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母李宸妃:不识包拯,生前不是太后,膝下有一养女

传说梗概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在电视上不知放了多少个版本了,基本每次都少不了包拯包青天的影子:

刘皇后污蔑李宸妃生下狸猫,谋害李宸妃之子未遂,皇子被救出宫后养在八贤王家。宋真宗无子,在八贤王家看到所谓的“八贤王之子”后,因是亲生骨肉,即使不明真相也越看越喜欢,就立为太子,既然以宋真宗为父,便少不得以刘皇后为母。皇子继位后就是宋仁宗,称八贤王夫妇为父王、母后。刘皇后被尊为太后,而李宸妃则流落民间,甚至还哭瞎了。后来包拯揭穿真相,仁宗碍于母子之情无法处置刘太后,刘太后愧疚自尽,仁宗认回生母李宸妃,尊为太后,为了惩戒自己的不孝,还让龙袍代自己受杖责,即“打龙袍”。

占据C位的是宋真宗和获得了真爱的李宸妃,大反派刘德妃默默在一旁

也有一些不同的版本如《少年包青天1》,李宸妃之子另有其人,这就复杂了。


历史真相

现在历史普及了,相信有不少朋友也了解到历史的真相大概是这样的:

郭皇后死后,宋真宗有心立刘美人为皇后,但群臣却呼吁立沈才人为后。沈才人才十四岁,却是宰相沈伦的孙女,而刘美人则没有任何背景。宋真宗被迫搁置立后,希望刘美人生下皇子打破这个僵局,但刘美人又年纪偏大,生子的可能性较低。

这时候,刘美人的侍女李氏怀孕,真宗宣布刘美人怀孕,进为修仪,与其交好的杨才人晋封为婕妤。李氏果然生下男孩,就被宣布为刘修仪之子,实际上主要由杨婕妤抚养。宋真宗心里也清楚生育皇子是谁的功劳,也进封李氏为崇阳县君。不久李氏又生下一女,本人晋封才人,但皇女不久夭亡,李才人因此自认命薄无福,也放弃寻求和儿子相认。

刘修仪作为唯一皇子的“生母”,终于在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被立为皇后;杨婕妤进封淑妃,李氏进封从一品婉仪,位在沈婕妤(即当初的沈才人)和名将曹彬之女曹充媛之上。这唯一的皇子就是赵受益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登基后尊刘皇后为太后,养母杨淑妃为皇太妃,尊称“大娘娘”“小娘娘”。

仁宗年幼,朝政主要由刘太后打理。刘太后并未迫害李婉仪,将其晋为顺容,迁往真宗永定陵与诸妃一同守陵,又命刘美(其前夫、被其认为兄)、张怀德访其亲属,补其弟李用和为三班奉职。天圣十年(1032年),追赠李顺容的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母三代。同年,李顺容病重,刘太后晋封其为宸妃,遣太医看视,册封当日李宸妃逝世,享年四十六岁。刘太后本来只想以宫人礼在外治丧,但宰相吕夷简知道李宸妃是皇帝生母,说服刘太后在皇仪殿以一品礼治丧,并给其穿上皇太后冠服下葬。

次年,刘太后也病逝,八皇叔赵元俨(一说八贤王就是他)告知仁宗身世且称李宸妃死于非命,仁宗哀痛之下追封李宸妃为皇太后,谥号庄懿,多日不上朝并下诏自责,随后便着手调查所谓刘太后杀李宸妃的传言,发现母亲不但着皇太后冠服且尸体由水银保养没有腐坏,面色如生前,便相信刘太后绝非杀母仇人,不但在刘太后葬礼上亲自执孝子礼,步行送出皇仪殿,对刘家也更为厚待,也遵刘太后遗命,尊杨太妃为皇太后。庆历年间,仁宗改生母谥号为章懿皇后,与刘太后一同升祔太庙。仁宗也厚待自己的亲舅舅李用和,任为彰信军节度使、检校侍中,又将女儿福康公主下嫁李用和之子李玮(差辈了)。

