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至人、神人:这些道家神仙,有何不同
众所周知,道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修道成仙,而修道成仙的目标,就是长生不死。长生不死,显然就是道家神仙的共同点,不过,尽管都有共同点,但就道家神仙们本身来说,则是有不同的,比如,这里就有“真人”、“至人”和“神人”的不同称谓。
那么,何为“真人”?何为“至人”?又何为“神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有趣的问题吧。
首先,我们先来看“真人”。
关于“真人”,无疑是道家神仙称谓中,使用最广泛的一个了,比如,我们张口就能说上几个——太乙真人、普贤真人、黄龙真人、玉鼎真人,甚至还有非常“接地气”的张真人(张三丰)和王真人(王重阳)等等。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真人”呢?道家认为,能够洞悉宇宙和人生的本原,真真正正地觉醒、觉悟的人,才被称为真人;显然,“真人”并不是“真正的人”的简称哦。
另外,在《庄子》一书中的一篇名为《大宗师》的文章中,还专门谈到了“真人”是什么?庄子认为,“真人”可以登高而不恐惧,下水而不湿身,睡觉不做梦,醒来无忧愁,出生不欣喜,入死不推辞,能无拘无束地走,又能自由自在地来;换句话说,拥有这样本领的人,就是“真人”。
其次,我们再来看“至人”。
我们知道,道家追求的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而道家所说的“至人”,就是把这一“追求”做到极致的人。道家认为,能够达到清心寡欲、超凡脱俗、无人无我之最高境界的修道者,就可以称之为“至人”。
庄子在他的《庄子·内篇·齐物论》中,也曾谈到过“至人”。庄子说,森林烧尽也不能让“至人”感到炎热,黄河冰封也不能让“至人”感到寒冷,“至人”能够腾云驾雾、遨游西海,无论是生是死,他们的身体,都不会发生变化。
最后,我们再来看“神人”。
其实,提到“神人”这个词,恐怕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了,在我们的印象中,“神人”就是“像神一样的人”,这自然是对一个人某种才能的极度赞美;比如,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连续剧《神断狄仁杰》中,李元芳就有这么一句“口头禅”——大人真乃神人也!
那么,在道家,“神人”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呢?当然不是,我们所说的“神人”,即便是再“神”,但总归还是“人”,而不是“神”;而道家所说的“神人”,则是“神”,不是“人”。比如,我们仍然来看《庄子》,在《逍遥游》一篇中,“神人”被描述为皮肤雪白如冰雪,体态柔美似处子,不食人间烟火,只饮清风甘露,可腾云雾,能驾驭飞龙,游遍三山五岳,只在须臾之间。
总之,道家的“真人”、“至人”、“神人”,尽管被描绘得绘声绘色、精彩缤纷,但事实上,道家最看重的,也是最本质的,其实还是精神境界层面上的东西,只要精神境界达到了,那么,无论何种称呼,倒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