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牖穴

天牖穴(tiān yǒu xue)出自《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手少陽三焦經,别名:天听穴。天即天空,喻上為天,牖即窗戶,此穴在頸部上方,功善開竅,猶如門窗,故名天牖。上部為天。牖指戶,墻上通風采光的洞口,窗開旁曰牖,所以助明也。與天窗穴意同,有頭竅之意。此穴在頸,其位高,有天之象,位居頸旁,如宮室之旁窗,故喻名天牖,能開通耳目壅塞之氣。張志聰注:“牖,窗也,頭面之穴竅,如樓閣大牖,所以通氣者也。天听。天,天部也,阳气也。听,闻声也。天听名意指穴内上行天部的阳气卫强劲的风气。如天牖名解,本穴上行天部的阳气势强速快,如风之声响,故名天听。

【取穴位置】

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解剖位置】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有枕动脉的肌支,耳后动、静脉及颈后浅静脉;布有枕小神经本干,深层为副神经,颈神经。

【功能主治】

头晕,头痛,面肿,目昏,暴聋,项强。

【穴位配伍】

配外关、率谷、治偏头痛、耳鸣、耳聋、腮腺炎。

配人中、迎香、合谷治面腫。

配聽宮、液門治耳聾。

配廉泉、合谷、翳風治喉痹。

配風池、太沖,治頭痛。

配聽宮、中渚,治耳聾。

配頸百勞、后溪,有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頸肌痙攣。

配睛明、太沖,有清熱明目的作用,主治目痛。

配聽會、四瀆,有通絡開竅的作用,主治暴聾。

【穴位治法】

直刺0.8~1寸;可灸。

【附注】

《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病》:暴聾氣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針灸甲乙經》:肩背痛,寒熱,瘰疬繞頸,有大氣暴聾,氣蒙瞀,頭目不明,頭頷痛,淚出,鼻衄不得息,不知香臭,風眩,喉痹,天牖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天牖主目不明,耳不聰。主乳腫,缺盆中腫。

《備急千金要方》:天牖、曲瀆,主暴聾。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頭風面腫,項強不得回顧。

《針灸大成》:主暴聾氣,目不明,耳不聰,夜夢顛倒,面青黃無顏色,頭風面腫,項強不得回顧,目中痛。

《類經圖翼》:天牖穴不宜補,亦不宜灸,灸取令人面腫。

你身边的健康顾问。公众号联系人:赵先生,手机号:18568446039,微信号:HNayzds,抖音号:ay6392,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吉祥春天12号楼5单元1楼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