这里掉个书袋,就目前的史料看,宋仁宗开了中国历史上用“娘娘”称呼后宫女性的先河,而且此处更倾向于取称呼母亲之意。

《宋会要辑稿 ·仪制一二》:

(天圣)十年三月四日,诏赠宸妃曾祖进士李应已光禄少卿,曾祖母沈氏吴兴县太君,祖婺州金华县主簿延嗣光禄少卿,祖母汪氏新安县太君,父左班殿直仁德崇州防御使,母董氏高平太君。

所以,刘太后于公并非祸国殃民的妖妃(至于算不算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小编才疏学浅不展开了),于私也并非迫害李宸妃的奸人,李宸妃也没能在生前母子相认,连“宸妃”这个封号也不是在真宗生前所有;所谓包拯因为替宋仁宗找回了亲生母亲而官升龙图阁大学士也只是小说家言,包拯的官职是“龙图阁直学士”而非“龙图阁学士”,一字之差,只能简称“包龙直”而非“包龙图”。而且历史上包拯考中进士后,因为照顾父母和为父母守丧,有好几年没去当官,入仕后也是从言官起步,这期间李、刘早已去世了,更不可能见证他当上开封府尹。


后世延伸

有说法认为《狸猫换太子》的传说是明朝才出现的,讽刺明孝宗明知母亲纪淑妃被万贵妃所害仍厚葬善待万贵妃之举。其实这也怕是冤枉了明孝宗及老皇帝明宪宗,因为纪淑妃之死的版本也有问题:

万贵妃指使宦官张敏谋害孝宗,张敏认为宪宗还没有儿子,阳奉阴违。成化十一年(1475年),明宪宗感叹自己没有儿子,张敏冒着生命危险说宪宗有孝宗这个儿子,宪宗大喜,遣使者去接皇子。纪宫人抱着儿子哭道:“你去吧,我恐怕是活不了了。你见到一个身穿黄袍、面上有须的人,他就是你的父亲。”皇子身份公开后,纪宫人果然暴亡,追封淑妃;张敏也吞金而死。

问题是,这段记载虽然出自官修史书《明史》,但最初的出处却是于慎行的《谷山笔麈》;而更早的明朝人笔记如尹直《謇斋琐缀录》、陈洪谟《治世馀闻》都说是宪宗为了避免万贵妃吃醋,将怀孕的纪氏说成是生病了,也就是说,孝宗还未出生,宪宗就知道他的存在了。而且,孝宗出生时,宪宗次子尚在人世,张敏怎能说皇帝无子?而张敏之死也有问题,《玉堂丛语》称其素来骄贵,因被晚辈怀恩出言斥责,回家后愤恨而死;《金门县志》称其在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染病,宪宗派太医去看,还是没能救回来。而且从《明史·杨继宗传》来看,至少成化十三年(1477年)宦官汪直得势后,张敏还能活着诋毁杨继宗,并在未果后写信提醒从兄张庆“皇上已经知道杨继宗这个人了,要善待他”。若他在成化十一年就自杀了,这些都说不通了。就算不考虑漏洞,当然也是越接近事发年代的记载越靠谱。虽然其实无法由以上直接得出“万贵妃是否杀了纪淑妃”,但“纪淑妃暴亡”的事混在一堆不靠谱的记载里面,可信度又在哪里呢?

于慎行是嘉靖年间生人,大概在他那个年代已经有纪淑妃横死的谣言了,然后便穿越数百年波及到了北宋的李宸妃。


养女始末

影视剧中,李宸妃活着成为太后,也就像一些影视剧那样认一些女儿,比如包拯的妻子(毕竟包拯是大恩人),甚至还认了展昭的官配女侠丁月华;而有的女儿就没那么好命了,遇人不淑嫁给了陈世美,逼得太后迫于剧情需要扮演白眼狼和大恩人干女婿包拯翻脸。

不好意思,是这张:

继续掉书袋,历史上也没陈世美这事。

影视剧中皇帝、太后有不少乱认女儿的骚操作,比如这位:

