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的郑州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风雨面前,我们一起扛,愿突破层层困难,一切顺利。
文/如海
郑州,正经受着煎熬,不是酷暑,而是暴雨如注带来的苦难。
一大早,我问候郑州的朋友老魏情况还好吗。暴雨来袭,她所在的小区沦陷了,她和家人今天成功地转移到朋友处。老魏很乐观,说有电有气,就很幸福了。
20多天前,我在郑州梧桐树假日酒店招生宣传。百忙中的老魏在郑州请我吃饭。我很过意不去,也特别的感动。因为那天是6月26日,老魏的孩子中考最后一天。原本25日那天,老魏就要说请我,我坚决拒绝了,让她陪陪正在中考的孩子。我的孩子也是今年中考,陪孩子考试的几天,我深有体会:孩子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父母陪伴的重要。
老魏以前不在郑州,后来孩子到郑州读书,一家人就来了郑州。直爽,热情,义气,是老魏给我的感觉,也成为我心中河南人的印象。2012年,我接手招生河南省的宣传工作后,最先遇见的也是郑州人。郑州一中,外国语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我从完全陌生、一摸黑到开始熟悉他们,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困难。郑州人很直,很“中”。
一个原本陌生的城市,开始不再陌生。一场暴雨袭击郑州,让我为这个城市里所熟识的人而担忧。
曾经逐鹿中原的郑州,千万人口,高考考生100多万,一直没有特别好的大学,学子们从这里崛起厮杀,相互交手后奔向四方。郑州,是他们的故乡,逐渐又变成异乡。郑州,似乎就在这样的无奈中,目送着许多人的离开。
的瓜,前几天还霸占热搜,被人吃成了荤段子。郑州有难,全中国的目光都转向了郑州。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但苦难,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刚开始,我以为仅仅是夏季北方比较常见的一场暴雨,后来觉得有些可怕,看到报道说一些行人可能遇难的场景。我才明白这不仅仅是暴雨,而是一场恐惧的灾难。
郑州地处中原,交通四通八达,特别是高铁,延伸到河南省的各个城市。如此畅通的地理环境,暴雨竟然找不到出口,成为了围攻人们的灾难。我还是感到特别的诧异。有人说郑州城里到处都在挖地施工,也是水流无法分解的原因,致使雨水堆积,城市陷入了水的囹圄和包围之中。
不过,挖了又修的城市也不止郑州一个,钢筋水泥的城市里,高楼大厦的施工轰鸣随处可以听见知道,城市文明的延伸,难免要付出被自然界惩罚的沉重代价。但城市落难,说管理者一点责任也没有,也不太令人信服。
不遮掩这场灾难的悲戚,不夸大暴雨之下的苦涩,直面真实,众志成城,才是国人应该拥有的勇气和态度。
写完此文的时候,听到好消息,郑州下了三天的暴雨终于消停了。愿郑州加油,不只是一句热血的口号。祝福这个城市和里面的人,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