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52|自有正能量
自有正能量
今天讲几句:“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这段话的意思不难理解:赞美他人的善行本身就是行善,当行善之人听到别人的称赞之后,一定会更加勉励行善;张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本身,就是作坏事;如果对一个人吹毛求疵、批评太过分了,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道人善”和说别人好话不一样,说别人好话有可能是恭维的话,而恭维的话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当然对于习惯拍马屁的人来说,讲恭维上级的话是常有的事情;对于习惯听恭维话的人来说,听别人称赞自己是一种“享受”。“道人善”是传播别人的善行,是用别人的正能量去感染自己和身边人。其实别人的善行或者德行本身就应该是我们要关注的,不过现代人似乎更喜欢了解、打听和接触刺激、怪异之类的事情,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公众人物例如明星之流的隐私、婚变等之类的花边信息,而对于那些应该被广泛传播的善行却无动于衷。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喜欢这类事,内心缺乏正能量,导致内心或者念头常常被负能量所占据。不过,这些年来情况又有了很大的好转,现在越来越多人关注关于正能量的善行。不过有一种打着传播正能量的名义传播一些看似正面实乃毒鸡汤之类的信息和视频,其实还是博眼球,希望出名。这种情况的危害更大!
一个人的内心想什么,他的眼球就会关注什么;内心有了什么,生活就常常会感召什么。不幸的事常常和不幸的人连在一起,但很少人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幸的事没有找上幸运的人呢?可能有人说,既然这个人是幸运的,那么不幸的事情当然不会找上门罗。其实根本原因是幸运的人有充足的正能量,那么那些负能量的人和事自然不会沾边。或者说有了足够正能量的人自然是幸运之人,因为一切人和事都是内心感召而来。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所谓的幸运和不幸的问题,例如孔子的人生是幸运的吗?孔子一生经历了早年丧父、青年丧母、老年丧子,事业屡受打击,怀才不遇,在相位离职等,你说他的人生幸运还是倒霉呢?假如你真能读懂孔子的话,你会发现对于孔子来说,这些没有所谓的幸运或者不幸,但孔子到现在依然向人类传递大爱和正能量。
正能量源自哪里呢?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以及积德行善的行为,有了这些,正能量便可以不断累积。有人说人要像太阳一样行善,这个说法值得探讨。太阳的能量源于自身,但总的来说是一个不断减弱的过程,而人的能量从根本上讲是来自一个人的内心和外在的食物,不过人的能量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可以是一个不断增加、甚至永不熄灭的过程。因为德本身就是能,能也是德,这种能量是可以遍布宇内的。有时候道德的力量表现在人格的魅力。例如已故的冯友兰老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回忆到他和北大蔡元培校长交往,谈到两件小事:
“有一天,我在一个穿堂门的过道中走过,蔡先生不知道有什么事也坐在过道中,我从这位新校长身边走过,觉得他蔼然仁者、慈祥诚恳的气象,是我心里一阵舒服。我想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春风化雨吧。”
“我推开门进去,看见蔡先生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看文件。我走上前去,站在他的身旁,他亲切地问:“有什么事吗?”我把一封已经写好的信递过去,他看了信说:“这是好事,当然出证明书。”我说:“请校长批一下。”他提笔批了几个字,亲切地交代说:“你拿着这个到文书科,叫他们开一个证明书。”我就退出来到文书科去了。我进去和退出这一段时间内没有看见第二个人,当时我想,蔡先生以校长之尊,不要校长排场,也不摆校长架子。他一个人坐在校长室里,仍然是一介寒儒,书生本色,办事从容不迫,虽在事务之中,而有超乎事务,肃然物外的气象,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蔡元培校长这种人格魅力便是道德的外化,表现出便是无形的正能量。
有些人满口仁义,似乎就是“道人善”,如果他的内心是肮脏的话,这类人的问题更大。因为肮脏的内心用虚假的外表所掩盖,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对社会和后世的负面影响便更大。《菜根谭》说得好,“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阴暗的念头多了,自然会感召更多不幸的事情。但如果你能做到心常有善念,口常有善言、身常有善行,安得有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