还有这位:

但是,李宸妃真的认过女儿。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4,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

庚午,降西京左藏库使、康州刺史沈惟恭为供备库使、监蔡州税,西染院副使兼閤门通事舍人张承衍为供备库副使、监汝州税,并坐勾当会灵观遗火故也。惟恭,德妃弟。承衍,乐安郡主壻。命既下,妃主皆为上章乞留京师,上曰:“已行之命,为国戚所回,则法徒设矣。”

二月壬申朔,诏开封府促惟恭、承衍之任。乐安郡主,章懿太后养女,命为昭成太子元僖女焉。

如前所述,“章懿太后”就是李宸妃,乐安郡主就是她生前的养女。她的丈夫也和陈世美一样犯了错误,虽然没有陈世美那么严重,但也遭到了处分。

《铁齿铜牙纪晓岚》(我知道是戏说剧)里,杜小月被太后收为女儿,在续集里就可以和皇帝称兄道妹了;《五鼠闹东京》里,丁月华被太后收为女儿,也就成了皇帝的义妹公主。但是,异次元的规矩,在历史上的大宋怕是行不通的,最直接的表象就是乐安郡主没有同时成为李宸妃的丈夫宋真宗的养女,也就没有资格当宋仁宗的姐妹。《大宅门2》的李天意也只能做李香秀的儿子乃至随母姓李,没资格管李香秀的丈夫白景琦叫爸爸,白景琦的亲孙子虽然理论上矮他一辈,但随时可以不认他这个叔叔,轻轻松松一句“您贵姓”就能噎得他够呛。

乐安郡主比李天意命好,因为她很可能是实实在在的赵家人,这也就便于宋仁宗修改她的身份,让她成为故太子赵元僖的女儿。

简单介绍一下赵元僖:宋太宗最大的三个儿子分别叫赵元佐、赵元僖、赵元侃,其中赵元佐因为发疯被废黜了太子之位,赵元僖还未及被正式立储就早亡,只能成为追封太子,也没有亲生的儿子,最后由赵元佐的胞弟赵元侃继位,即宋真宗赵恒。

也就是说,宋仁宗让生母的养女做了自己二大爷的女儿,让她由不尴不尬的皇妃养女成为了(追封)太子之女,也就享受到太子女的待遇,受封郡主,成为了名正言顺的近支皇族。再加上仁宗曾将赵元佐的孙子过继给赵元僖,这位仁宗其实不曾见过的二大爷不但有了孙子,还有了女儿,也算弥补了他生前膝下无人承欢的缺憾。

而从乐安郡主的角度,这也是宋仁宗给生母的一种补偿。

IOS系统打赏通道:

(0)

相关推荐

  • 皇室的艳事

    凌霜降原创小说 <君子当归> 上集链接:特殊的嗜好 第98集 (第一次看的宝宝可后台回复君子当归阅读前情,或者点击文章上方的<君子当归>全集按顺序阅读.) 497 沐清尘的方式 ...

  • 历史与真相

    曾经有人将胡适先生关于"实在论"的演讲"曲解"成一句"名言",即"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些别有用心者似乎在攻击胡 ...

  • 宋朝历史人物——刘娥(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

    刘娥(968年1月28日-1033年4月30日),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刘娥虽然长年受宠,却无法怀孕,真宗和刘娥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来.1010年,李氏生下一子, ...

  • 唐中宗李显诸女一览:1、新都公主(生卒不...

    唐中宗李显诸女一览: 1.新都公主(生卒不详),母不详,下嫁武则天侄孙武延晖,其结党营私,出售"斜封官",后出家: 2.宜城公主(生卒不详,约生于682年),初封义安郡主,下嫁裴巽 ...

  • 大宋宫词:刘娥太冤,明明很善良,却被黑成了狸猫换太子的大反派

    大宋宫词 刘娥 <大宋宫词>最近也在播送.今人一看该剧主角是刘娥,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来给反派洗白的,毕竟在传统认知上见到真宗皇后刘娥出场,就知道这女人是个大反派.但历史上的刘娥并非那么邪恶. ...

