现自己的才能。这就是所谓的露才扬己。但在中国这种社会里,露才扬己,往往是被众人所忌恨,所以成为怨府,即受人怨恨的源头。在这种环境下,人们便不得不以谦虚礼让为美德。然而谦虚礼让又走向它的反面,而成为虚伪。

明太祖注:跂跨者,亦比也。且跂短足之人,不足不能立也,跨乃跃也,又跳也,又如跨骑未达鞍也。如此者,皆不行而不立,由人所好者孰焉。其四“自”字之说,有何难见也?不过使人毋得张声势耳。我尽作为,以惟取自然而已。

明的问题,到了宋徽宗那里变成了人性的问题。把吱而欲立跨而欲行之类的愚行说成违性之常。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启示:聪明的行为都是符合人性的,反之,愚蠢的行为则是违反人性的。这应该说是一个真理。自见自是,也是愚蠢的行为,它对一个来说,似乎是无可争议的,但在人类整体来说,则是偏狭的,所以也是违反人类本性的。明太祖理解老子所说的四个“自”字,是要人不张声势,而只取自然。张声势就是自大自狂的样子。只取自然,就是顺从人性与事物的自然规律。清世祖说立欲增高,则反害其立。这是说事情做得过分,则有相反的效果。立要稳,所以不要跂足,不能追求高。行要稳,所以不要跨步,欲速则不达。

其于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自见、自伐、自矜、自是等等行为,既不符合人的本性,又不符合道的精神,所以称之为多余累赘。有道之人,是要按照道的精神与人的本性来生活的,所以他们对此种行为嗤之以鼻。

明太祖注:余食赘形,亦夸也。尔既自夸,人谁不笑,所以君子不取,为此也。

道的本质是无形无象,不表现自己,人也要学习这一点。所以说泰色淫志与道不合。夸张是为了让人们注意自己,泰色淫志就是夸张的一种,都是人的本来面目,而是造作出来的假象,故为人所不齿。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与夸张及泰色淫志,人们所以这样做,无非是为了在与别人的竞争中取得更为有利的气势。但因为它们都不是事物的真相,所以虽然可暂时起到一点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增强竞争的份量。故不值得为了费神费力。

(0)

相关推荐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道经·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苏辙:人未有不能立且行者也,苟以立为未足而加之以跂,以行为未足而加之以跨,未有不丧失其行立者.彼其自见.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老子>四章》2

    第二十四章 [内容分析]本段重在"修身".为了显得高就踮起脚跟,这样立不久:为了走得快就迈大步前进,这样走不远.所以,急于表现.贪功冒进是没有好结果的.接着,作者指出"自 ...

  • 老子为什么说“余食赘行,令人厌恶。”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cháng).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第二十四章) ①企:踮起脚跟 ...

  • 26、反其道而行之的种种表现——走进《老子》

    26.反其道而行之的种种表现--走进<老子>        在第二十二章老子正面指出"曲则全"的思想,体现在"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 ...

  •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一部分: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企是指把脚尖踮起来,但是这样是难以长久立足的,即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皇帝就是占据了大宝之位的人,天下只能有此一人.但谁是此唯一的一人,则由天命决定.此即唐玄宗所说的"历数在躬"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老子的重与静,由唐玄宗发展为权重与心静,而且是皇帝的权重与心静.这是唐玄宗对老子思想的一个运用.权集中于一人之手,这就是权重.心不求物欲之欢,这就是心静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老子所说的道本来不是物,但要谈说它,就不能不在语言中把它称作一个物,这就使得非物的道在人们的意识中成了一种物.除了根本不说它,只要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委曲从顺,不与物忤,则可以全身,这是可能的,但在这种全身的同时,其人心中恐怕会有不小的压抑感.因为你从顺于别人,是在委曲自己的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道是老子提出来的玄妙抽象的概念,老子本人就说道是不可言说的,可后人仍要费尽心机来说明道的内涵.老子为了让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雄代表事物的刚强,雌则代表事物的柔弱.人们都知刚强的好处,而不知柔弱的好处.老子的哲学,就是强调柔弱好处的学说.唐玄宗的解释则有他独特的见解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说要绝圣人言教之迹,恐怕很难做到.因为老子的书也好,唐玄宗自己的注释也好,不都是所谓圣人的言教吗?不进行言教,而使民众自化,在现实社会中,恐怕也只能是幻想.不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六章

    致虚极章,致虚极,守静笃. 虚极妙本,是唐玄宗对老子的道的形容.他说是人都天生禀受了这个虚极妙本,这一说法,显然又是大乘佛教所谓人皆有佛性的改头换面.虚极妙本好象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力量,所以唐玄宗说人在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道不可名,不可见,得道的人,即善为士者,同时也就具备了道的这种特性.所以说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可以这样说,道有多么奇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