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忆录] 大学(四)
大 学(四)
1973年9月24日星期一,太原工学院土木系《工民建》专业开始上课。《工民建》专业的全称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
因为土木系只有容纳30多人的自习教室,所以我们工民建7301和7302班,合起来在机械系主楼一楼南侧的阶梯教室里上大课。
阶梯教室能坐100多人,我们两个班60人上课显得绰绰有余。加上学校允许的几名没有学籍的旁听生(三女两男),每天教室里总是空闲着30多个座位。
我们三年的教学计划学校安排如下:
1、 大一第一学期以补习初中到高三的文化课为主,主要是数学。物理和化学。没有补习语文课,只增加外语课。另外,再讲一些《工民建》专业的基础知识。
2、大一第二学期,文化课讲高等数学。专业课主要有理论力学,建筑制图,给排水设计与施工,建筑测量等。
3、大二第一学期主要课程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也称为《工民建》的三大霸王课。
4、大二第二学期,继续讲三大力学,建筑学,民用建筑设计与施工。五月份开始两个班分组,进行一次民用建筑设计。主要是民用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5、大三第一学期,主要是工业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建筑学等专业课。
6、大三第二学期,主要是工业建筑,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等专业课。从五月份开始分组搞毕业设计,主要是工业厂房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一切教学任务都按教学大纲有序地进行着,我们每天白天上大课,晚上在土木系的小教室上晚自习。
文化课开始我上的比较轻松。到了第一学期后半段,由于课程讲得太快,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等学的比较辛苦,起早贪黑不敢有半点怠慢,才能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
这都不是主要问题,让我最担心的是经济问题。我那最后的财产,带来的三十元钱最多能维持两个月时间。寒暑假回沈阳的话,一个往返光火车票钱就是四十元人民币,还不算公交车费和路上吃饭的钱;我已经办了退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今后怎么办,是我必需解决的问题。
我先把我从清河到太原的所有车票寄回了清河,收信人是我的好朋友师兄弟王亚昌。求他帮我去厂财务科看看能不能报销,如果能,就把报销的钱寄给我。
王亚昌接到信后,立刻找到了清河电厂相关的领导,很快就把这件事办成了。随后王亚昌就把报销的40多元(含出差补助费)钱寄给了我,有了这笔钱,我就基本能坚持到第一学期的结束。
在此,再次向我的好朋友师兄弟王亚昌表示感谢!我们永远是好兄弟!
开学一个多月后,学院向今年的新生发出通知,新生可以申请学院的助学金。听到通知后,我立刻填表向学院填报了申请。
学校当时的规定是,凡是从农村和工厂、部队来上学的同学,只要没带工资,由国家教委统一发放一笔助学金,每人每月17.5元,其中15元是每个月的伙食费,每天0.5元,早餐0.1元,午餐0.2元,晚餐0.2元!剩余的2.5元就是这一个月的洗漱费用,牙膏、肥皂、洗澡、理发等等都从这2.5元里解决。我的助学金从上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每月按时发放!
到了第二学期,讲高等数学课程时,全班的同学都开始感到吃力了。高数老师是一名副教授,上完课后立刻夹着教材回了家。晚上的自习课,由一名助教辅导大家完成副教授留下的作业。尽管高等数学学的很吃力,但是所有的同学都精神饱满地努力学习。在大一的第二学期里,除了个别人外,两个班的同学全部都学完了高等数学的大学课程。(未完待续)
清风细雨(赵雨祥)
2012年11月19日 于 铁岭银州
1、这张照片拍摄于1974年4月,背景是太原工学院电机系主楼。
照片前排左起:赵雨祥、吴龙(党支部书记)、颜廷建(和我同宿舍)、赵延成(和我同宿舍,已故)。
后排左起:王书民、李补俊(已故)、贺志。
2、这张照片是1975年暑假在北京和赵延成(已故)同学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历史博物馆前拍摄的;赵延成是北京知青,父母都是东北人,放后在北京工作!暑假回家时我在北京赵延成家里住了2天,赵延成陪我先后游玩了北京几个景点,印象最深的是西山八大处,那时还没有开发,还都是历史原貌!游玩时的相机和135胶卷都是赵延成提供的 !赵延成的父母非常善良、好客!
照片左起:赵延成(已故)、赵雨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