  • 探访宋陵之永昭陵:名臣辈出,满朝君子的仁宗时代,前无古人啊

    说到皇陵,中国从古至今谁也比不了北宋皇陵更有特点了,把所有的皇帝.后妃.皇族.太子.公主.大臣.名将近千座陵墓都葬于一地(包括寇准.包拯.杨六郎),而这个地方,就是河南巩义.也没有哪个朝代能像宋陵一样 ...

  • <开封府传奇>为什么一场大火就能逼迫太后还政于皇帝?

    文/子非鱼 前几天有一个热播剧:<开封府传奇>, 这当然不是历史剧,最多算根据历史改编的影视剧. 包拯破案题材的影视作品,一般情况下情节连贯.逻辑严密.但这个<开封府传奇>看下 ...

  • 特殊的嗜好

    凌霜降原创小说 <君子当归> 上集链接:艳福不浅呀 第97集 (第一次看的宝宝可后台回复君子当归阅读前情,或者点击文章上方的<君子当归>全集按顺序阅读.) 493 来的是国公府 ...

  • 北宋帝陵元孝帝永定陵

            宋真宗赵恒(968年-1022年),北宋第三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元德皇后李氏.真宗赵恒自小就运气及佳,隐隐带有帝王之相.至道三年(997年)虽有李皇后(明德皇后)勾结太监王继 ...

  • 北宋平江进士李平西

    李平西,生卒年不详,字宾王,北宋荆湖北路岳州平江县人.元符三年(1100),登庚辰科进士第(李釜榜).宣和五年(1123),知澧州,专务德化,诲民孝悌.劝课农桑.州有弓弩手数百人告归,违假限,什伍汹汹 ...

  • 《龙文鞭影》卷二 十四寒 爽欣御李 白愿识韩

    <龙文鞭影>卷二    十四寒  爽欣御李  白愿识韩 爽欣御李  白愿识韩 shuǎng xīn yù lǐ  bái yuàn shí hán [注释] (1)爽:荀爽,字慈明,东汉颍 ...

  • 思维导图102本书→52《大清十二帝》——李思平

    本书简介 作者是李思平,本书讲述了清朝近300年统治中12位清朝帝王的生平事迹.围绕治与乱.生与死.得与失.情与爱的矛盾,真实地揭示了清朝历史和清朝列帝的内在联系,展示出大清王朝兴衰.成败.治乱.福祸 ...

  • 【忍经】诋短逊谢——北宋“圣相”李沆的故事

    <忍经>为元朝人吴亮所著.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杭州人吴亮汇集历代名人有关"忍"的言论和历史上隐忍谦让.忠厚宽恕的人物.事例汇编而成<忍经> ...

  • 北宋起义军首领李顺结局如何?死于何时?有多种说法

    由于<水浒传>的影响,提起北宋时的农民起义,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宋江,还有方腊,其实在他们两人之前,还有多次农民起义,其中最出名的要数王小波和李顺起义. 王小波和李顺起义发生在北宋初期.北宋平 ...

  • 北宋平江乡贤李志祥及其后裔

    李志祥,生卒年不详,字淮潭,北宋荆湖北路岳州平江县东乡人.年十四,通三经.真宗朝,由科目官知峡州,后擢知襄阳.原配巴陵刘氏,无出:继配刘氏,生子二,曰克勤.克俭:三继许氏,生子一,曰大鹏.大鹏以子纲. ...

  • 北宋帝陵显孝帝永佑陵

            宋朝如果说谁名气最大,估计包拯,王安石之辈都的靠边站了,首当就是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 元符三年(1 ...

  • 北宋圣相李沆

    李沆(947-1004),字太初,北宋洺州肥乡天河堡(今肥乡南相公庄)人.出身于读书人家庭,祖孙三代为官,父亲(李炳)任从七品殿中侍御史.李沆少而好学,志向远大,太平兴国五年(980)举进士甲科,此年 ...