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上-人生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不是时间管理的书箱,尽管书中的内容也包括任务管理等与常见“时间管理技巧”相关的内容,但是本书主张时间不可管理、一切都靠积累。
本书主张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也只有这样,时间才是朋友,否则,它就是你的敌人。
很多"时间管理技巧”并非无用,但往往由于使用者心智能力低下,甚至尚末开启心智,致使那些技巧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甚至既不治标,也不治本。
由于书中涵盖内容较多,本次分享计划分上、下两部分,进行解读和分享。下文先着重分享《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上半部分感悟,其书中的一些经典思想提炼入下,期望能够对你有所启示:
1. 不知不觉时间就没了,时间耗散在那些琐碎的事上了,耗散在零碎的思绪上,而这些琐碎的事,琐碎的思绪对自己不会产生任何实际上的意义。
2.时间不可管理,总会一点点流逝,我们要管的是我们自己。
3.时间不够的恐慌,懒惰的勤奋,倾向于做一些走捷径的事,来为自己的效率找借口,而不是去反思。
4.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
5.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
6.因为不知道那些东西有什么用而决定学习的人。不知道学那些东西有什么用而不去学习的人,这种拒绝学习的判断渐渐融入了他的心智,就是以后有其它机会还会做出类似的选择。
7.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速成绝无可能。人们希望自己愿望马上得到满足,如赌博,酗酒,吸毒,贷款等。我们都有不足,我们都需要时间,我们没办法一蹴而就。
8.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要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
9.生活给我们什么我们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我们有时间,有精力,还有正常的智力,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总是会存在的。
10.人就是这样,装得久了,就装得像了,装得太像,太久,不管事实怎样,自己倒是先相信了。
11.没有人能做到完美,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时刻忍受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最终完成的事情也常常不完美。
12.我们害怕未知,害怕不确定的东西,我们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只是我们永远做不到。
13.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可以先把它记录下来,然后继续前行,被记录在案就获得了被重新审视的机会。不一定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由头,他们之间的一部分就突然有了答案。
14.只要你一直在前行,一直在积累,一直在成长,到有答案的那一刻,你已不在是当初无能为力的你。
15.对于现状的不满,急于摆脱现状,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陷入了的陷阱。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的策略,有什么用什么,有什么用什么。专注于做事而心无旁带,让自己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16.越是不满现状,越是急于摆脱现状,这种欲望会让人最终迷失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逆境造就成功,磨难令人成熟,纯属于胡说八道。显然在顺境中更容易成功,而且很多磨难根本没有必要。
17.做时间的朋友,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接受现实,在最后期限之前漂亮的完成
18.时常把自己的一些念头记下来,然后与这几条现实对照,看看它们是否与这些现实相符。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常常在不知不觉之间,被一些实际上完全不现实的念头所左右,这是正常的。
19.通过不时地记录、思考与反省,你会越来越善于甄别那些不现实的念头,进而摆脱它们的影响。这就是差别,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么不现实。
20.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呢? 因为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
21.有些任务是你所熟悉的,即以前曾经做过的。所以,你清楚地了解这个任务的每一个环节,知道应该如何拆解任务、应该怎样分配拆解出来的子任务、每一个子任务有多少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需要耗费多长时间。
22.然而,有些任务是你所陌生的,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必然会遭遇各种所谓的“意外”。其实它们根本不是意外,只不过是因为你对任务不熟悉,它们才成了“意外”。实际上,这些“意外”是任何完成这个任务的人都必然会经历的事情。
23.及时行动,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 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
24.直面困难,为什么有的人好像一直在忙,却总是拿不出成绩、做不出成效?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并不努力,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比较努力而已。无疑,他们的效率低下,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25. 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得到什么。也知道为什么要得到。却始终没弄明白怎样做才能得到。所以,当我们面对某项任务的时候,内容与原因都已经基本确定,需要思考的就剩下方法了。
26.当然,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地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
27.并行串行,读中学的时候,我们就在物理课上得知电路有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如“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在任务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类似的方式去思考。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提高效率”指的就是“原本只能串行完成的两个任务现在可以并行完成”。
28.我们也有必要给自己的大脑打造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最直接的办法是尽量将两个任务并行。例如,在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在写文章的时候听音乐,在等班车的时候看书等。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和笔写下来,把任务落到纸面上。
29.感知时间,基于过程的事件的时间日志记录可以调整你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任务的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此外相对准确的估算又使得目标基本上都可以达成,由此可以算是“战胜了焦虑”。
30.记录开销,准备一个本子和一支笔,随身携带。贵贱无谓,能用就行。正如理财时第一步是弄清楚自己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一样,感知时间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做了什么。
31.制定预算,每天制订时间预算,在开始一天的活动之前,花费15至30分钟仔细制订当天的时间预算绝对是特别值得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个列表,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配以时间和优先级。
