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渠今生 |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天下第一塘”芍陂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古老灌溉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是灌溉大国,也是灌溉古国,灌溉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自2014年以来,经由各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的推荐和国际评委会的评审,全球共有74处古代灌溉工程被收录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其中我国17处灌溉工程被成功收录。每一处灌溉工程遗产都是活生生的实证,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科学与技术精神呈现出来,为当今和未来的人们生动地再现出曾经的历史。中国水科院专题推出“百年长河 古渠今生”,分期讲述目前我国17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保护,让历史文化在流水潺潺的水渠中、在生机勃勃的田野中得到永恒。
芍陂
2015年10月12日,在法国蒙特利埃(Montpellier)召开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第66届执行理事会上,始建于公元前601-前593年之间的芍陂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芍陂位于安徽省寿县南三十公里处,经历了2600余年历代王朝的兴衰,至今仍灌溉着67万余亩的土地,是我国留存至今最古老的蓄水工程,比著名的都江堰和郑国渠还要早三百多年。
安丰塘雪景
公元前6世纪,楚国令尹孙叔敖,利用这里的低洼地势,筑堤蓄水,发展灌溉。在2600多年的历史中,芍陂的面积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据考证,芍陂初建时面积很大;以后随着区域人口增加对土地的需求,芍陂湖区不断被围垦成田,6世纪时,蓄水面积已减少大半;16世纪围垦严重,16世纪末芍陂面积已萎缩至40多平方公里;清代又经围垦,现在芍陂蓄水面积为34平方公里。在这一过程中芍陂的堤防则不断加高、控制工程不断完善、运行管理也越来越精细,通过调控能力的增强,实现灌溉效益的最大化。1958年之后芍陂被纳入淠史杭灌区,灌溉供水保证率进一步提高。
芍陂灌区
芍陂灌溉工程体系主要由蓄水工程、灌溉水门、灌排渠系及防洪工程组成,仍基本保留19世纪时的工程型式和格局。
芍陂蓄水面积34平方公里,北、东、西三面环堤,总长26公里,最大蓄水量9070万立方米。历史上芍陂的水源,一部分为南面大别山发源的众多山溪水,称“山源河”;一部分则是引淠河水,称“淠源河”。纳入淠史杭灌区之后,淠河之水通过淠东干渠进入芍陂,成为其主要水源。芍陂塘底高程26~27.5米,堤顶高程30.5~31米,灌区农田高程在22.5~26米,基本为自留灌溉。
芍陂通过塘堤上的21座水门节制水位并向灌渠配水。历史上芍陂的水门数量和位置不断变化。初建时芍陂的水门只有5座;6世纪后增至36座;到18世纪则改为28座;1949年后在清代基础上整合为21座。
芍陂塘堤
芍陂是国家政府主持修建的大型公共工程,工程和灌溉管理则由政府和民间共同参与。历代政府均负责组织陂塘、水门和骨干渠道的修建和维护,制定规章。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期,在这里设立了专门管理芍陂的陂官。20世纪50年代,芍陂堤旁考古挖掘出东汉都水官铁权,见证了当时国家政府行使芍陂管理的权威。著名的水利家王景治理芍陂,制定了岁修制度,并立碑公告。灌区农民则组织管理基层灌溉用水秩序。现在芍陂的管理仍是官方和民间相结合的方式,安丰塘分局作为政府机构,负责芍陂及干支渠工程维护管理,支渠以下各级渠道及用水分配,则由受益村镇农民管理。
2600年前芍陂的兴建成就了楚国的霸业。2600年后的今天,芍陂灌区仍有13个乡镇、114个村落、60万人受益。
芍陂灌溉工程
芍陂视频
10:42
03:30 / 03:30
供稿: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秘书处、水利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