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人会隔代亲?你明白以后才会稍微成熟

你以为我们读的是《红楼梦》吗?不,我们读的都是自己的人生。

——端木持易


上卷 第三十八回 第三节:

【原文】

贾母一时不吃了,大家方散,都洗了手,也有看花的,也有弄水看鱼的,游玩了一回.王夫人因回贾母说:“这里风大,才又吃了螃蟹,老太太还是回房去歇歇罢了.若高兴,明日再来逛逛。”贾母听了,笑道:“正是呢.我怕你们高兴,我走了又怕扫了你们的兴.既这么说,咱们就都去罢。”回头又嘱咐湘云:“别让你宝哥哥林姐姐多吃了。”湘云答应着.又嘱咐湘云宝钗二人说:“你两个也别多吃.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肚子疼."二人忙应着送出园外,仍旧回来,令将残席收拾了另摆.宝玉道:“也不用摆,咱们且作诗.把那大团圆桌就放在当中,酒菜都放着.也不必拘定坐位,有爱吃的大家去吃,散坐岂不便宜。”宝钗道:“这话极是。”湘云道:“虽如此说,还有别人。”因又命另摆一桌,拣了热螃蟹来,请袭人,紫鹃,司棋,待书,入画,莺儿,翠墨等一处共坐.山坡桂树底下铺下两条花毡,命答应的婆子并小丫头等也都坐了,只管随意吃喝,等使唤再来.

【端木持易见解】

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怕被人抛弃;没有什么惩罚是比抛弃更严厉的了。小孩子不听话,你打他骂他,他都不怕,你要说不要他了,他就会很害怕了。

人老了以后,最怕的是遭人嫌弃,遭人讨厌。人老了,就想和子女或者孙子孙女们在一起,可又担心人家不喜欢,不高兴。

小的时候是没能力,老的时候是没用,所以总是担惊受怕的,看别人脸色生活。这是做人的悲处。

贾母虽然是整个荣宁二府最尊贵的人,但实际上,他也不想成为别人眼中讨厌的对象。特别是年轻人,孙子孙女们怎么看她,是不是喜欢她,她最在乎。老年人喜欢和小孩子在一起,大约是同病相怜的,大约是最能彼此理解的。小孩不会嫌弃老年人,老年人不愿意抛弃小孩。他们实际上都是弱者,都是需要温暖的人。所以,他们常常能彼此照顾,彼此给予温暖。

你看黛玉、湘云、迎春、探春、惜春,不是没人要,就是没父母了,都是贾母养着,照顾着,心疼着她们,给她们最大的程度的关爱。这固然是贾母的慈爱,也可以看出贾母的孤独和可怜来。没有这些孩子们,谁又来温暖她那孤老苍凉的心呢?

你看她,高高在上,竟然也有怕的。怕什么呢?“我怕你们高兴,我走了又怕扫了你们的兴”。实际上这是正话反说,毕竟不能直接说,自己要讨孩子们高兴吧?大人的脸面还是要顾及的嘛,对不对?但实际上,她是怕孩子们不高兴,又怕自己走了,大家散了场,扫了孩子们的兴。所以,她宁愿累点,风那么大,她也没走。多好的婆婆啊!

玩了这么久,她真的累了,年纪大了嘛,如今王夫人“贴心”,替她把话说了,她就乘势退下,也是不得已。但临走还不忘交代湘云,莫让宝玉黛玉吃多了,也关照嘱咐湘云宝钗,“也别多吃”,“吃多了肚子疼。婆婆妈妈,常用来形容人啰嗦,但诸位朋友们,婆婆和妈妈,不正是最疼你们的人嘛?她们的“啰嗦”,不正是最爱你们的行为吗?

你们啊,不长大,未成熟,哪能理解这一点儿呢?

正因为有贾母这样的婆婆照顾,贾府里长大的宝玉和姐妹,甚至丫头们,才能有这么高的才情,这么好的品性。比如你看宝玉,他热爱自由,不喜欢“拘定”;你看湘云,她不仅想着赵姨娘和周姨娘,还想着鸳鸯琥珀平儿等;她并不自私,心里“还有别人。”“因又命另摆一桌,拣了热螃蟹来,请袭人,紫鹃,司棋,待书,入画,莺儿,翠墨等一处共坐.山坡桂树底下铺下两条花毡,命答应的婆子并小丫头等也都坐了,只管随意吃喝”。你们看,宝玉和湘云都是具有民主和平等思想的。这正是贾母平等对待她们,在她们心中形成的,并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也不会觉得别人低人一等。若是没有贾母的平等以待,她们又是否能形成这种觉悟和品格,那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是故,作者最常感怀的人,恐怕正是贾母了。她的爱,虽有表面的权威,骨子里却是最醇厚,最慈祥,最宽仁,最平等,最自由的婆婆之爱了。

这个老人,经过风雨,经过生死,经过冷暖,但她仍是温暖的,有温度的,这大约也是贾母落水未死,福寿双全的原因吧!

谨以此怀念所有如她一般的故人,愿我们能向贾母学习,“人生易老,人情莫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