32.计划,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越容易实现。长期目标、人生理想固然要有,但理想这东西往往太遥远,以至我们总是看不清楚。不过,看不清楚也没关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做的事情只是一步一步地走,把每一步都走好,走踏实。至于“千里"之外的终点,既然连看都看不清,就不用花时间去想了,因为想了也没用。
33.如果你对你的将来充满困惑,相信我,你并不孤独。然而、充满困惑并不意味着你要不知所措。雾里看花,谁都看不清楚,但我相信,只要不停地往前走,早晚可以走到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在那里,无论雾有多大,我们总是可以看到那些“花",因为距离已经足够近了。
34.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重要。如果想做事,当然要行动。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很多情况,如果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就是了。
35.列表,列表从来都是最有效的组织工具之一,它可以使你做事井井有条,减少对时间的浪费。
36.我从来都不相信“人人都能成功"之类的话,我顶多相信“其实人人原本都有可能成功"。我觉得,一个人最终成功的关键,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地计划过自己的成功,而是坚持。走向成功的过程就好比项目的起点是南极,而终点在北极,无论最初往哪走,只要中途不改变方向,早晚会到达终点。但是,如果中途改变过方向,就无法到达终点了,甚至可能返回起点。
37.流程,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38.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有些人做事仔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养成了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而另一些人,总感觉自己够聪明,却在实际工作中频繁出错,也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尚未养成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
39.预演,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预演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准备充分的人,常常会有出色的表现,最终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而这样的经验,会使他更加坚信提前准备的重要性。
40.验收,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最基本的验收机制是针对最终结果的,部分有经验的人因为在做事之前总是更关注步骤,并会按照需求将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子任务,并为每一个步设计相应的验收机制。
41.效率本质,你获得了更好的知识,能够更简洁有效的完成一些事情。学习是投资回报效率最高的行为,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我们再也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它瞬间就能根深蒂固,无法铲除。
42.阅读,突破了个人“体验"或者试错”的种种局限,“体验”往往只局囿于自己,"试错”也受限于自己的阅历,而通过阅读,我们却可以得知他人“体验”和“试错”的结果(即所谓的经验),进而获得跨越时间和空间,跨越种族和国度的信息。
43.阅读也使快速的经验积累成为可能,比如“对蛇(爬行动物)的恐惧”可能需要几百代才能通过基因遗传变成“天生的知识”,但有了文字之后,一代之间,人类就可能获得千百年来积累的知识。
44.人类也许是地球上最尴尬的物种:长期的进化使人类到达了今天这个高度,但是每个人在出生的那一刹那,居然与其他动物站在几乎同样的起点上,心智要从零开始进化。一个人在一生中,要用相当长的时间通过枯燥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来获得文字运用能力,有了文字能力才可以通过阅读拜托种种局限,获得更多知识。
45.自学能力,语文教育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用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文字记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将来通过共享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文字除了“文学”,还有更多其他的责任,如传进信息、积累经验、共享知识等,而且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后者可能更为重要。
《把时间当作朋友》作者从我们所面临的困境开始讲起,人人都会面临时间不够用的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慌乱,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一切都得靠积累。
我们需要及时的醒悟过来,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运用心智获得解放,充分运用自己过往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和经验,调整我们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方式。
现实是我们绕不开的问题,不管做什么事,工作、学习、投资等等,我们都不可能速成。我们需要学会交换,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生活给你什么,你就用什么,等你累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你想要的东西。
另外我们还要接受现实的不完美,否则事情很难完成。我们总会面临未知的事情,害怕不确定的东西,当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先把问题记下来,当我们累计成长到一定程度,说不定问题自然就有了答案。
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摆脱自己的现状,有时候,接受现状或许才是我们最好的策略,我们有什么用什么,会什么做什么,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时间还是现实人的朋友,不是现实人的敌人,时间不是故意要这么做,只不过事实就是如此。
做一项任务,一件事情,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学会估算时间,考虑执行过程的各种意外。接受任务之后,我们要立即行动,而不是一味的空想。困难总会有的,我们无法逃避,我们可以把任务拆分成一系列的步骤,分步完成,看看那些任务是串行的,那些任务是可以并行的,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
我们还可以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看看在每件事上所花费的时间,增加自己对时间的感知,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定制自己的时间预算,借助于列表清单等工作,让自己更好的做计划,并且执行到底。
另外,借助于流程,我们可以更好的让自己高效的运转,快速处理一些日常的重复工作。对于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学会预演,如同放电影一般的,先提前在自己脑海中演练,这样我们在实操时,才会更加从容。我们还要给自己设定一个验收机制,看看自己任务完成的质量,形成正向的反馈循环。
学习是投资回报效率的最高行为,当你习得了一项技能,在做相应的事情的时候,效率自然不一样。我们通过“体验”、“试错”、“观察”来进行学习,然而这些都具有的局限性,学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法就是阅读,阅读可以使我们快速得知他人的经验和积累,进而使我们的学习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跨越种族和国度。
同样,我们还要学会正确的思考,能够把知识整合到自己的思维和认知中。不管个体还是群体的经验,都会有局限性,我们要以科学态度来审视知识的局限性,让自己永远保持开放的形态,让自己有能力去自学自己所需要的任何知识。
以上就是《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上半部分的阅读与分享,期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我们会在另外一篇,对《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下半部分进行解读和分享,也期望能够给你带来更多不一样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