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电子游戏成为治疗多动症的处方,小心孩子实际上可能被误诊!
网络游戏从其诞生开始,关于它的争议就从未停止。而且,由于学生群体沉迷游戏、荒废学业、挥霍金钱的事件总是层出不穷,对网络游戏的评论多半是负面的。
绝大部分60后、70后父母不玩游戏,也因此将网络游戏视为有害孩子心身的“洪水猛兽”。80后、90后父母中不少人自己也玩游戏,但一般也认为自己的孩子玩得越少越好。
国内曾有“教育专家”陶宏开大力抨击网络游戏,将其比喻为“电子海洛因”,在国内宣扬自己的教育方法,备受追捧;杨永信曾长期借精神科诊疗之名,利用电击、电休克对沉迷游戏的青少年施加酷刑,他们都是抓住了广大父母对网络游戏的憎恶。
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娱乐需求不断提升,各类网络游戏的开发和流行似乎是难以阻挡的潮流。难道,网络游戏真的只是商家们赚钱的工具,对人类社会有弊无利、一无是处吗?
并非!网络游戏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我曾经结合精神心理临床干预的经验介绍过,有智慧的父母可以通过玩游戏来引导孩子培养规则意识、自律能力和底线思维。(相关的引导方法可点击:掌握这几个方法,不再担心孩子寒假沉迷游戏)在临床心理干预中,我也会利用青少年患者对于游戏的兴趣和兴奋感来强化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奋斗动力。
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还发现,只要使用得当,网络游戏可以成为加快精神心理障碍康复的“有益药方”。
6月15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一款名为 EndeavorRx 的游戏作为临床“处方药”,主要用于 8 至 12 岁患有儿童多动症(ADHD)的孩子们。
在这款游戏中,患者作为玩家控制着一艘飞艇在轨道上快速行进,一边需要灵活地躲开路上的障碍物,一边要尽量吃到路上的“光环”获得加分。这有点类似于“神庙逃脱”“跑跑卡丁车”等手机热门游戏。
EndeavorRx 的玩法介绍 图源:Akili Interactive 公司官网
但与普通游戏不同的是,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游戏系统会根据玩家的表现调整难度,并最终分析出玩家的具体认知缺陷,提供有临床意义的参考信息。其推荐的治疗周期为一个月,每周玩5天,每天半个小时。
(阅读相关文章可点击:创造历史,FDA 批准首款游戏“处方药”)
可以说,这一款“处方药”网络游戏的意义重大。
如果临床中能加强管理,合理利用,不断完善,令其加快康复的效果越来越突出,这将有利于纠正大众对网络游戏过分偏激、负面的看法。更能令广大父母加强自我反省,而不是把责任都归咎于游戏身上。
但从精神心理障碍的疾病本质和临床诊疗角度来看,“游戏治病”这条路到底能走多长、走多远?个人认为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从目前的前沿报道来看,这款游戏仅能用于8至12岁的儿童多动症患者,诊疗对象非常有限。治疗有没有副作用?该如何应对副作用?目前尚未可知,EndeavorRx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而且,该“游戏处方”与精神科药物一样,主要针对多动症的症状进行矫正,恐怕未能触及多动症的根源。
多动症在临床专业上被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于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心理疾病。目前,其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普遍认为由遗传因素、大脑异常、社会环境、家庭养育方式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精神科临床中,治疗多动症(ADHD)主要从大脑皮层发育迟缓、兴奋度不够的角度出发,使用利他林、托莫西汀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目的是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从而增强患者控制行为、注意力的能力。
从整体来看,该药物治疗方案是有一定效果的。但从个体来看,很多患者服药后疗效并不理想,有一部分患者甚至对药物形成依赖。
在临床中,我们晴日心身医疗对多动症的诊疗涉足较少。但在日常接诊中,我们也遇到过一些被其它医生诊断为“多动症”的青少年。我通过与患者本人、家属深入沟通发现,有部分所谓的“多动症患者”其实并不符合诊断,诊断存在争议,甚至不排除有误诊之嫌。
比如,我们发现部分的“多动症”其实是典型的学习障碍。
有些孩子在学习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作业拖拉,坐不住,小动作很多,尤其是面对不喜欢的科目时,“多动”的症状尤其突出。但他们从事感兴趣的事情时,往往可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沉迷其中不亦乐乎。
我们曾接诊过一位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初中孩子,他在学习大部分科目时难以集中注意力。但他英语科目学得比较好,完成英语作业时就比较高效。而且,他非常爱玩乐高,如果时间允许,他可以一个人拼搭2、3个小时,按照自己的设想完成奇妙的作品。(点击回看:【面诊手记】有多少“多动症”和“自闭症”是误诊?)
很显然,他的这些表现并不符合典型的多动症的诊断,更确切的诊断应为学习障碍。
还有,我有一个校友的儿子正在攻读研究生,完成课题研究的压力很大,他非常焦虑、烦躁,但又不得不去做。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他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到三甲医院精神科就诊时,他被诊断为成年多动症,医生开了一些治疗多动症的药物。
后来,校友找到了我,想听听更多的专业意见。我认真了解了这孩子的病情后,我认为所谓的多动症很可能是误诊。
这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的主要原因是他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理性上知道要去做,但心理上难以完全接受,所以学不下去,效率极低。但对于阅读、写作、看歌剧等他喜欢的活动,这孩子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
显然,对于这种情况的“多动症”,无论是吃药还是“游戏处方”,都难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如果是只靠服用药物,患者发现自己吃药以后效率大大提升,达到了学习和工作上的目的,后续他们可能会过度依赖药物,每当注意力不集中时就想服用药物。
已经有很多报道揭露,不少在美国华尔街的从事投资银行业的人士流行服用利他林,从而令自己能胜任高强度、高压力、长时间的工作任务。
在国内,也有媒体报道每当中考、高考前,一些家长会想尽办法弄到一些利他林给孩子服用,希望提高孩子的学习注意力,考取高分,并将这种药成为“聪明药”。这种方法不但没用,而且可能贻害无穷,对孩子的一生造成负面影响。
去年,就曾发生过一则吃“聪明药”上瘾的例子。高三学生田静因学习状态不佳,母亲为其购买了提升“智力”的药(实为利他林)。服药初期,田静上课的注意力有所集中,但没过多久,她便开始掉发、失眠、头痛、恶心,并最终上瘾了。
相关媒体报道截图
总而言之,无论是抑郁症、双相障碍,还是多动症、游戏障碍,大部分的精神心理障碍的临床诊疗都不能只靠药物、物理或行为治疗。
即使“游戏处方药”真的有效,父母们也要理性地看待,深入地看到精神心理障碍背后的本质。游戏不是洪水猛兽,但游戏也不是百益而无一害,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父母们学会科学引导,在家也能将网络游戏变成“处方药”,令孩子们玩出智慧、玩出逆商、玩出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