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年的黄河铁牛重见天日,为啥捞出后露天摆放不保护?专家:很难
大家知道黄河铁牛是什么吗?因为时代有点久远了,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是在黄河放养的牛,其实不对,黄河铁牛是我国出土的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物。在1989年考古队友从黄河中打捞出来的一尊铁牛像,它保存的完好无损,重达70余吨,是我国目前重量最重、历史最悠久的铁质文物。但是它不像其他文物那样摆放在博物馆,而是就放在露天河岸上,至于原因,专家也想不出个好办法。
据资料记载,黄河铁牛是唐玄宗时期的产物,是黄河两岸的居民专门用来固定蒲津铁锁桥的桥索。原因是当时唐朝处于盛世,蒲州一带的社会经济发达,蒲州城成为全国六大名城之一,各国各地的商人使者来来往往,有些重要交通要道上的竹索连舟桥已经处于报废状态了,于是唐玄宗下令重建新桥,在大臣们的千方百计之下择优选取了建造铁索桥的方案,再铸造四尊铁牛作桥索。
后来元末因战乱,蒲津桥已被烧毁,但是铁牛仍在。明代皇帝深知蒲津关是与中原贸易的重要关口,于是重新建造蒲津铁牛桥,存在了几百年。到了清代,黄河西边水位逐年上涨,蒲津桥多年没有维修荒废了,黄河两岸的铁牛慢慢就陷入黄河的泥沙之中。
至于怎么知道黄河两岸藏有铁牛,是因为考古学家有幸看到此文献记载,然后大胆猜测大胆勘探,果不其然在黄河岸上挖掘出四尊铁牛,还有铁人四个、铁山两座、一组七星铁柱等文物。
黄河铁牛是世界瑰宝,1200年后得已重见天日,但它的保护工作非常艰难,考古界对铁质文物的保护至今还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专家们对保护铁牛的实际措施的困难程度超过预想:如何把铁牛完好无损的提升移走、怎么做铁牛底架、如何防锈除锈等问题,都没有想出解决的方法。
现今,人们对黄河铁牛的保护工作只能选个折中的办法,便是就地提升和露天陈列。一则能对铁牛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二则能直接供人观赏。
据悉,唐玄宗下令把铁像做成牛的形象,是因为牛在古代农耕社会中占据极高的地位,而且还在五行学说中,牛属土,所谓水来土掩,其寓意便是震慑黄河水灾。虽然它是一种迷信说法,但也不能掩盖它的功绩,启迪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