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人西川: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保持锐度,从心出发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着那些迟钝的根芽。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

伴随着这首艾略特的诗歌朗诵,《舍得智慧讲堂》对诗人西川的采访拉开了帷幕。访谈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理性、睿智的诗人,也看到了一个感性、创新的诗人。

——感恩80年代,感恩与诗的相遇——

出生于60年代的西川,正好在思想最旺盛的时期,赶上了80年代这样一个写诗的潮流。

对于西川而言,青春赶上了这么一个时代,有幸遇上各种各样的人,思想从封闭的状态变得开放,也因此发现世界是如此的浩瀚。

得益于这样自由的创作氛围,西川的诗歌充满了浪漫意味。于是,我们在西川的诗中读到了宽容,读出了开放,也感受到了浪漫的散文气息。

也正是这样宽松的创作背景,让西川绽放出了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才华。

在30多年的写诗长征中,西川出版了《虚构的家谱》、《大意如此》、《西川的诗》等诸多诗集,获得了《十月》文学奖、《上海文学》奖、现代汉诗奖等荣誉。

面对主持人的“(对于写诗而言),60岁是一个成熟期”的疑问,西川坦诚:“文学是不相信神童的,中国人认为写诗是青年人的事,但包括你的人生经验、包括你的文学经验,都应该介入到你的写作中。”

正是怀着这样的写作态度,西川的诗中充满了众生相,有无名无姓的小人物,也有神话色彩的妖怪、幽灵。

关于诗歌创作,西川还传递出了“抒情诗只是诗的一部分”的思想。具有开放头脑的西川在和主持人沟通时说道:如果认为抒情诗就是诗,会妨碍我们认识其他的诗,妨碍我们认识更成熟的文学作品。

——诗人对时代的观察,要保持锐度——

“诗歌是在反映我们的生活爱情,反映社会的同时,还要处理这个时代。”对于主持人的这句总结,西川还补充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作品要有历史纵深感,诗人更要时刻保持对作品的锐度。

西川透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敏感度会降低,无论是写作,还是从事创造性的劳动,保持一个敏度,保持能够发现问题、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且把能力转化成工作的一部分,保持必要的锐度。

对于“保持锐度”这件事,西川很自信地表明:我思想的锐度一直在保持。当读到另外一部作品时,两三行就能看出作品的好坏。

正是怀着这样的创作精神,写诗对于西川而言,不仅仅是“写诗”,还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过程,在创作的过程中去发现,还能给予自己智力上的回报。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30多年的写作经历,也让西川在舍和得之间进行了充分的衡量。对于“舍”和“得”,西川坦诚,自己没有那么高的境界,能够从容做到能舍又能得。

面对主持人的访问,西川依旧秉持着理性的态度对“舍得”进行分析:很多情况下,只想“得”而根本不想“舍”;有的时候根本就不想“舍”,但又不得不“舍”;有的时候根本不想“得”,也就无所谓“舍”不“舍”了。

在人生的不同的阶段,对“舍”和“得”的看法并不一样。

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西川现身举例:除了诗人这个身份,自己还翻译过《博尔赫斯谈话录》等五本书,同时还做过批评、做研究,时不时参与美术界的事。即使身兼数职,西川依旧保持着自身的节奏,虽然30多年的时间没有放弃写诗,但也从事了很多其他职业。

正如西川所说,“舍得”二字念出容易,做到却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在一时迷茫无措的时候,不如像西川一样,保持敬畏,从心出发,去寻找真正的答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