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的阅读课4】情满故乡
情满故乡
文/冰莲花
晨读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提炼出两个关键字,一个“早”,一个“悲”。
鸡鸣之声,朦胧的残月,桥上的薄霜上行人的脚印清晰可见,这些意象的呈现,都契合了题目里边的“早”字。
细微之处见功力,诗人的情感是相当细腻的。所以,他能够关注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且随手写进诗里。
山路两边槲树,落叶在风中旋舞着落下,驿站旁那些丛生的枳子白色的花朵,孤寂地开着。
诗人披挂远行的车马,踽踽独行驿路上,眼望着这一切,不禁悲从中来:昨晚上做梦,都梦到故乡了啊,梦到那池塘里边栖息着很多野鸭子,它们不停地游啊,游……一行清泪潸然而下。
“客行悲故乡”。行走他乡身为客,所见景物,没有不和故乡勾连的!眼前这异乡的鸡鸣,残月,薄霜,落叶,花开,没有一样不似一把刀,切开诗人尘封的记忆,沦陷在思乡的疼痛中。
家国情怀,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唐代杜甫的五言律诗《春望》,元朝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疼痛感。
杜甫在诗中给我们描摹了这样一些意象:草木丛生,花儿溅泪,鸟儿惊心,稀疏的几根白发,已无法用簪子固定。写景写物,没有一样不浸透伤感和悲戚。
诗人为何伤感悲戚?因为战争使国家破败,使百姓背井离乡。
写花溅泪,鸟惊心,实际上是诗人伤悲情绪的形象外化,白发稀疏,纯粹就是内心被折磨纠结过度的结果!切肤之痛,弥漫在字里行间。
马致远的小令,也是通过一组意象铺排:枯藤,老树,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流水,人家等等,营造了萧瑟秋风苍凉孤寂的意境,夕阳余晖里那个流落的游子,浓浓思乡的疼痛感,最后由“断肠”二字泄露。
对于故乡,游子除了疼痛感之外,也有思念时的甜蜜。
唐代诗人王湾也写过一首即景思乡的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
诗人云游在异乡的青山绿水间,站在船头,目光掠过水面,水光潋滟,波平浪静,好开阔!一时间豪情万丈,心生感慨:转眼离家已经很久很久了,太阳一次次从残夜里东升,新春一次次变成旧年,哦,远在家乡的父亲母亲是否安好?兄弟姐妹的日子过得是否安适?门前的那山也如眼前的山这般青幽么?屋后的那条小河也如眼前的这般安静地流淌么?
此刻,一只鸿雁鸣叫着飞过头顶,诗人眼望鸿雁,心中默念,鸟儿呀,托你捎一封家书给亲人们吧,收信的地方,就是我日思夜想的故乡洛阳。诗人这样想着,甜蜜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无独有偶。另一位唐朝诗人李商隐写下七言绝句《夜雨寄北》,以寄托思乡情。
他在异乡的夜雨里,想着与妻子团聚,共同坐于西窗下剪烛聊天,聊自己在巴山夜雨时思念妻子的情形。短短四句,时间,空间穿越交错,极大地延展了思念情愁团聚欢乐的情感空间。
两位诗人同样的想起故乡,甜蜜在心,同样的由实到虚的写法。唯一区别是王湾的情感延展开阔,李商隐的情感延展纵深。
有人说,出门在外的游子,就像一只风筝,无论飞多高,飞多远,身上永远有一根线牵系着,这根线叫故乡。
提起故乡,怕是在外的游子,无人能够抵御那份汹涌的复杂情感,好在,我们有文字承载这份情感,使自己的灵魂有安放栖息之处。
教师一枚。致力于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探究。
文学爱好者一枚。以情怀,以热情,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