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65|勤必能补拙
勤必能补拙
今天讲《弟子规》最后一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做事不要自暴自弃,那么就有机会化凡为圣。不过圣人是可以培训出来的吗?这个问题从古到今都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首先他的先天一定不会很差,当然还有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因素。孟子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确是很多教师的梦想,但作为教师应该能够明白,“英才”很多时候是可遇不可求的,而“庸才”或者普通的学生往往居多。不过按照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来看,“英才”肯定少,“庸才”必然多,因为我们都人为地对所谓的“英才”和“庸才”做了划分的标准,比如分数,比如是否乖巧等。良师出高徒,高徒展现良师。孔子是大众认可的圣人,孔子的成长有几个重要的要素:孔子的祖上积了大德;孔子的人生过得非常艰辛;孔子遇到了很多良师;孔子有很好的教育资源;孔子自身的能力;孔子的伟大人格感召了一群优秀的学生,等等。但问题依然还没有解决,难道具备了这些要素就能够培养出圣人了?我们知道社会环境是无法复制的,同一个教师和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能发生相同的故事,自然不会有相同的结果。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民间又有“黄河清,圣人出”的说法。无论圣人能否培养得出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优秀的人物、好人、善人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教育的本质可以理解为通过各种方式唤醒一个人心中本有的爱与善,至于生活中必备的技能,如果一个人在早期有了正常的爱和善的影响,基本上可以顺利掌握人生必需的相关技能。也可以把教育理解为引导,而“成圣”可以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当然今天对“圣人”的看法可能还会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对于“成圣”的方式一定是多因素的结合,单纯的“训”是无法培养出“圣人”,当然教育系统能否培养出“圣人”,问题并不大,但正常的教育应该可以培养善人,有同理心、有爱心的人,不应该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然,如果再退一步,如果教育出的学生是单纯的利己也没有问题,但一定不应该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而去损害他人的利益。有时候,我也觉得教育能成人就不错了,培养“圣人”不是教育系统能干得来的事情。
在通往好人、善人,乃至圣人的路上,一个人的心念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因为心决定方向,心决定行动,所以“自暴自弃”的人才是无药可救的。老子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古圣贤又说:“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自作孽”在这里就是“自暴自弃”的意思;俗话也说“天无绝人之路”,如果有“绝人之路”,那也一定是人为的。只要一个人想向善,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哪怕是在离开人世间的最后一刻才明白也不迟,但我们越早明白就越好,这样才越有利于我们后面人生的开展。
曾国藩认为成就人生大事唯一个“勤”字,吾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